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2016-2017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月考历史科试卷

在我们共和国的建设史上,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而成为石油工人艰苦创业一面旗帜的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材料二: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三: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从此掀起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全国几千万人上阵,大搞小高炉、土法炼钢铁、群众运动。1958年12月19日宣布,提前12天完成钢产量翻番任务,钢产量为1108万吨,生铁产量为1369万吨。实际上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所炼300多万吨土钢、416万吨土铁根本不能用。估计炼钢铁在全国约损失200亿元。

材料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到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的钢、煤、水泥、电视机等工业品产值已居世界第一位。同时,逐步形成了以能源、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 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八年级学生针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进来吧。

【梦想实现】

材料一:

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   图二1950年湖南农民易振家在自家土地里 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由分到合】

材料二: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力低下,假如任由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探索失误】

材料三:小明的爷爷今年62岁了,办了好几个工厂,是定陶有名的企业家,捐资修建了 好几所学校。作为千万富翁的他非常节俭,最看不得人浪费,他常说:“我六岁那年,全村开始大规模炼钢铁……我们陈集人民公社也成立了……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的口号。唉,我怎么看都有些不对劲呢?”

【新的创举】

材料四: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立下了一份“分田到户”的字据, 这件事情当时在全国引起极大争议。但是1979年秋小岗村却迎来了大丰收。小岗人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家家户户囤满了粮食。邓小平从这件事看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满腔热情 地给予支持。

请回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