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中学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举一反三
光速的测定在物理学中有多种方法,迈克耳逊曾用类似于下述方法在地球上较精确测定了光速。将激光发射器和接收装置按图所示位置固定,装置a是四个侧面均镀有高反光涂层的正方体,可绕固定的中心轴转动(图示为俯视图),当正方体转动到图示位置静止时,激光束恰能以45°角照射到某侧面中心P点处,反射到相距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山顶上,经此处的光反射器(内部结构未画出,不计光在其中的传播时间)反射后,平行于原光线射到正方体另一侧面中心Q点处,最终被接收装置接收到。

(1)本实验利用到的光学原理是光的{#blank#}1{#/blank#}(选填“反射”或“折射”);如果把实验装置设置在月球上,本实验{#blank#}2{#/blank#}(选填“能”或“不能”)完成;

(2)为了使得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反向平行(如图所示),光反射器中的设置了两面平面镜,这两面平面镜夹角应该是{#blank#}3{#/blank#}度;

(3)若光速为3×105km/s,正方体到光反射器之间的距离为30km,则光从P点射出到射回Q点所用的时间为{#blank#}4{#/blank#}s;

(4)正方体快速转动一周,光反射器能接收到{#blank#}5{#/blank#}次激光的照射;

(5)当正方体的转速为n圈/秒时,接收装置可接收到激光,正方体与对面山顶光反射器间距离用d(单位:m)表示,则测得的光速可能为{#blank#}6{#/blank#}m/s。(填写选项符号)

A.8nd  B.12nd  C.16nd  D.20nd

汽车追尾常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如图1所示,司机从发现情况到他操作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这段时间内,汽车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开始刹车到车辆停止的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反应距离与制动距离之和叫停车距离。下表是同一位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甲汽车,在相同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v行驶时(反应时间相同),测得的反应距离s1、制动距离s2和停车距离s3

v/(km∙h-1)

s1/m

s2/m

s/m

45

9

14

23

75

15

38

53

90

18

56

74

105

21

76

97

(1)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blank#}1{#/blank#}s。

(2)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由于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比不饮酒时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在行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会变{#blank#}2{#/blank#},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3)一起发生在限速60km/h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离)长为40m。则肇事司机在驾驶时{#blank#}3{#/blank#}(选填“有”或“没有”)超速。(已知该车的制动性能与甲汽车一致)

(4)为了行车安全,在雨天开车时,司机都要“减速慢行”。原因是下雨后,路面的粗糙降低,使行驶车辆受到的摩擦力变小,导致{#blank#}4{#/blank#}(选填“反应距离”或“制动距离”)变大。

(5)图2是甲、乙两汽车在同一路面上紧急刹车过程中制动距离s2与车速v的关系图像,则{#blank#}5{#/blank#}(选填“甲”或“乙”)汽车的制动性能较好,理由是{#blank#}6{#/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