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名著导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宏伟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对于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当时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体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2)、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说明了什么?

(3)、作者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第五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举一反三
阅读《Wi-Fi引领网络无线时代》,回答后面问题。
①在英国北安普敦郡有一个偏僻的小乡村,仅2000多人,这里没有高速互联网连接服务。因为英国电信认为油水不大,不愿在该地铺设电缆。村里几位懂行的工程师自力更生,决定采用802.11b标准让整个村庄上网。这种标准就是无线电高保真技术(Wi-Fi)。
②Wi-Fi是英文WirelessFidelity的缩写。1997年,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公布了一种新的无线网络通信协议——802.11协议。802.11网使用2.5GHz的频率,后来人们将使用802.11协议的网络称为Wi-Fi网。Wi-Fi是一种把以太网和无线通信结合起来的技术,能够让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备不用线路连接就可以在局域网中发送和接收高速数据。这种网络的唯一缺点是通信距离很短,只有几百米。但是如果使用定向天线来加强无线信号的话,通信距离就可以达到1公里以上。定向天线的构造十分简单,只要在一个金属圆筒中放入合适的能加强信号的介质就可以了。通过因特网,只要花7美元就可以得到一个用炸土豆片的金属筒做成的Wi-Fi天线。
③一台装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可以在任何一个Wi-Fi基站周围半径300米的范围内实现无线上网。无线网卡其实是一种带有天线的调制解调器,目前它所提供的上网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1Mb。
④连接的Wi-Fi网络可以覆盖公寓楼、校园和整个社区。无须为每栋楼挖开街道以铺设光缆,也不用搭建一座座发射塔Wi-Fi技术可以既便宜又轻松地扩展网络连接光缆,其覆盖范围可以让所有信息流汇集到高速光纤主干网络的各个节点上。
⑤目前,Wi-Fi技术的通信距离已经从几百米扩大至6公里,无线网络走进家庭带动Wi-Fi市场进一步升温。
⑥美国克里夫兰市场咨询公司最近的调查报告说,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机场、咖啡馆等公共场所以及私人住宅和企业等地方的应用正在迅速增长。宽带网的应用与Wi-Fi的应用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两种技术将相互推动对方的普及。
⑦随着开放式的Wi-Fi接入网络的普及,固定电话运营商们垄断电信接入“最后一公里”的时代即将结束。
(选自《阅读》)
链接材料【Wi-Fi与3G的融合:3G网络可以利用Wi-Fi高速数据传输的特点来弥补自己数据传输速率受限的不足,而Wi-Fi不仅可利用3G网络完善的鉴权与计费机制,而且可结合3G网络广覆盖好的特点进行多接入切换。目前,ETsI和3GPP都对3G和Wi-Fi的融合进行了一些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终端的融合;二是网络的融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书卷气是最好的气质
付长芳
       ①《红楼梦》里说:“才华馥比仙,气质美如兰。”书卷气就是这样一种内外一致的气韵美、动静结合的灵动美,可以作为年轻人培养气质的目标。
       ②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是良好素质的表现。书卷气采自于书卷,得益于孜孜不倦地读书。人通过读书,在幽幽书香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淡泊,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平和。
       ③拥有了书卷气、便消除了傲气、娇气、霸气、激愤气、粗俗气、痞子气、卑微气、小市民气;拥有了书卷  气,便增加了静气、秀气、灵气、自在气、文明气、富足气、高贵气、泱泱大气。一部经典,半杯香茗,足以富可敌国、贵比王侯了。
       ④“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古典文化充满了精华和珍品,我们应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在浩瀚无际的书的海洋里,熏染古人逸飞的豪情、横溢的才华、博大的胸怀、独具的人格。
       ⑤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书卷气,不但要爱读书,还要善读书。唐代皮日休认为,书籍“譬乎药,善服有济,不善服反为害”。所谓善读、善服,包括许多内容,我看主要有三点,即读旨端正、选读好书、方法得当。读书具备了这三点,方能长智怡情,提高气质。读书妙诀有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通”字。茅盾的“穷本溯源”,是为求通;华罗庚的“厚书薄读”,是为求通;钱钟书的“取长补短”,是为求通;秦牧的“牛嚼鲸吞”,是为求通;冯友兰的“知音解味”,是为求通。把握了“通”的原则,我们在读书中就能做到学贯中西、识透古今。
       ⑥真正的“书卷气”应当与博学、谦逊、高雅、悲悯情怀等人类美德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那样的书卷之气才是我们追求的。当我们走进书山,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这是骤雨初霁晴日丽天的一束彩虹,这是沉沉黑夜划破苍穹的一道闪电,这是乌云散去装点西天的一抹晚霞。这份美好牵引着你读下去,精气神就会渐入佳境。
       ⑦打开书,便打开了一扇面对世界的窗口。你读天,无际的长天予你灵性;你读地,宽厚的大地赠你理性。打开书便打开了一面审视生命的镜子,那扑面而来的真善美,令人陶醉,长此以往,你便会体现出浓郁的书卷气了。“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书有华,秀于百卉。”书卷气不可自封,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从来读书长精神,应与书籍伴终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朋友圈“晒跑”

    2015年,跑步运动正成为时尚,跑步产业迎来井喷式发展。厦门、重庆、杭州……遍地开花的马拉松赛事便是明证。跑步之风更是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中“兴风作浪”。继晒娃、晒美食、晒自拍之后,晒跑俨然已是朋友圈新贵。

    打开朋友圈,晒跑无处不在:某女同事晨跑了5公里,晒轨迹,并配公园花花草草图;某跑友昨天郊外跑山20公里,晒轨迹和采摘的野果;某同学参加了25公里越野,晒全副武装……

    有人不甘于平庸的晒跑方式,醉心开发各种花式跑步轨迹图。这些晒跑达人开发出来的形状五花八门,他们硬生生地用双脚在地图上弄出了心形、热水袋形、水母形、高尔夫球杆形等,然后发到朋友圈,引来一片赞叹。

    除此之外,网上还有教程教你如何晒出格调。一种最平易近人的晒法是,在跑步中途的便利店晒,最好手拿一瓶运动型饮料,既显专业,又能遮脸自拍。还因为在便利店晒,避免了晒跑步途中拍照的不专业与刻意。

    跑步是运动之母。早在原始社会,跑步是人类的必备技能。不跑就意味等死,要么无法捕获猎物,要么就成为野兽的猎物。而现代社会,更多的人开始在室内工作,跑步求生存的必要性日渐消弭。但久坐不动,身体就会出问题。物质条件的丰盈,让人们更加关注健康。

    跑步门槛很低,一双鞋、一瓶水,便可开始用双脚丈量土地。一位网友调侃道,颜值不高、拍照技术不好、也没有美食可以晒,就只能晒跑了。每一个点赞、每一条评论,对晒跑族而言,都像是鲜花和掌声,既是鼓励又是监督。身边一个常跑步的朋友说,当你每次看到别人在晒,比如“新纪录,10公里,明天继续!”、“跑步半月,降了四斤”,你会觉得整个世界好积极,唯独自己在偷懒。而当你自己跑出新纪录,比如10公里最佳速度、1公里最佳速度、单次最远距离时,想晒的欲望简直难以抑制。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抱跑步,“晒跑族”日渐壮大。

    为了使晒跑更加方便、有趣和持久,商业公司可谓下足了功夫。

    很多跑步应用中都有类似网络游戏中打怪升级的体验:设置一项任务,完成,并获得相应的成就和勋章。用户的每一次奔跑都被忠实记录,包括路线图、时长、步速等,每一次运动都有看得见的增长,并能分享给好友或者与其互动。游戏设计中的即时反馈机制等技巧,让跑步变得轻松、有趣。

    跑步应用设计者都开发出一整套训练体系和分级制度。以国内一款跑步APP为例,用户被分为初级跑者、中级跑者、高级跑者、顶级跑者和超凡跑者五个级别。针对不同级别的用户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赛事可供选择:比如带有健康运动性质的五公里跑、女子跑、闺蜜跑等;中高级的、对抗性更强的越野跑、半程、全程马拉松等。

    一系列活动的出现,包括全马、半马、迷你马、彩色跑、荧光跑、家庭跑等,让跑步不再是一项“孤独的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跑步应用公司仔细揣摩用户的心理。某跑步应用创始人在历经四个月的调研后得出结论,跑步一族最爱做的三件事是晒跑步轨迹、看漂亮美眉穿着漂亮衣服在拍照、在风景如画的马拉松赛道拍照。他说,人们并不在乎自己跑得多快,跑得多好,获得最多的赞赏往往来自于跟谁跑,在哪里跑,穿什么跑。做产品的核心和灵魂,应该是表达用户的存在感和认同感。

    未来随着跑步产业的日渐成熟,晒跑热仍将延续。而如何在一片火热的朋友圈中晒跑晒出特色,还真得好好动一番脑筋。

(本文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目送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题记

       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A]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B]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巷深处

林 莉

   ①很早就知道,我是在村那头的坡顶上捡来的。

   ②自我有记忆开始,家的概念就是一张笨重的积满油腻的木桌一碗拌着焦黄猪油渣的酱油饭一杯用过期折价的奶粉冲调成的牛奶和一只好大好长的冰棍箱。让很多人费解的是,在这四壁空空的家里,我居然也能顺顺利利地长大,顺顺利利地代替了母亲常年用的那根光润的竹棒。

   ③巷口摆的小摊就是维持我们这个贫穷家庭的唯一希望。夏天,母亲总会如尊凝固的雕像般执着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毒辣的阳光把母亲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 因盲眼而被忽略了的手,总是留着黑而长的指甲; 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但令人不解的是,我一直觉得她的生意总比别人的好,我曾问她做生意的秘诀,她微笑着说: “坐在太阳最毒的地方守着卖,是绝对不会错的。”那刻,我才知道,这比别人多赚的每一分钱都凝聚着母亲加倍的血汗啊!

   ④由于她的辛勤劳作及苦心经营,我们这个家居然也过得有声有色。有很多次,看着母亲太劳累,我极想帮帮她,可她总是生气地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 好生读你的书去。”所以,在这个家里,虽然苦点,我却被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只知道读一些母亲不懂的书。

   ⑤开始的时候,我很满足于自己那由肮脏的板壁、黝黑的炭炉、简单的饭菜构成的生活,我总是自豪地倚在极为疼爱我的母亲身边,总是极自由地吃那令小朋友眼馋的永远吃不完的冰棍……

   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 我,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⑦我开始沉默,开始回避所有的同学,甚至开始厌恶我的家。我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也不再从母亲卖冰棍的那条路经过。那段时间,除了几顿饭之外,我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在那个卑微的家里少待些时间。有人向她问起我,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 哪会在家耗时间! ”除了我,谁也不可能看出她深深的落寞。

   ⑧时间飞逝,终于,在中考过后的一个月,我接到了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

   ⑨临行前,我穿上了母亲用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我终于下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为什么? ”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 “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推开我: “我去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⑩住读生活很快让我忘掉了以往的自己,忘掉了烈日、冰棍、瞎眼母亲带来的烦恼和卑微,也忘掉了临行前的那一点点不安。谁都不知道我是谁,谁都以为我同大家一样,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⑪母亲果然遵守诺言。每月由一位早年已住进城里却经常回乡的老婆婆帮我捎来一些营养品及生活费。坐落在小巷深处的那个家似乎与我完全隔绝了。我开始淡忘了家门前圆润光洁的石凳,那门上满是锈迹的门锁,甚至淡忘了黄昏后母亲倚在门旁股勤的招呼声。这样的日子平和而又迅速地溜过去,一直到我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

   ⑫当老婆婆将一包鸡蛋和五十元钱塞给我时,我床对面的一位室友发话了:“莉,你妈对你多好,毕业聚会把她请来,你优秀的成绩定会让她感到光彩! ”

   ⑬“哦……这……”我迟疑了, “我妈太忙了,她……抽不出空,你瞧,连带东西都一直请别人帮忙,哪有时间呢? ”那刻,我惊异于自己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

   ⑭送老婆婆出门时,我感激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 “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 “你考得真的很好? ”我点了点头。“追耳! ”她竟长叹一口气,“你……你妈怎么那么死心眼! ”

   ⑮“怎么回事? ”我突然有点紧张。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编篇的卷子里。

   ⑯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尤又亮的竹棒。

   ⑰“莉呀! 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 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

   ⑱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⑲“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⑳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选文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