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大兴区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总结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经过70多年  ①    的治理,黄河保护与管理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黄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建成,防洪、行洪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干支流骨干水库、河防工程、蓄滞洪区工程为主体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以及防洪非工程措施,保障了黄淮海平原12万平方千米防洪保护区的安全和稳定发展。例如上游建成的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对保障兰州市的防洪安全和减轻宁蒙平原河道的凌汛威胁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游的宁蒙河段、中游禹门口至三门峡大坝河段、沁河下游、渭河下游和其他支流修建的大量堤防、护岸工程,在保障两岸地区防洪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为黄河安澜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处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曾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让黄河陷入“一碗水,半碗沙”的无奈之境。现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10年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56万平方千米,建成9万多座淤地坝和大量小型蓄水保土工程,年均减少入黄泥沙4亿吨左右。这使得当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提高,促进了相关地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据了解,由于水土流失防治成效的取得,从1983年到现在,黄河流域川掌沟地区的土地利用率提升近5倍,粮食产量增长近5倍,农民人均收入更是大幅增加。逐渐铺展的绿色,不断跃升的数字,真真切切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表1  黄土高原入黄泥沙量统计

 

表2   黄土高原(武山县)农民人均收入统计

(材料三)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质量得到了提升,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流域内大中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   ②    ;水生态保护力度加大,黄河源区水源涵养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河流生态系统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加强流域地表水资源保护,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实施节水、跨流域调水和其他替代水源措施,控制地下水的开采。2020年还将逐步退还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和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超采量,完善地下水监测体系,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同时加强了流域水质生态的综合管理和科技支撑能力,提升了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质量,改善了流域的生态环境。例如现已建立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完善了涉水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了流域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水沙监测与预测预报体系也已初步建立,还建设了“数字黄河”“模型黄河”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科技支撑能力。

(1)、依据文意,在(材料一)和(材料三)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呕心沥血      ②水质有所提升且污水处理率有所提高 B、①处心积虑      ②污水处理率有所提高且水质有所提升 C、①呕心沥血      ②污水处理率有所提高且水质有所提升 D、①处心积虑      ②水质有所提升且污水处理率有所提高
(2)、阅读材料二的文字及表1和表2,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依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我国治理黄河取得的成效。
举一反三
小舟接到校学生会通知,要求出一期黑板报,内容是介绍全球新冠疫苗研发情况。他收集了以下材料,但对材料分析没把握、请你参与,完成阅读研讨任务。

材料一:新冠疫苗研发,一场全球烧钱竞赛

    为了和新冠疫情抢时间,各国政府、药企正在投入巨资加快新冠疫苗上市的进程。现在全球的共识是,新冠疫苗必须要在12-18个月里完成研发,开发出的疫苗同时必须具备大规模生产部署能力,以便全球投放使用。这种速度要求是史无前例的。在人类历史上,麻疹疫苗的研发用了9年,埃博拉疫苗用了16年,脑膜炎疫苗用了41年。

    目前新冠疫苗均处于临床一期试验。在中国,陈薇院士领衔的基于腺病毒载体的Ad5-nCoV目前进展全球最快,是全球首个启动二期临床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种。其已于3月底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接种工作,并于4月9日开始招募二期临床试验志愿者,进一步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随着疫苗研发的推进,全球范围内的疫苗烧钱大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摘编自《华尔街见闻》2020年4月26日)

材料二:全球COVID—19(新冠病毒)候选疫苗研发情况图(截至2020年4月18日)

材料三:中国新冠疫苗一期临床试验结果令人鼓舞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日前发表论文,介绍了中国团队开发的一种新冠病毒候选疫苗一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

    这项临床试验由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和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凤才教授等人领衔的团队开展,参与试验的108名成年志愿者被分成不同组别接种了不同剂量的疫苗。陈薇指出,开发新冠病毒疫苗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能够引发免疫应答并不一定意味着疫苗能够保护人们免受新冠病毒感染。最新成果“展示了新冠病毒疫苗开发的很好前景,但我们离这种疫苗达到让所有人使用的阶段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据悉,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

    专家们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对于加快新冠疫苗攻关至关重要。不应将新冠疫苗研发视作一场竞赛。现在有很多关于年底前能否开始生产疫苗的争论,各方压力很大,但“我们所有人应清醒地知道,我们需要的是安全有效性得到验证和认可的疫苗”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5月27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