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多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容易

2017年高考语文原创押题预测卷(江苏卷)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故乡》通过一次回故乡的经历,描绘了一幅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村凋破败的真实情况,深刻揭示了农村危机背后的社会危机。 B、《茶馆》中王利发的语言既反映他的性格心理,又富有时代特点。例如,“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反映了他的圆滑世故;“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表现出他对动荡时局的不满。 C、《边城》写了三次端午节,每一次都和翠翠的爱情紧密相关。第一次,翠翠等爷爷时巧遇傩送,两人暗生情愫;翠翠第二次端午节认识了大老天保,第三次端午节得知傩送真心爱着她。 D、《哈姆莱特》中,王后和哈姆莱特在后宫谈话时受到后者的冲撞,她担心哈姆雷特会伤害自己,就大声嚷了起来。而此时,躲在帷幕后面的偷听者大喊“救王后”,哈姆莱特知道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内心正生气,就拔出佩剑向幕布后刺去,一剑刺死了他。 E、《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费尽千辛万苦捕获了大马林鱼,尽管最终带回来的是被鲨鱼吃的只剩下了白骨架子;但他敢于挑战自我,始终没有妥协、投降,因此也可以说他是一个为实现自己理想而努力追求、奋斗的胜利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昌,公明,汴州开封人。善骑射。天宝末 , 从河南防御使张介然讨安禄山。史朝义兵围宋州,城中食尽且降。昌说刺史李岑曰李光弼在河阳江淮足兵势必来援今廪麹尚多若屑以食可支二十日则救至岑听之。昌乃被铠登城,以忠义谕贼,贼畏不敢攻。俄而光弼援兵至,贼夜溃。

    刘玄佐领宣武节度使,擢昌左厢兵马使。李希烈取汴,玄佐别将高翼提精卒守襄邑,城陷,翼赴水死,江淮大震。昌以兵三千守宁陵,希烈众五万攻之,昌掘堑以遏地道,相拒凡四十余日,贼数败,乃解围去。更攻陈州,昌从玄佐以浙西兵三万救之。西去陈五十里,昌薄其军,大战破之,禽贼将翟曜,希烈奔还蔡州。

    贞元三年入朝,诏以宣武兵八千北出五原。士卒有逗留沮事者,斩三百人乃行,举军慑伏。岁余,改四镇、北庭行营兼泾原节度。七年,城平凉,开地二百里,扼弹筝峡。又西筑保定,捍青石岭,凡七城二堡,旬日就。城平凉,当劫盟后,将士骸骨不藏,昌始命瘗之。夕梦若诣昌厚谢者,昌具以闻。德宗下诏哀痛,出衣数百称,官为赛具,敛以棺槥,分建二冢,大将曰旌义冢,士曰怀忠冢,葬浅水原,诏翰林学士为铭识其所。昌盛陈兵卫,具牢醴 , 率诸将素服临之。边兵莫不感泣。昌在边凡十五年,身率士垦田,三年而军有羡食,兵械锐新,边障妥宁。及感疾,诏赴京师。未行,卒,年六十五,赠司空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九十五》,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义百家之书。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对策斥章惇误国。累官为河南洛阳令,宰相吴敏知其能,擢为开封士曹。

    金人陷太原,朝廷议割三镇地,鼎曰:“祖宗之地不可以与人,何庸议?”已而京师失守,二帝北行。金人议立张邦昌,鼎与胡寅、张浚逃太学中,不书议状。

    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擢右司谏。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康守府廨。鼎言:“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命鼎鞫德。鼎又请下诏切责世忠,而指取其将吏付有司治罪,诸将肃然。上曰:“肃宗兴灵武得一李勉,朝廷始尊。今朕得卿,无愧昔人矣。”中丞范宗尹言,故事无自司谏迁殿中者,上曰:“鼎在言路极举职,所言四十事,已施行三十有六。”遂迁侍御史。

    鼎上疏言:“顷张浚出使川、陕,国势百倍于今。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而终致物议,以被窜逐。今臣无浚之功而当其任,远去朝廷,其能免于纷纷乎?”又言:“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臣日侍宸衷 , 所陈已艰难,况在千里之外乎?”时人士皆惜其去,台谏有留行者。会边报沓至,鼎每陈用兵大计,及朝辞,上曰:“卿岂可远去,当遂相卿。”九月,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制下,朝士相庆。

    在吉阳三年,潜居深处,门人故吏皆不敢通问,惟广西帅张宗元时馈醪米。桧知之,令本军月具存亡申。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遗言属其子归葬,遂不食而死,时绍兴十七年也,天下闻而悲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