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a

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AgNO3和Cu(NO32 , 为处理水体污染并回收金属,某学习小组取样后向废水中加入一定量铁粉,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向固体A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对滤液B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B中含有哪些成分?

小于的猜想:含有Fe(NO32

小卓的猜想: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

然然的猜想:含有Fe(NO32和Cu(NO32两种溶质.

【表达与交流】写出该实验中一定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请对小卓同学的猜想做出评价

【实验探究】再取滤液B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铁粉,没有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则的猜想是正确的(在以上三位同学中选择);

【归纳总结】在考虑金属和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后滤液的成分时,不但要考虑置换的先后顺序还要考虑

举一反三
生石灰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俗称“石灰”. 安徽凤阳大量石灰厂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得“石灰”,其反应原理是{#blank#}1{#/blank#}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石灰厂刚出窑的“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刚出窑的“石灰”有哪些成分?

【猜想】I.只有氧化钙Ⅱ.只有碳酸钙Ⅲ.{#blank#}2{#/blank#}

【查阅资料】碱和碳酸盐同时存在时,酸碱中和反应优先于酸与碳酸盐的反应.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一定量的“石灰”样品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II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I成立,其理由是{#blank#}3{#/blank#}

(2)乙同学取一定量的“石灰”样品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blank#}4{#/blank#} .

(3)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Ⅲ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blank#}5{#/blank#} 


②{#blank#}6{#/blank#} 

{#blank#}7{#/blank#}

{#blank#}8{#/blank#}

猜想Ⅲ成立

【思考】使用“石灰”的建筑工地上常有一个大的石灰池,使用“石灰”时,先将生石灰倒入池内水中,一段时间后,再取用其中的石灰浆使用.长期使用的石灰池内壁会逐渐增厚,其主要原因是{#blank#}9{#/blank#}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小明利用硫酸铜进行趣味实验,将浸泡了蓝色硫酸铜溶液的滤纸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到滤纸颜色变白,由湿变干后燃烧,在燃烧后的灰烬中出现红色固体,他很好奇,进行了相关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有关空白.

【提出问题】:

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它是如何产生的?

【查阅资料】:

①温度达200℃时,CuSO4开始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种氧化物;此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

②温度超过1000℃,CuO才分解生成氧化亚铜(Cu2O);Cu2O呈红色

【作出猜想】:

红色固体①可能是Cu;②也可能是Cu2O:③还可能是{#blank#}1{#/blank#}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①取红色固体观察,呈亮红色;

②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同体不溶解,溶液仍为无色

【分析推理】:

小明请教老师后得知,如有Cu2O存在,加入稀硫酸会发生如下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结合实验探究的现象,确定亮红色固体为{#blank#}2{#/blank#},同时也说明滤纸燃烧时的温度低于{#blank#}3{#/blank#}℃.

滤纸主要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经分析,产生红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滤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与分解产生的CuO发生反应,生成亮红色固体和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

⑴用酒精灯点燃没有硫酸铜溶液的滤纸,刚开始不能燃烧,是因为{#blank#}4{#/blank#}.

⑵此实验中,CuSO4受热分解生成CuO和{#blank#}5{#/blank#}(填化学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