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杨震拒金

      杨震举茂才,迁荆州刺史。当之郡,道经昌邑 ,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常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注释】①迁:升迁或调动②昌邑:古县名,在今山东巨野东南。

(1)、解释句中划线词。

①当郡          

所举荆州茂才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3)、①“密愧而出”主要是因为(用原文回答)

②从全文看杨震令人敬重的表现在。(用自己的话回答)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②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③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④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去我的病眼。这是我的慈母,我的严师
        ……
        ⑤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古诗文阅读(20分)

[甲]

湖上晚归

[宋]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赤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①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②,鸡犬林萝隐隐声。

[乙]

    《水经注》曰:水黑曰卢,不流回奴,山不连陵回孤。梅花屿介于两湖之间,四面岩峦,一无所丽,故曰孤也。是地水望澄明,皦③焉冲照,亭观绣峙,两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山麓多梅,为林和靖④放鹤之地。林逋隐居孤山,宋真宗征之不就,赐号和靖处士。常畜双鹤,之樊中,每泛小艇,游湖中诸寺,有客来,童子开樊放鹤纵入云霄盘旋良久逋必 , 盖以鹤起为客至之验也。临终留绝句曰:“湖外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张岱《西湖梦寻·孤山》)

[丙]

    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决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尚三百余篇。

 (《宋史·林逋传》)

【注释】①红:红蕖。②诛茅地:引用屈原“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隐逸之地。③同“皎”,明亮。④林和靖,林逋,字君复,北宋诗人,下文的林处士是其别称。⑤(chuán):迅速。⑥晦迹:隐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