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张元济(1867—1959),光绪十八年进士,曾任总理衙门章京等职,支持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张遭“革职永不叙用”,后经李鸿章介绍,入南洋公学(近代著名官办高等学堂,今上海交大前身)任译书院主事兼总校,开始编译出版教材和参考书籍,实现了人生第一次跨越。在这期间,张元济主持出版的最有影响的书籍是严复翻译的《原富》(即英国亚当·斯密著《国富论》)。
1902年张辞去南洋公学职务,到商务印书馆筹建编译所。至此,张元济实现了人生第二次大跨越。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颁行,教育改革思潮再次兴起,编写得体、符合教育科学规律的教材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张把握住了历史机遇,1903年推出中国第一套现代教科书——“最新教科书”,1912年又推出“共和国教科书”,为变革中的国家确立了全新的文化标准。
——据张人凤《戊戌到辛亥期间的张元济》等
材料一:关于永乐帝迁都之举,后人不断地提出自己的解释。丘濬说朱棣“自北平(即北京)入正大统,遂建都于此”。袁表说:“天地间之形势大抵无如燕京。”郑晓说:“京畿负重山,面平陆地,饶鱼盐谷马果窳之利,又转漕东南,财货骈集,天险地利,足制诸胡。”
——摘编自朱子彦《论永乐帝迁都北京》
材料二:(康有为认为)燕京作为帝都已历660年之久,当初选择燕京是因为它“握辽漠华夏之中,便于驾驭”。然而现在已时过境迁,辽蒙已同内地。京城也已失可扼守之隘,列强欲以武力相胁迫,扬帆即可入津沽。况且现处海通之世,各国皆争海利,都城靠海便于与各国往来。所以康有为提议迁都至沪苏一带。
——摘编自倪侃《迁都定天下之本——康有为迁都思想述论》
①洋务企业 ②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③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④外商企业
材料一 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宝贵精神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内容。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①
仁政、民贵君轻
墨子
②
③
无为而治
材料二 图片历史
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