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青岛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我们的国土面积在世界上排第三位,属于最大的国家之一,这是我们的先人创下的基业,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也”。——《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毛泽东曾评论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的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1)、材料中图一所显示的朝代是谁建立?这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2)、图二与图一相比,我们的国土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个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标志是什么?开始于哪一年?

(3)、从材料二中,你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图三与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相比元政府把哪些地区首次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4)、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康熙皇帝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抗击外国侵略而做出的努力。

(5)、通过以上学习你有何感想?

举一反三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三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3)材料三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有参决。——摘自《史职官志》                        
(4)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在地方设立了什么机构?
(5)上述四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战略。“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其实是张骞通西域起到的效果。张骞通西域本身是出于军事、政治目的,而不是出于贸易。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中国丝绸在中亚的影响,引起了更远地方人们的兴趣。罗马帝国实力强大,对丝绸有强劲需求,罗马帝国贵族都以穿上丝绸为贵,随后丝绸价格甚至高过黄金,而汉朝是丝绸惟一来源。

——摘编自葛剑雄《历史上中国没有动力进行丝绸贸易》

材料二:“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由西汉博望侯张骞首次开辟,在唐宋元时期,东南沿海可以借助夏冬季风助航更增加了海路的方便性,海上丝绸之路进入繁盛期。

材料三:19世纪前期世界殖民和贸易示意图

材料四:“一带一路”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精髓,秉持“讲信修睦、弘义融利、协和万邦”的理念,致力于再筑东西方利益交融、文明辉映的盛世。“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共同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推动相关各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交流与合作,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构建更强劲、更有效、更具亲和力的区域一体化合作大格局,实现人类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

——据厉以宁、林毅夫、郑永年等《读懂一带一路》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