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溪而渔/执策而之曰 B、至于者歌于途/命夸娥氏二子二山 C、遂书以其亭焉/之者谁 D、四时之不同/至若春和
(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杂然 D、
(3)、解释加点的字或短语。

林壑美(山行六七里(

晦明变化者(伛偻提携(

(4)、选出下面对甲、乙两段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
A、甲段中“环滁皆山也”从大处着笔,简练而形象地写出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B、甲、乙两段中“名之者”“山水之乐”“修之来此”的三个“之”的用法相同。 C、甲、乙两段均写到了“四时之景”,但各自描绘的景物特征有比较大的差异。 D、甲、乙两段花大量笔墨描写山泉,绘声绘色,细腻真切,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6)、两文皆为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其情感一致,请以《丰乐亭记》中的四字词语概括,并说说取名“丰乐亭”的深刻用意。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
       【甲】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节选自 沈复《童趣》
        【乙】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①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②盍仿而效之?”余曰;“虫③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④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
                                                                                                                                                                      ——选自 沈复《闺房记乐》
       〖注释〗①芸:即陈芸,沈复的妻子。②盍(hé):何不。③踯躅(zhízhú):徘徊,一个人在某一地方来回走。④作俑:制造殉葬用的偶像,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