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转段(期末)考试试卷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句话反映了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引进中华文化,促进自身发展 B、学习中国文化,加强相互交流 C、进行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 D、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举一反三
习近平主席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对于人们在相貌、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表现出了很强的宽容心态,甚至所谓的“华夷之辨”也仅仅是文化观念的差异,而不是本质性的区别。在与来自“中华文化圈”之外其他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中华文明先后容纳了外部传入的佛教、伊斯兰教、萨满教、基督教等宗教及教派,吸收了外来宗教的许多文化元素,包括哲学思想、话语体系、制度形式和文学艺术。

——摘编自马戎《中华文明独一无二的特质》

材料二:清代,来华的耶稣会士先后把中国的四书五经等古代经典翻译成西欧文学。中国的优秀文化在启蒙运动澎湃展开的时代,催促了近代欧洲文明的诞生。18世紀,大批中国瓷器运往欧洲,成为普通家庭的日用品。清政府还曾聘请耶稣会士白晋、张诚等入宫讲授西学,并用西法实行全国性的测量。在建造圆明园时,在建筑、绘画、雕刻等方面,也有不少模拟西方风格的地方。

——摘编自郑宝琦《中国古代通史》

材料三:1735年在巴黎刊印的《中华帝国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法国百科全书派启蒙学者与德国、英国的知识界均以此书作为了解中国的重要材料。欧洲启蒙学者多是开明君主专制论者,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成为启蒙思想家们追求的社会楷模。霍尔巴赫主张以德治国,并公然宣称“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