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语文临门一卷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也。少好学,习《尚书》。事舞阴李生,李生奇之,谓门人曰;“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王莽末,下江、新市兵起,复亦聚众数百人于羽山,自号将军。更始立,乃将其众归汉中王刘嘉,以为校尉。复见更始政乱,诸将放纵,遂辞嘉,受书北度河,及光武于柏人,因邓禹得召见。光武奇之,禹亦称有将帅节,于是署复破虏将军督盗贼。复马羸,光武解左骖以赐之。官属以复后来而好陵折等辈,调补鄗尉,光武曰:“贾督有折冲千里之威,方任以职,勿得擅除。”

光武至信都,以复为偏将军。及拔邯郸,迁都护将军。从击青犊于射犬,大战至日中,贼陈坚不却。光武传召复曰:“吏士皆饥,可且朝饭。”复曰:“先破之,然后食耳!”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基。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今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果然,失吾名将。”复病寻愈,追及光武于蓟,相见甚欢,大飨士卒,令复居前,击邺贼,破之。

复从征伐,未尝丧败,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帝以复敢深入,希令远征,而壮其勇节,常自从之,故复少方面之勋。诸将每论功自伐,复未尝有言。帝辄曰:“贾君之功,我自知之。”

十三年,定封胶东侯,食邑凡六县。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复以列侯就第,加位特进。复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既还私第,阖门养威重。三十一年卒,谥曰刚侯。

(节选自《后汉书·贾复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 B、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 C、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 D、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传说孔子曾删定过。 B、左骖,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中间的两四马叫“服”,左右两边的叫“参”,左骖即四马中左边的马。 C、别将,秦、汉时代,军中别部之统领官,即配合主力军作战的部队将领。《史记·项羽本纪》:“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D、食邑,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邑、采地、封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复勤奋好学,又志气不凡。贾复被他的老师称赞为将相之才。新朝末年,战乱频起,贾复也聚集了一批人马起义,并被封为将军。 B、贾复作战骁勇,但轻敌冒进。贾复打仗勇于一马当先,冲锋陷阵,但往往对敌情估计不足,故打仗时刘秀常让他跟随自己,不让他独当一面。 C、贾复屡立战功,却有功不伐。贾复跟随刘秀屡屡大破敌军,深受光武帝信任。贾复身上的伤多达十多处,每次论功,贾复都默不说话。 D、贾复刚毅方直,能顾全大局。贾复知道光武帝想偃息干戈,修理文德,不想让功臣拥众在京师,就与高密侯邓禹共同削去甲兵,敦重儒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光武奇之,禹亦称有将帅节,于是署复破虏将军督盗贼。

②复从征伐,未尝丧败,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横渠先生行状

【宋】吕大临

    先生讳载,字子厚,世大梁人。少孤自立,无所不学。与焦寅游,寅喜谈兵,先生说其言。年十八,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谒范文正公。公一见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先生读其书,虽爱之,犹未以为足也,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嘉佑初,见洛阳程伯淳、正叔昆弟于京师,共语道学之要,先生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乃尽弃异学,淳如也。

    京兆王公乐道尝延致郡学,先生多教人以德,从容语学者曰:“孰能少置意科举,相从于尧舜之域否?”学者闻法语,亦多有从之者。上嗣位之二年,登用大臣,思有变更,御史中丞吕晦叔荐先生于朝。既入见,上问治道,皆以渐复三代为对。上悦之。会弟天祺以言得罪,乃谒告西归,居于横渠故居。

    横渠至僻陋,有田数百亩以供岁计,约而能足,人不堪其忧,而先生处之益安。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又以为教之必能养之然后信,故虽贫不能自给,苟门人之无赀者,虽粝蔬亦共之。岁值大歉,至人相食,家人恶米不凿,将春之,先生亟止之曰:“饿殍满野,虽蔬食且自愧,又安忍有择乎!”甚或咨嗟对案不食者数四。

    会秦凤帅吕公荐之,诏从之。先生曰:“吾是行也,不敢以疾辞,庶几有遇焉。”及至都,公卿闻风慕之,然未有深知先生者,以所欲言尝试于人,多未之信。会有疾,谒告以归。不幸告终,不卒其愿。

(节选自《张载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小题。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八创。

    轲自知事不 ,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