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上学期段三考试语文试题12
唐崇徽公主手痕①
欧阳修
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
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
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
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
【注】①崇徽公主,唐代宗时与回鹘和亲,以崇徽公主嫁其可汗。姓仆固氏,唐朝著名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生卒年不详。手痕:在今山西灵台。传说公主出嫁回鹘时,路经此地,以手掌托石壁,遂有手痕。
南涧中题①
柳宗元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②。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③。
注:①南涧:地处永州之南,作者谪居时作。②亭午:正午,中午。③期(qī):约会。
秋怀
元好问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注】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宋金末元初诗人,曾在金朝为官,金亡不仕。本诗为寓居异乡时做。
《登九峰楼寄张祜》①
杜牧
百感衷来不自由②,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注】①据《云溪友议》载:白居易长庆(821-824)年间为杭州刺史时,张祜和徐凝同应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白居易遂出试题命二人决赛。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后杜牧颇为张祜抱不平,写此诗寄赠张祜。②不自由:情不自禁。
山亭夏日
高骈①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意
苏舜钦②
别院③深深夏簟④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①高骈:唐末大将,爱好文学。②苏舜钦:北宋诗人,曾因遭诬陷被革职。此诗作于其罢官后隐居苏州期间。③别院:正宅边的小院。④簟(diàn):竹席。
还陕述怀①
李世民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②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注]①这首五言短排是唐朝创建初期,李世民率师平定关东割据势力后,回师关中时所作。②旂(qi):古代的一种旗帜.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①
苏轼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若人今已无,此竹宁复有。那将春蚓²笔,画作风中柳。
君看断崖上,瘦节蛟蛇走。何时此霜竿,复入江湖手?
三
晁子拙生事,举家闻食粥。朝来又绝倒,谀墓③得霜竹,
可怜先生盘,朝日照苜蓿。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
注释: ①组诗作于与可亡故后。在最后一诗后,有作者自注: “吾旧诗云: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②春蚓: 出自《晋书》,形容书法作品中的字无筋骨。③谀墓: 为人作墓志所得报酬的戏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