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最热闹、最隆重的春节,寄托无限哀思的清明节,还是沈从文笔下别开生面的云南歌会,汪曾祺笔下冒着红油的鸭蛋的端午节,都给了我们温暖的记忆。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或感悟认识?请据此作文,要求:自拟标题,自定立意,文体不限但要有明确的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小朱向父母坦陈了自己酝酿很久的一个想法:辞职回家和父母一起养螃蟹。父亲觉得小朱好不容易读完大学,当了大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待遇又好,工作又体面;如果回家养螃蟹,这些不都白费了?母亲则建议小朱先跟着他们到蟹塘去体验一下。小朱抓了一天螃蟹,才真正体会到父母养蟹的辛苦。不过,他仍然觉得发挥自己的专长,做“电商”卖螃蟹也很有前景;如果成为镇里第一个卖螃蟹的大学生,也是挺光彩的。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2017年北京电视台春晚小品《取钱》大受好评。它讲述的是一个热心人出门,遇到一位接到骗子电话的大妈,便百般劝阻其给骗子转账,反而被大妈当作坏人,历经波折误会最终得以澄清的故事。因小品中骗子打电话时说的是某省方言,一律师以“地域歧视”为由提起诉讼,要求电视台和该小品剧组赔礼道歉并给予经济赔偿。律师此举引起网友热议。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
②人有不可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③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④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盐铁论·忧边》)
对于以上言论,你有怎样的感想?请选择其中两到三句立意,体现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①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韩非子
②假设善恶是可以判断的,那么明辨是非的前提就是发展智力,增广知识。——王小波
③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梁启超
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
⑤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⑥尽管2016年7月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发生了一起因游客随意下车而遭老虎攻击事件,全国各地的野生动物园处还是时常有人不愿意花钱购买门票而冒险逃票入园。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近来,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垃圾分类行动,其中在上海地区执行得较为严格。有人说:“上海地区人口素质高,容易实施!有人说:“垃圾分类是好,但是难坚持!当初实行‘限塑令’时,执行的也蛮不错,可是后来外卖兴起,没有人管了,现在到处是塑料垃圾。”也有的说:“形成习惯就好,上海地区垃圾分类有积分奖励,有人员引导,有监督热线电话等等,能够帮助市民形成良好习惯。”实际上,我们身边的垃圾分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