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绍兴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3月份)月考试卷
①法律保护公民的姓名权 ②当公民的姓名权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
③公民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冒用他人的姓名 ④冒用他人姓名,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情境一:丁丁在网上发现一款学习软件,下载该软件过程中,网络平台除了要获取姓名、年龄、身份证号、QQ号、手机号等信息外,还要求开通自动定位权限。
情境二:一天傍晚,丁丁放学回家。刚进单元门,楼道里一股刺鼻的煤气味让他警觉起来,他立刻挨家挨户查找气味源头,最后锁定在302户。该户没人在家,而车停在楼下,丁丁和邻居们都没有房主的联系方式……机智的丁丁想方设法,最终避免了一场火灾!众人纷纷为他点赞。
【问题探究】
资料一:有57.8%的青少年选择微信作为与朋友沟通的媒介,在微信中质疑解惑、交友聊天,拓展了交往空间和学习领域。有37.1%的青少年使用过微信支付进行消费(购物或者支付话费)。有41%的青少年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有59.4%的青少年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家人或朋友的照片。一些骗子通过微信搜索“附近的人”,成功获取被害者的住址、家庭成员等信息,高达69.6%的青少年相信徽博、微信朋友圈里的信息来源都是可靠的。
【依法维权】
资料二: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频发,不法分子通过一些违法违规网络服务平台,传播获取钓鱼木马、个人真实身份和账号信息,利用网络改号电话、短信群发器等大肆实施网络诈骗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