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2016-2017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达尔文的拖延

斯蒂芬·杰·古尔德

    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尼因《威廉·退尔》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30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多罗西·塞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帝。查尔斯·达尔文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

    通过历时五年乘坐贝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的笔记。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逐渐建立了他的中心观念。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已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这一结果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的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性。到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

    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正常的时期错误地看作漫长的阶段,然而21年仍然是一个人正常事业的一半时间,纵然按照生活悠哉游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来看,那也是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通常的科学传记是有关伟大思想家的明显错误信息的根源。这类传记往往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简单、理性的机器,是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任何其他事情的影响,严格按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他的理论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这需要时间。

    导致达尔文推迟发表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作简单的解释,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然而,达尔文恐惧什么呢?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29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不可能通过宣扬他所不能证明的一种异端学说来危及自己有前途的事业。

    然而他的异端学说是什么呢?信奉进化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主要部分。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可能含有问题的答案,这些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这远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

    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故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1880年写道:“我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对公众不会有什幺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

    然而他的工作内涵与传统的西方思想确是极大的断裂,我们很难将其纳入这种传统中。例如阿瑟·柯依斯勒之所以反对达尔文,也是基于不愿接受达尔文的唯物论,而且他还热衷于认为生命物质中含有特殊性。我承认对此我不太明白。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我们难道因为自然中的和谐不是设计的就会降低对自然美的赞赏吗?难道因为有数百亿神经元在我们的颅骨里,我们心灵的潜力就激发不了敬吗?(摘编自《自达尔文以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如同罗西尼和多罗西·塞耶斯等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一样,达尔文在得出进化理论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引发了很多猜测。 B、在创立进化论之前,为了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生物进化的机制,达尔文曾有过不少猜想,也有过一些假说,但是后来这些都被证明不能成立。 C、由于受到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斗争与拥挤观点的启发,达尔文终于确信进化的发生,认识到人工选择的重要性,并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 D、达尔文向他的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就请她帮助发表这些手稿,这说明他对自己的进化理论十分看重。 E、在作者看来,达尔文并不是一台简单、理性的机器,而是一位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其他任何事情影响,严格根据客观材料追求真理的人。
(2)、在作者看来,达尔文21年后才发表他的进化理论,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作者说:“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他的“温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4)、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该坚持”?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使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张爱玲,我觉得林徽因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文后各题。

伊辛巴耶娃:“撑杆跳高女皇”的传奇

    凡是喜爱田径运动的人,对布勃卡这个名字都不会觉得陌生。这位被称为“撑竿跳高沙皇”的运动员是田径史上唯一赢得六次世界冠军的超级明星。无独有偶,“田径迷”们对撑竿跳高女选手伊莲娜·伊辛巴耶娃也同样非常熟悉,因为这位业绩非凡的田坛高手有着“女布勃卡”的美称。

    俄罗斯女运动员伊辛巴耶娃是当今世界体坛大名鼎鼎的风云人物。她是全球撑竿跳高女选手中唯一一个在室外比赛中跳过五米大关的人,她还曾二十八次打破世界纪录(其中室内十三次,室外十五次),赢得过两次奥运会和三次世锦赛冠军。在不久前结束的莫斯科卢日尼基世锦赛上,被誉为“撑竿跳高女皇”的伊辛巴耶娃用一枚金牌结束了自己堪称传奇的职业生涯。

    格林童话里灰姑娘的故事广为人知,而伊辛巴耶娃的经历则被众多媒体认为是“俄罗斯版灰姑娘”的范例。

由于父母工资微薄,伊辛巴耶娃孩提时代过的是勉强可以满足温饱的生活。她和妹妹因为衣着简陋,经常要面对同学的嘲笑和羞辱。成名之后伊辛巴耶娃曾这样回忆以前贫寒的生活状况:“当时在学校里,我的许多同学都穿着漂亮的衣服,抹着口红,但是我却只能穿着有洞的破衣服。这不能怪我的父母,他们诚实而勤勉地工作,给予了我和妹妹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

    伊辛巴耶娃之所以走上体育之路,与她的母亲娜塔莉亚的经历有关。娜塔丽亚年轻时曾是毕业于大学体育系的业余篮球运动员,她希望通过体育改变自己孩子的命运。

    此外,伊辛巴耶娃所处的环境也很有利。她的故乡伏尔加格勒是俄罗斯西南部的名城,原名察里津,又称斯大林格勒,二战期间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全城有近百座纪念碑和雕像以及数十处供人们凭吊和瞻仰的纪念地。因为那段历史,伏尔加格勒的人们都相信,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大多是不可战胜的。伏尔加格勒又是俄罗斯体育的圣地,2004年的奥运会,有五名俄罗斯冠军是伏尔加格勒人。伊辛巴耶娃的童年时代在伏尔加格勒第五少年体校度过,少年时代则在伏尔加格勒中心区的奥林匹克后备学校度过。在整个伏尔加格勒,类似的体校有七十多家。伊辛巴耶娃始终将这里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伊辛巴耶娃年龄虽小,却能体谅父母的苦心,她在少年体校里学习训练都很自觉(成名之后,伊辛巴耶娃也没有忘记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她用获得的奖金给父母在伏尔加格勒买了公寓和轿车,并让父母退休,在家颐养天年)。除了上课之外,伊辛巴耶娃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体操馆里,下腰、倒立、跳跃、翻腾,训练非常刻苦。这种生活持续了十年之久。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酷爱运动的女孩从一个纤细瘦弱的小姑娘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十五岁时就已长到一米七○。此时,恰逢负责培训撑竿跳高运动员的教练特罗费莫夫前来选苗子,这位独具慧眼的著名田径教练一眼就看中了身体素质优良的伊辛巴耶娃。就此,已苦练体操十载的伊辛巴耶娃改换门庭,师从特罗费莫夫,改练撑竿跳高。当然,她的教练及她本人最初也不曾想到,这一练就练出了一位后来震惊世界田坛的撑竿跳高女皇。

伊辛巴耶娃在从撑竿跳高的“门外汉”成为佼佼者的过程中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这个倔强的女孩确实具备运动天赋,领悟能力极强,且不怕吃苦,所以进步十分迅速。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个初始阶段一遇挫折就哭、最多只能跳二米八的新手很快入门,并逐渐熟练掌握了撑竿跳高的技术动作,而在改练撑竿跳六个月后,伊辛巴耶娃便从同她一起训练的运动员中脱颖而出,成为引人注目的新秀。她初登赛场即崭露头角,夺得了全国青年冠军。回到学校,她发现人们向她投来尊敬和仰慕的眼光,这愈发增强了她继续进取的信心和勇气。

    在特罗费莫夫的调教下,伊辛巴耶娃一步步成长和成熟起来。她所面对的第一个大赛是1998年法国阿内西的世界青年锦标赛。在这次赛会上,初出茅庐的伊辛巴耶娃一鸣惊人,越过四米大关,这一成绩让她登上了领奖台。1999年,伊辛巴耶娃在波兰比得哥什的世界青年运动会上,以四米一○的成绩夺得了她国际舞台的首枚金牌。一年之后,在卢日尼基世界青年锦标赛上,伊辛巴耶娃又越过四米二○,从而力压德国名将安妮卡贝克尔,首次获得世锦赛女子撑竿跳冠军。此后,伊辛巴耶娃可谓顺风顺水,进步神速,并逐渐达到了个人的巅峰状态,这些成绩的背后自然少不了恩师特罗费莫夫的栽培。

(选自《名人传记》2014年第4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08岁国画大师晏济元:工程师才是我的本行

    国画大师晏济元一生都是传奇。他和张大千齐名,一生相知相交,闯荡过上海滩。他7岁学画,作画已有百年,画作一平方尺价格达94444元,却自认搞工业才是自己的本行。晏济元住在江北一小区,邻居都以为他是个普通老头。

    兰花摇曳生香。鹤发童颜的晏老坐在窗前小桌旁,满头银丝用簪子盘成一个拳头大的发髻。他信道教?“不,头发长了,别起来方便些。”晏老说。

    “很多人都知道师傅和张大千是亲戚,穿叉叉裤时就是朋友,但很少有人知道,师傅和张大千,一起造过假画。”弟子黄伟笑着说。

    提及此事,晏老也乐了:“算起辈分,我是三儿(张大千的小名)的表叔,但三儿反倒比我大两岁。那时候,我们两个偶尔得点零花钱,老是约着一起去买字帖或买小人书。”

    世纪20年代末,两人都还不到30岁,相继去了上海,很长一段时间住在一起,画在一起。

    那时上海画坛,帮派森严,排外性很强,外地画家要想露头角很不容易。“得过日子啊!三儿就想到用‘假画’当敲门砖,喊我一起做。”晏济元说,两人分工,张大千管画画,他负责写落款,仿的是清代名家石涛的画。

    当时上海有个叫程林森的地皮大王,酷爱石涛的画。他的新房客厅极宽敞,但没镇宅的画幅。画商把消息透露给张大千。张大千叫上晏济元,按客厅尺寸,仿了一张石涛的画,让画商拿去兜售,骗过众多行家,一拍即中,卖价很高。

    此事后来“败露”,但却传为美谈,轰动一时,张大千的画功也因此名震上海滩。

    “从幼年到成年,父亲与张大千相处几十年。日本入侵中国后,父亲和张大千到处搬家,最后来到重庆,拿出80多幅山水画举办了抗日募捐画展。”晏济元的儿子晏秉正说。

    身为一代国画宗师,晏老却笑称自己是工程师。“我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用学到的机械工业知识让中国成为强大的国家。”

    “我年轻时看到,成都市面的商品都是外国生产的,有些茅房的卫生纸都是日本的。我心头很气愤,决定要学工业。”在张大千的资助下,晏济元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于1935年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铁道讲习所、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学习工程术科。

    抗日战争爆发,晏济元回国,随着时局的动荡,颠沛流离。

    1949年底,重庆解放,他的所学终有了用武之地,当年12月进入中国民航重庆局所属的前进灭火机厂搞技术工作。

    1950年,他调至市工业局任工程师,后到重庆塑料三厂任工程师,多次被厂里返聘,直到1974年73岁时,才因病申请正式退休。

    “所以说嘛,画画只是我的爱好。”晏济元说。但在近期出炉的“当代中国书画家作品最新价格指数”中,晏老排名第五。

    晏老的画展即将在本周日举办,他在画展序言中写到,“余七岁结缘绘事,至今从艺已逾百年……中国书画艺术在于心与物通,物我两忘……只有‘学古敌古,创新破新’,这样的画家才可以说是真正的中国书画家。”

(节选自《重庆晨报》)

相关连接:①晏老喜欢大自然,他在家里种满了竹子和兰花,更喜欢登山涉水、旅游写生。2003年,102岁的晏老登泰山,一到山脚,他就兴奋得像个小孩,马上拿出纸墨开始画画,又拿照相机不停地对着山、树猛拍,还说,“树是有风格的,山是有性格的。”一到山顶,老人家更跟老小孩一样,激动得举起双手一阵挥舞。(《晏老养生秘诀》)②1957年晏先生57岁时被错划为右派,1965年65岁时腿摔坏卧床长达8年,但他从不气馁,不坠青云之志,身居陋室,绘画第一。(《走进艺术殿堂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路遥传》问世,揭秘路遥“不平凡的世界”

    《路遥传:重新开启平凡的世界》姗姗来迟,省作协副主席厚夫说他用了近十年时间来准备和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完成《路遥传》是厚夫的使命。上延川中学时厚夫就听着老师们说“我们路遥”的故事成长。厚夫曾请路遥到学校做讲座,路遥也曾写信推荐他进延大任教。厚夫参与筹建了路遥文学馆,如今他又一次与路遥产生交集,写出这本志在“信史”的《路遥传:重新开启平凡的世界》。

    年轻时仰望路遥,但写传记时要理性

    谈到为路遥立传,厚夫说路遥是他的文学偶像,“我是路遥的追随者,我们都是延川人。我们少年梦的形成,人生的展开,均与路遥、曹谷溪、史铁生等人的文学引导分不开。路遥是我们延川县中学的校友,他的人生经验与文学影响着我和我的同学们。我外公是路遥的‘忘年交’,因此他与我这位文学青年的交往是不设防的。他真心实意地帮助我,甚至专门写信推荐我。”延大是路遥的母校,这使得厚夫研究他的文学创作有诸多便利条件。

    为何为路遥立传用时多年?厚夫说自己年轻时更多是仰望路遥。“但是,撰写他的传记却不同,情感上要理性,材料上要准确,不能有一丝含糊。作为传记,它有信史的价值,作为文学,它有艺术的功能。这样,我首先要写成一部有学术价值、能够靠得住的‘信史’。要写出一本‘信史’,最核心的工作是对资料的收集与甄别。路遥病逝后,社会上出现大量回忆文章,这虽有助于传记资料的收集,但是,许多撰写者按照自身的立场叙述事件,既存在着‘为尊者讳,为亡者讳’的情况,也存在着记忆不准与夸大事实等情况。这就要对材料进行认真辨析,而不是盲目引用。为了弄清楚某些小问题,我多次查阅各种资料、多次走访回忆者了解情况。”

    路遥人生路上,有五个关键性节点

    在厚夫看来,路遥的人生道路上,有这样五个关键性节点。

    一是1957年秋被过继给延川县的大伯为子。幼年的人生变故,对于路遥敏感心灵的形成,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是在延川接受完整的小学到初中的教育,对于培养路遥的人生志向提供了重要条件。少年时代的路遥不仅衣服破烂,而且还经常吃不饱,经常饿得发晕。但是,他却在去县城的文化馆与书店阅读中不断丰富自己。

    三是路遥在历经一次极速的“青春过山车”后,开始用文学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1966年夏,路遥在初中升中专考试中,考取了当时的西安石油化工学校。在当时的情况下,农家子弟要是考到中专学校去,就意味着鲤鱼跃龙门。然而“文革”爆发了,一心想要跳出“农门”的他,又一次以“返乡知识青年”的身份背着铺盖回到农村。

    四是路遥在1973年被推荐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继而分配到陕西省作家协会当编辑,使他有了文学远征的条件。

    五是在新时期,“农裔城籍”的路遥找寻到“城乡交叉地带”这个属于自己独特生命体验的文学表达区位。

    路遥身在“城籍”,却是“农裔”,他的根尚在陕北农村。他在“城乡交叉地带”思考当代青年的命运,抒写城乡融合的独特感受。其中篇小说《人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也走的是这条路子。厚夫说他正是通过这些节点,书写路遥的人生状态。

    尊重读者的作者,读者才会尊重他

    应该如何评价路遥在当下的价值?厚夫认为一方面,路遥作品提供了鼓舞读者向上与向善的正能量。“尊重读者的作者,读者才会尊重他。读者让‘路遥热’一热再热。另一方面,路遥长期主动沉潜到生活中书写人民大众情感的担当精神,也正是当下的作家们应该学习的。”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与作家的“才、胆、力、识”分不开。厚夫说如果没有路遥当年决绝般的坚持,《平凡的世界》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许不会面世。“路遥是一位拥有‘坚忍不拔之志’的作家,敢于花六年时间创作一部六卷、一百万字,反映中国当代城乡社会巨大历史性变迁的史诗性小说《平凡的世界》。他既能忍受创作过程中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与寂寞,也敢于迎风而立、挑战‘唯洋是举’的文坛风气。”

(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随着城市和农村本身的变化和发展,城市生活对农村生活的冲击,农村生活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农村生活城市化的追求倾向,现代生活方式和古老生活方式的冲突,文明与落后,新的思想意识和传统观念的冲突等,构成了当代生活的一些极其重要的内容。(摘自《路遥自传》)②由于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即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他坚信“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摘自百度百科)

阅读下面传记,完成下面题目

凡忠必愚:冯道

刀尔登

    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

    这是一首骂冯道的诗。作者是元朝的“思想家”刘因。

    冯道的挨骂,在于他历仕四朝十一主,拿丧君亡国不当一回事儿。但说起来,“梁唐晋汉周,播乱五十秋”,一转瞬之五十几年,中原五次易主,如走马灯;便是同一朝里,亦君臣互噬,父子相残,一镇之内,杀帅夺旄,习为常事;各路兵将尽是虎狼之性,称孤道寡者不过沐猴而冠,借《沙家浜》里一句词,叫做“忠在哪里,义在何方”。此时能知些廉耻的,便自谓胜人一筹,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主辱臣死?从后梁的张文蔚、杜晓,到入宋的范质、吕端,一批名声尚好的大臣,都是前朝旧人,岂独冯道为然?

    冯道另一挨骂处,是奉使契丹,有汉奸之嫌。不过唐代的华夷之防不像后世那么严,安史乱后,更是严也无从严起。陈寅恪曾论河朔藩镇为“胡化集团”;中原五代,更有三代是沙陀人建起来的。石敬瑭父事契丹,固然无耻,但心甘情愿给他人做奴才的,从古代到今天,难道又少了?石敬瑭不过是“皇帝”,当天下之重,格外地没面子而已。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遗患二百年,罪过不小,但他自己就是沙陀人,“汉奸”两字,用在他身上,原本不伦不类。冯道虽是汉人,立身沙陀人之朝,又当极废州裂之季,责他以“民族大义”,是以后世人之所见,责前人之所不见。他在契丹的言语,“哄洋鬼子”而已,“弱国无外交”而已;脸皮厚是真的,但脸皮不能如此之厚,他也不用去了。

    冯道不以谄媚事人,而能取容于四朝,可见这个人是很滑头的。逢大事则依违两可,不得罪武人,不预废立,这大概就是他的自全之道。冯道善持大体,若说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倒也看不出来。有个人嘲笑他,如果走得快了,怀里一定会掉出兔园策来,他也不以为愧。他的好处是心胸开阔能容人,得罪他的人,他并不报复。诗人杜荀鹤的才能倒高,但刚在朱温那里得宠,便在家中气冲冲地掰着手指头,算计都有谁得罪过自己,准备尽杀之。这等倾险之徒,不如冯道这样的庸人远甚。

    五代兵连祸结,黎民深被荼毒,当此之时,忠为下,仁为上。冯道慈悲为怀,活人无数,然而他的口碑居然还不如史弘肇之流的“好汉”,这只能说是老百姓做刍狗做惯了。史弘肇这种人,不逢其会,杀猪屠狗而已。但人如草芥之时,必有视人如草芥者出,选对主子,多杀人,便可为英雄。史上名气最大的,不是大凶大恶之人,就是大仁大善之人,说明社会出了毛病,不是纵人为恶,就是逼人去做常人所难之事。如冯道者,一平常人耳,以其平常混世界,也以其平常挨人骂。

    《宋史》批评五代臣子视事君犹如拿钱干活儿,改朝易姓,就像换个东家,一拍两散,——便该如此!司马光骂冯道为奸臣之尤,理由是冯道“求生害仁”。——在司马光的头脑中,“忠”与“仁”已经分不清了。汉代起,忠的地位上升,成为伦常之首。以忠君为大节,把它像草标一样插在头顶上,倒忘了孔子的仁,孟子的义。只知吠非其主,不问善恶是非。这倒省心,最不堪时,至多落顶“愚忠”的帽子——愚忠愚忠,好像还有什么不愚的忠。其实哪里有呢?凡忠必愚。

    评说人物,古人也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问题是,什么是大,什么是小?以忠为大,则义为小;以节为上,则仁为下。在司马光、欧阳修看来,冯道所做的善事,只是“小善”——如他的廉俭,如他念诵聂夷中的《伤田家诗》来感悟李嗣源,如他劝耶律德光不事杀掠,如他救下违反买卖牛皮禁令的二十人;如武将把抢来的妇女送给他,他置之别室,访得其家送回去;及随辽北上到恒山,见到被辽兵俘掠的士女,掏钱赎出,设法送归乡里。——在忠字当头的史学家眼里,大节既亏,这些小善也就无足道了。

    五代的惨剧,本可换回些出息的。但宋儒纷纷而出,把观念的旧山河收拾起来,重入轮回。此后纷纷攘攘,不出矩。至明亡,才有人认真地琢磨些事情。但——仍以冯道为例——无论是王夫之,还是顾炎武、黄宗羲,都以冯道为小人,批评誉冯道为“吏隐”的李贽为邪妄。在三人者,身为胜国遗老,自然要痛骂不忠之人,好像大家都来做忠臣节士,便有万年不倒的王朝了。见王朝而不见国,见国而不见民,见民而不见人,此其所以翻遍坟典,拍破脑袋,也想不出出路者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傅抱石

叶兆言

    我不懂画,谈画家只是把画家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来欣赏。傅抱石是首任江苏国画院的院长,在南京待了许多年。傅抱石的故事中,屡屡要被南京老一辈文化人提起的,就是他爱喝酒。他有一方印章上写着“往往醉后”,这真是非常有趣的酒徒表白。

    我不知道傅抱石最后是不是死在酒上,我只知道他死于脑溢血,自然是十分意外的,在同一个月里,他还去了上海,拟为新的国际机场作画,可是在月底,便死于南京寓中,终年只有61岁。

    傅抱石是苦孩子出身,他的父亲流落南昌以修伞为业。他读小学的时候,发现同学们的书包里都带着一本小康熙字典,羡慕得眼睛发亮。后来傅抱石生了一场不小的病,在病中最念念不忘的,仍然还是这本小字典。一本小小的字典成了傅抱石童年的全部理想和寄托。他的父母不忍心,咬牙买来了小字典,有了小字典,傅抱石的病也好了。

    用天才来形容大艺术家,是一个最俗气最没见识的着眼点。一个人所以成了应该成的样子,首先是因为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对于行家来说,傅抱石被人津津称道的,是那种破笔尽情挥扫涂抹的“抱石皴”。这是傅抱石能成为一代宗师最独到的地方。傅抱石早年迷恋石涛,曾编过《苦瓜和尚年表》,以后又完成《石涛上人年谱》。然而他仅仅“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很难说他的画哪一笔是石涛的。没有自己的东西,永远成不了大画家。傅抱石17岁时自号抱石斋主人,从此“抱石”逐渐掩盖了他自己的本名。他去日本留过学,学成归国,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以后名气越来越大,酒也越喝越多。傅抱石的画现在已成收藏的大热门,往通俗里说,他的画如今很值钱。1984年,他的《唐人诗意》以港币160万元卖出,到了1989年,《九张机图》又以310万元港币成交,这些数据都是包装傅抱石画的最好材料。

    关于傅抱石,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是他的画外功夫。他除了把主要精力用在绘画上,竟然写了近二百万字的文章。傅抱石的文章并不是什么应景之作,很多文章都有很强的学术性,像《中国绘画变迁史纲》和《中国国民性与艺术思潮》,一些即使丝毫不会绘画的人,凭这样的论文,也足以去混一个大教授的头衔。

    1933年,年轻的傅抱石还在日本留学,日本的一位美术史专家伊势一郎写了一篇文章谈中国画史,这篇文章引起轰动,被誉为划时代的著作。傅抱石细读了这篇文章,发现许多驴唇不对马嘴的地方,当即写了批判文章,发表在《东方杂志》上面。到了抗战期间,傅抱石又在那篇批判文章的基础上,写成《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之研究》,发表在重庆《时事新报》副刊上。文章发表后,对当时的抗日宣传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被称为“在学术上也战胜敌国的重要发现”。

    “文化大革命”以前,很多画家的名气,都是因为他们曾在一些重要的公开场合作画,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有机会在人民大会堂留下自己的一幅画。我最早知道傅抱石,就是通过他和关山月合作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了不得的代表作,事实上,这幅将近五十平方米的巨画,只是傅抱石完成的一个光荣的政治任务。有趣的是,这幅画的整个创作过程,对傅抱石这样的大画家都是新尝试,因为新,所以趣味盎然,笔有一米多长,像一把大扫帚,调色用大号的搪瓷脸盆。

    傅抱石的幸运是他躲过了“文化大革命”。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到来前,他已经离开人世。对1949年以后出现的新中国,他始终充满激情,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情况的发展和自己预料的完全不一样。他一直在努力地改造自己,然而,即使他已经死了,也逃脱不了他画过许多黑画的罪名。

(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在第一师范期间傅抱石开始读一些古代画史画论方面的著作。当他读到记述石涛《瞎尊者传》中的“我用我法”时,傅抱石茅塞顿开,并对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思想欣赏不已。为了表达自己对石涛的情有独钟,他不仅刻制了“我用我法”的印章,还开始用“抱石斋主人”作为自己的别号。(《傅抱石先生与他的国画》)②近来,我常常喜欢把别人唾骂的“文人画”三个字来代表中国画的三原则。即“文”学的修养、高尚的“人”格、“画”家的技巧。(傅抱石《壬午重庆画展自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