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0 陀螺

阅读并答题。

陀螺(节选)

    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照样旋转起来。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结果呢,大陀螺在这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溃败了。

    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我的冰尜儿,木工随便旋出的小木头块,(丑小鸭生出的一只丑鸭蛋,)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

(1)、选文中的等词描写出了“我”的陀螺的外形特点。
(2)、画线句中,“丑小鸭”指,丑鸭蛋”指
(3)、“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作者是为了证明
(4)、“我”的小陀螺战胜了大陀螺,这说明(用文中原句回答)
(5)、请说说你对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洪区长的座位

     区政府的大客车早上在 市内接人,跑了几条街,座位坐满了人,过道也站着人。 在老邮局,新分来的大学生陈军上了车,他眼睛在车厢前后一扫,就发现车厢右边有个单座没有人坐。陈军挤到前面,脑海里立刻闪现出两个问题,要不是座位脏 了,要不就是座位坏了。陈军用很快的速度把座位前后上下看过,他断言,座位绝对没问题,他便坐了下去。

     顿时,全车人的视线全部射向他,有意或是无意地望着他,眼光里含着笑,又像针一样刺着他的心灵——此处无声胜有声。

     陈军觉得蹊跷,他考虑了一会儿,不由自主地站 起来,朝车厢后走去。这时,人们的表情才趋于平静。陈军在车厢后站着,眼睛始终盯着前面那个座位。不管有多少人上车,就是没有人去坐那个座位,那个座位就一直空着。

      陈军越来越不能理解,问号越来越大。他问身边的一位老干部:“请问老师,那是谁的座位?怎么没人去坐呢?”

      老干部告诉陈军,那个座位是洪区长的,洪区长当区 长以来一直和同志们一道坐车。从那个时候起,大家就特意把那个座位留给洪区长,上星期洪区长离休了,大家还是把座位留给他,陈军听后,热血沸腾。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们的校长

    去年我们学校调来了一位校长,姓龚,50多岁,稀疏的头发,眉毛又浓又黑,鼻子下面一撮小胡须,每天西装革履,手里提着公文包。从来没看他笑过,整天是一副严肃的表情,让人不敢轻易接近他。

    一天,我上了一辆十分拥挤的公交车,空气里似乎弥漫着人们焦急烦躁的气息。随着上车的人不断增多,我也心烦意乱起来:大热天里坐这种车,唉突然我看见了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啊龚校长我心头一震。不远处,龚校长正挤在人群中。他依然打着领带,穿着西装,依然提着公文包,留着小胡子,脸上还是往日让人生畏的严肃。他被一个高个子男人挤到了门口,却毫无怨言,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骂骂咧咧。这时疑问像潮水一样涌上我的心头:龚校长不觉得挤吗?学校不是有小车吗?身为一校之长还挤公交?第二天,我在同一时间上了公交车。我想龚校长昨天一定是偶尔坐公交车而已,可我在车上很快又发现了龚校长的身影。这不禁让我想到一些校长,去学校有专人接送,还把他们的“豪车”开进学校。而龚校长就不同了,这是一路既拥挤又不能直达学校的车,他宁愿走一段路,还是每天坚持乘坐公交车。(   )龚校长给人留下一种威严的印象,(   )也许在生活中是一个朴素节俭、平易近人的伯伯吧!说不定在他严肃的面孔下,也有一颗平常的心,毕竟校长也是一个有情感的人啊!糟了,已经是下一个站了,我忘记下车了,望着窗外已经下车的龚校长,我似乎觉得那个瘦小的身影还在我的心中,正在逐渐高大起来……心想:明天要是再遇见龚校长,我一定会向他道一声好,让他知道有个学生非常敬佩他!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伯牙学琴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课外阅读

活在人类的心里(节选)

王鲁彦

    在千万个悲伤的面孔和哀痛的心灵的围绕中,鲁迅先生安静地躺下了,——正当黄昏朦胧地掩上大地,新月投着凄凄的光的时候。

    我们听见了人类的有声或无声的欷觑(xī xū),看见了有形和无形的眼泪。没有谁的死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哀伤;而同时,也没有谁活的时候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欢笑。

    只有鲁迅先生。

    每次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的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连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教室里主宰着极大的喧闹。但当鲁迅先生一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下呼吸的声音。他站住在讲桌边,用着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着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不常修理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躺在高出的眉棱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浓密的上唇上的短须掩着他的阔的上唇,——这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 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说起话来,声音是严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的音调。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没有表情的姿势,帮助着他的语言。

    还没有见过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全人类,做着刺穿现实的黑暗和显示未来光明的伟大的工作,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

    只有鲁迅先生。

    他将永远活在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的心灵里。

(选自《秋夜》)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