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达•嘎日玛(蒙古)的《我那莽撞的17岁》一文,完成下列问题。

       ①青青的山坡上,报春花正次第开放。查玛采撷枯草中的报春花,身子一起一伏。她偶尔左右看看,阳光照在她长长的睫毛上,闪闪发光。

       ②我喜欢她却不敢接近,远远地望着她。那头牛犊却形影不离地跟着她。它去年冬天刚刚出生,查玛用心呵护,它长大后便形影不离地跟着她了。

       ③我若是那头牛犊多好,能够得到她轻轻地抚摩……查玛一定不怎么喜欢我。谁会喜欢衣衫褴褛、瘦若干柴的邻家17岁男孩呢?那时我们刚刚迁徙至此。我只有在需要牛奶时才去查玛家。那家的女主人和蔼可亲,她给我装了满满的两瓶牛奶之后,又给了我一些牛初乳。在一旁蹬着缝纫机忙碌的查玛看了我一眼,微微一笑。我在回家的路上脑子里满是查玛的微笑。我暗暗想,我一定要想尽方法博得查玛的欢心。查玛喜欢花。那次她赶牛犊时,我捧着一大束报春花出现在她眼前。

       ④“你好!”我把花束递给她。或许是因为那捧花,她眼中含笑,与我握手。

       ⑤“跟我一起赶牛犊吧。”她说。我们从山坡的一边开始赶。还没有长出犄角的公牛犊轻轻顶了我一下,或许是在保护自己的主人。我先是一惊,之后又想如果能化险为夷,这头牛犊定会成为我和查玛聊不完的话题。我从怀里掏出烙饼,撕了一些喂它。它像是在吃嫩草,嚼着烙饼。

       ⑥“咯咯咯……”查玛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我想她并不反对我这样做。

       ⑦“你……有空吗?”我鼓起勇气问道。

       ⑧我们来到河边。之前,我用书本粗糙的纸张做了一条船。

       ⑨“我们赛船吧!看谁能拿第一!”看来查玛非常喜欢这游戏。

       ⑩“好啊!”当我的船要超过查玛的船时,公牛犊跑过来顶了我一下,真不知道它是从哪里钻出来的。我险些掉进河里,一只靴子湿透了。

       ⑪“哈哈哈!”查玛嘲笑我。

       ⑫之后我们常常见面。我相信查玛一定会成为我的恋人。我是多么想搂住她,轻吻她,只是这头牛犊一点都不懂得谦让,不让我碰她。我得想办法对付它。

       ⑬夏天来了。6月末,家里来了一位客人,他带了一只旱獭来。旱獭肉用野葱熏香后真是美味。我背着家人弄了一块肉去找查玛。

       ⑭“给!你吃旱獭肉吗?”她用洁白的牙齿将肉吃了个精光。可惜,肉就只有这么一点

       ⑮为了博得她的欢心,我背着哥哥的猎枪上了山。我看到一只旱獭在洞口附近悠闲地吃草。

       ⑯“哞,哞……”旱獭被牛犊吓回了洞内,又是这头牛犊坏了我的好事。

       ⑰我疯掉了,把瞄准猎物的枪口转向了牛犊。牛犊踉跄了几下,腿上流出了鲜血。此时我后悔莫及,向牛犊走过去。牛犊流着殷红的血跑远了。

       ⑱我终于有了收获,打算为查玛做一顿美美的野餐。

       ⑲去她家,她不在。再去,还是不在。我变得焦躁不安。

       ⑳“查玛呢?”我问道。

       ㉑“去苏木(镇)里了,她让你不要再找她了……”那家的女主人便 不再言语,给我盛了一碗酸奶。

       ㉒我准备回家时,公牛犊横在了门口,它腿上的血已凝固。

       ㉓“哞,哞……”

       ㉔为什么要伤害这小东西呢?至今我都觉得在那次决斗中,两头公牛犊都受了伤。我从我的衣带上撕下一条布,为公牛犊包扎。

       ㉕走出邮她的家门,我心痛至极。

       ㉖哦,我公牛犊般鲁莽单纯的17岁哟!

(有删改)

(1)、小说中的“我”为了博得查玛的欢心,做了很多努力,请结合情节填空。

送她一束报春花→陪她一起赶牛→→为她猎旱獭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⑪段中的“嘲笑”,是查玛对“我”狼狈样子的一种善意取笑。 B、文中小牛犊两次“哞,哞……”的叫声,都让“我”从中感受到它对“我”的不满。 C、文中第㉔段说“两头公牛犊”,一个是指文中的那头牛犊,一个是指“我”。 D、文章结尾的慨叹,饱含了“我”深深的自责,以及对自己莽撞行为的愧悔之情。
(3)、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①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②请简要分析第⑭段中划线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4)、本文和《安恩与奶牛》中都有“牛”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这样安排对塑造各自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住在母亲的掌心
                                                                                                             查一路
                                                                                                              (一)
        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小时,日子过得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总要将手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上抚摸,让我周身流遍慈爱。
        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妻子。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还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还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寻常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而对一位母亲来说,却惊天动地。
                                                                                                              (二)
        母亲犹豫了好长时间,她有些急切,又有些迟疑。终于,她拿出了一块玻璃。我不知道她这是干什么。母亲说,把它放在你的电脑前面,兴许能挡挡辐射。这是一块普通的窗户玻璃,不普通的是,边角已被母亲用砂轮磨得光滑如水。这才回想起,母亲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向我打听有关电脑辐射的知识。
        我日夜坐在电脑前写作。母亲不知从何处听说,电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伤害”被紧张和担忧无限夸大。而她又一直认为她的儿子是何等的粗心大意。能想像出,多少个不眠之夜,母亲冥思苦想,才想出了“高招”。当儿子对一切都粗枝大叶掉以轻心时,母亲的心,却像敏感的雷达,小心地捕捉着可能对儿子构成伤害的蛛丝马迹,母爱无微不至。
                                                                                                               (三)
        每次去看望母亲,她都会整上一桌子山珍海味。她静静地坐在桌边,希望能看到儿子昔日狼吞虎咽的样子。可是,我现在的食量不能让母亲满意。后来几次去,就发现阳台上放了几口大缸。缸里是为我制作的泡菜。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  
        母亲终于满意了。每次她用一只很大的玻璃瓶装好泡菜让我带回来。坐在车上,我把泡菜放在掌心。脑海里想像着白发的母亲,是怎样快乐地在几口大缸之间围绕穿行。在那个寒冷的季节,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的玻璃瓶都用一块毛巾包好,外面再套上网兜。让我的手掌时时感到温暖。车子载着我离家几百里。我在外漂泊,我已经不是一个孩子。可是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手中的泡菜,仍然住在母亲的掌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改变世界的第三个“苹果”

    ①有人说,历史上有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是夏娃的苹果,一个是牛顿的苹果,还有一个就是乔布斯的苹果。

    ②乔布斯的这个“苹果”,在计算机行业中几起几落,如今又杀进了通讯领域。自从2010年市值超过微软以后,2011年第一季度iPhone的销售额达到了123亿美元,大大超过了长期领先手机行业的诺基亚(94亿美元),跃身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最近又爆出,苹果的现金储备超过700亿美元,一举超越了诺基亚、RIM、HTC和摩托罗拉移动这四家竞争对手市值的总和。除三星外,苹果可以用现金收购其他任何一家手机厂商。就一家企业来说,这是非常惊人的,也是史无前例的。

    ③在传统计算机领域,苹果的台式机和笔记本,至今仍是一些发烧友和专业图形工作者的宠儿,充其量也还是一个“小众产品”,而其在手机市场的表现,就大不相同。

    ④早在2007年,苹果就把自己的名字从“苹果电脑公司”改为“苹果公司”,表明了进军手机领域的信心。虽然苹果手机的总市场份额还不及诺基亚,但它已经稳稳地占据了市场的高端。

    ⑤当今手机的竞争领域,也在随着时光前行而不停扩展。先是硬件。所有的厂商都希望以最优成本提供最好的硬件,元器件制造商如芯片厂商英特尔、高通等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这种竞争会使手机硬件性能快速提升,价格快速降低。在这一方面,苹果的优势并不明显。

    ⑥还有手机的操作系统。当今的对阵形势是,苹果的iOS系统VS三星、摩托罗拉等大多数厂商使用的谷歌Android系统。虽然诺基亚加入了微软的WindowsPhone7阵营,但结果还不明朗。未来,苹果能否领先,还要看iOS系统的后续研发能力如何。丰富的应用程序也是赢得手机用户青睐的法宝。现在众多的第三方开发者更愿意为苹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开发程序,支持其余操作系统的开发者实在是门可罗雀。相比之下,由于iOS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多开发者还是会首选在iPhone上进行开发,获得成功后再移植到Android的平台,在这里,苹果手机比Android手机有着更大优势。设计二字就不用多说了,苹果已经证明,好的设计能让消费者为之疯狂。苹果把手机当做一种时尚消费理念灌输给消费者,形成了一种“崇拜”。这一点目前无人可及。

    ⑦当然,苹果称霸的原因,绝不仅仅在于为人称道的时尚设计,也不仅仅在于明星产品创新,更关键的是,苹果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商业模式。正是商业模式的改变让苹果改变了过去传统电脑厂商的暮气,成为3G时代的领航者。

    ⑧商业模式创新比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更为重要,有时并不亚于伟大的技术发明。苹果的产品并没有什么特别前沿的技术,也往往不是业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但是能够在合适的时机将合适的技术以最适合消费者体验的方式设计出来,从而为用户带来不可替代的价值。就是苹果与其竞争对手有所不同的地方。

    ⑨这些模式属于苹果,这个苹果属于乔布斯。比尔·盖茨曾这样评价乔布斯: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你不能忽视他。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爱又让人恨的人,仅仅拿着咬了一口的“苹果”就引发了一场信息革命。

(选自《走进改变世界的第三个“苹果”》,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月迹

贾平凹

    ①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②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很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③我们就都跑出出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但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④“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⑤“是树,孩子。”奶奶说。

    ⑥“什么树呢?”

    ⑦“桂树。”

    ⑧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乎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⑨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⑩“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⑪“谁?”我们都吃惊了。

    ⑫“嫦娥。”奶奶说。

    ⑬“嫦娥是谁?”

    ⑭“一个女子。”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⑮“有三妹漂亮吗?”

    ⑯“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⑰三妹就乐了:

    ⑱“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⑲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⑳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㉑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㉒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㉓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㉔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而且沿着河沿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㉕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㉖“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㉗“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㉘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㉙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不希望他做我儿子

    晚自习刚下课,就有任课老师和同学找我告状,被告都是一个人——马小光。原来,他上课时吃东西,说话,给人起外号,听得我真是窝火。

    马小光的家在郊区,母亲早逝,父亲一人把他拉扯大,他的父亲每天早出晚归来城里卖菜。放学后,马小光都要赶到菜市场帮父亲,有两次我遇见他在人来人往的市场里大声吆喝着卖菜,脸上沾满晶亮的汗珠。他的父亲看起来很虚弱,脸色苍白,坐在一边安静地过秤,收钱。

    可能青春期的孩子都是这样,极具两面性,有时极叛逆,有时又很懂事。

    这样一想,我也就原谅了马小光在班里所犯的错误。

    针对许多学生叛逆心强、不服家长管教的状况,一次家长会后,我决定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做一个亲情心理测验,借此进行教育。首先我在讲台上问:“如果有来生,你还愿意选择他(她)做你的父母(孩子)吗?”我话音刚落,许多家长和学生都笑了,只见他们毫不犹豫地写下答案。但是当我望向坐在前排的马小光父亲时,却见他拿着一支笔在沉思,片刻之后,在纸上写下“不愿意”。

    我心里咯噔一下,感到非常意外,同时又替这个父亲伤心。

    星期天,我决定对马小光进行家访。

    那天阴雨霏霏,整个乡村都掩映在雾蒙蒙的春雨里。马小光没在家,只有他的父亲坐在菜园的小屋里望着门外出神。他穿一件褪色的蓝布衣服,花白的头发乱蓬蓬的,一脸倦容。看见我,他连忙站起来,有些惊慌地问:“老师您来啦,是不是小光又惹祸了?”

    我立即打消他的疑虑。坐下来,才闻到屋子里在熬中药,一股浓浓的苦涩的药味四下弥漫。谈到这次家访的原因,我问他:“那天在学校做测验,看见你写着不愿意让马小光做你的儿子,他真的就那么不听话,让你头疼吗?”

    他听了,有些无奈地笑,然后长长地叹息一声,摇头否认。

    屋子里静静的,只有雨声和中药罐里水开的咕嘟声。

    “不是这样,老师。”停了片刻,他向我解释,“我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一年到头离不开药,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让他跟着我吃了很多苦。一年四季,放学后他都要跟我去卖菜。夏天晒,冬天冷,手冻得像个红萝卜……那天去开家长会,我看小光的同学们家里条件都比他好,有的家长穿着高级服装,有的还开着小车来……小光他这个没娘的娃真是太苦了……”说到这儿,他一阵呛咳,咳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他接着说:“如果有下辈子,我不希望他做我儿子,跟我遭罪,他应该找个好人家,过富裕的日子。”

    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我不知该说什么话来劝慰他,只觉得嗓子像堵着一团棉花,喘不过气来。

    我离开菜园的时候,猛然发现不远处马小光正蹲在菜地的角落里拔草,淅淅沥沥的雨点早已打湿他的头发,他站起来叫一声“老师”,脸上有雨水滑落。

    “你这孩子,什么时候回来啦?下雨天拔什么草!”他的父亲嗔怪。

    不知是不是我的家访起到作用,马小光从那以后像变了一个人,学习态度有了很大转变,成绩也开始上升。虽然他有时还会顽皮、搞怪,但已懂得守规矩。看他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我暗暗高兴。到初三下学期,他的成绩已进入年级前50名,好多任课老师都感觉不可思议。

    几年后,听说马小光在北京读完大学后,到南方一家外企工作,生活得很不错。听到这些,我感到很欣慰。我又想起马小光的父亲,那个病容惨淡、爱子心切的中年人。我想,他现在该会有多欣慰!马小光终于对得起父亲的良苦用心了。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那一年的春节,马小光来到我所在的城市看望我。现在的他比以前胖了好多,文质彬彬,哪里还有半点顽劣少年的影子?!谈起以往的事情,我向他讲述那段家访往事。以前没有对他讲,是担心当时他的年龄还不足以承载生活的苦涩。

    听我讲完,马小光眼中似乎一片迷蒙,他解释说:“老师,这些事情我早知道了,当初我在门外听到你们的谈话。”

    原来他早就知道!我非常惊讶。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蒙山深处

厉彦林

①山高林密,层峦叠嶂,云在林上飘,林把云朵藏。翻滚的云海和茫茫的林海交织变幻, 宛如仙境。蒙山深处,平邑一侧,有户人家以林为家,世代栽树护林。

②“来了,累了吧?先回家喝杯茶,歇歇脚。”在柴门外等候的杨希路招呼我们走进山间 的四方小院,坐在屋前的凉棚里。

③我们坐在低矮的松木板凳上,喝起了早已凉好的温茶水。只见小院被层层树木围绕着、 掩映着,周围的空气仿佛也被染成了淡绿色,耳畔回响着沟壑里的溪流声和清脆的蝉鸣声。

④“我家祖辈都住在这里,守护着这片山林。到我这,是第七代了。”杨希路望着一望无 际的林海,眼神柔和坚毅

⑤来一趟庵子护林点,实属不易。那天我们一行早上 7 点多就出发,乘越野车颠簸了一段 山路。石头山路越来越窄,在茂密的林草丛中时隐时现,我们只好下车步行。那山路时而拐弯 抹角,时而贴在崖壁下。歇脚数次,被汗湿透的毛巾拧了多遍,鞋和裤腿沾满了泥浆。翻越了 三道山梁,攀缘跋涉两个小时,终于来到了杨希路的家。我想象不出,一家七代人,200 多年 来,是如何在这偏远艰苦的深山坚守下来的。

⑥“这几千亩山林的每一个角落我几乎都去过,每片林子长得怎么样,我心中有数。”每 天早晨 7 点,杨希路就开始巡山,一天需要走几十里山路。到山的制高点瞭望,通过听声音、 察看脚印和车辙等,观察有无异常情况。春夏主要防治病虫害,秋冬季重点防火。饿了啃煎饼, 渴了喝山水。每年都得用坏几把斧头、镢头和手锯,穿坏 10 多双鞋。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 “不上山绝对不行,心悬着,放不下。 ”

⑦防盗伐则是时刻绷紧的弦。早年,有人上山搂柴火、砍木材,记不清一家人跟盗伐者发 生过多少次冲突。

⑧杨希路也是平凡之人,生活不易,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照明取暖,这些平凡小事,在 山上都是难题,物品都得从山下采购。杨希路的摩托车经常沿着陡峭崎岖的山路奔波盘旋,车 后挂满面布袋、酱油瓶和醋瓶子。每年大雪封山后,生活更不方便,如果考虑不周全,准备不 充分,就会有几个月吃不上蔬菜。

⑨杨希路 78 岁的母亲刘春荣说:“我刚嫁过来时,这里还是荒山,这边秃一块,那边秃 一块,对面山上跑只兔子、飞只喜鹊,都看得一清二楚。但我们坚持下来了,现在望望漫山遍 野的绿树,爽心亮眼,心里舒坦着呢。”杨希路看着白发苍苍的母亲,也发起了感慨:“我是 母亲的儿子,也是森林的兄弟、树木的亲人,我和树木都是长辈养大的孩子!”杨家七代人与 树共生长,与一片林共守望,迎着风雨和酷暑严霜,坚守绿色家园和生命约定。每当绿色画卷 收入眼底,心中的苦楚便烟消云散,涌起的全是自豪与热爱。

⑩蒙山层林叠翠,古木参天。阳光下,云在飘,鸟在叫,树在长,护林人杨希路忙碌的身 影又穿梭在沟壑林间,棵棵树木看着,条条山路记着。树与人同命相依、根脉相连,苍翠欲滴 的绿色描绘着蒙山如诗如画的美丽风景。

(选自《人民日报》2023 年 10 月 25 日,第 20 版,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