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7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山利辉,坚守日本最后的学徒

萨苏

    秋山利辉,1943年出生于奈良市,他27岁时创办的“秋山木工”会社现如今已是日本皇家指定的家具特供场。从日本政府接待各国贵宾的迎宾馆,到日本各大美术馆,每年都会从他那里订购家具,他的家具以精美和独具匠心闻名于世。他培养出的后辈中,有50名被视为世界一流工匠,活跃在各个国家。

    秋山利辉已经73岁了,仍然会亲手教学徒们怎样使用工具。精雕细琢,一丝不苟,把工作完成到极致,便是工匠精神。骨子里,这便是日本人最尊崇的品质。所以,当秋山利辉接受日本顶级对话节目采访时,貌似谦逊地说出一句:“我是个匠人。”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备受尊敬的名匠早年学业不佳,只读到中学,甚至在音乐、体育这些功课上的表现也是不尽如人意。

    13岁时,秋山利辉准确地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方向。那一年,他家邻居的鸡舍坏了,他自告奋勇帮忙维修。邻居老太太只当小家伙在开玩笑,谁知几天过去,秋山利辉竟然打造出了一个两层楼样式的木头鸡笼子,精美绝伦!惊讶万分的老太太请他喝茶表示感谢,并且说了一句对他一辈子十分重要的话:“学会木工的话,你一辈子就不发愁啦!”秋山利辉在成名后接受采访时说,正是老太太这句话让他好好地审视了自己,骤然发现了不少优点。比如,手巧,喜欢观察家具、房屋的结构,好像对其有一种天然的兴趣……中学毕业后,秋山利辉成了一名木工学徒,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把“喜欢做的事”和“擅长做的事”结合到一起了。

    秋山利辉的博客叫做“应天命而生”,实属有感而发——木工便是他的天命,找到了自己的天命,才可能成功。他最不满意如今日本社会流行的颓废和茫然,认为今天90%的人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干什么。他给学生们上课,第一课永远是要大家通过自我介绍说清自己干什么拿手,喜欢干什么,未来想干什么。在秋山利辉眼里,只是喜欢还完全不够,比如他自己,如果当初只是通过搭鸡窝发现擅长做木工活,那么今天日本只会多一个做榻榻米的木匠而已。在秋山利辉看来,“天命”是一种近乎神圣的使命,要用一生的努力来面对它,才能够获得生命真正的价值。

    日本的学徒制度盛行于德川幕府统治的江户时代,一直延续至今。徒工在学艺期间几乎是无偿劳动,师傅也十分严厉,艰苦的学徒生涯对有些人来说是一种熬炼,对秋山利辉来说却近乎享受。他在晚年总结:“挨骂要趁早,最好是20岁以前。”他甚至认为自己比别人多挨骂是件了不起的事,因为先挨骂往往是因为学习、工作进度超过同辈,先碰到了别人没有碰到的问题。他的这些观点直接影响了一代日本木工工匠,至今秋山利辉的徒子徒孙已经遍天下,普遍对挨骂甘之如饴。

    秋山利辉在学徒期间,不仅仅是认真学习,而且是一边工作,一边努力考入了日本颇具盛名的桑泽设计研究所。那时的日本正处于经济腾飞时期,带来的是狂热的工作热情和财富的迅速积累,几乎每个人都相信,只要工作就有机会赚钱。而去研究所深造,却是一件疲累且短期内看不到收益的事情,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事实证明,这一努力大大拉开了他和同事之间的差距,使他具备了更开阔的视野。

    这种不懈的追求,使秋山利辉具备了普通木工所不具备的眼光。他在哲学、美学、神学甚至计算机网络等各方面都有涉猎。这一切都是为了做出更好的家具。他说,想做好的匠人,除了自身技艺以外,还要懂得体察客人,从而了解他到底需要什么。他的客户可能是政治家、贵族、神父或者IT产业巨头,为了真正了解客户的需要,必须懂得客户的行业。为了给一个医生打造足够满意的家具而去学习医学,有人认为这是件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但秋山利辉真的会这样做,他认为只有真正诚心诚意,甚至于苛刻地对待自己的职业,才配称得上一个匠人。

(摘自2016年《环球人物》,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材料开篇就以日本政府接待各国贵宾的迎宾馆以及各大美术馆每年都从秋山利辉的“秋山木工”会社订购家具的事实说话,说明他的家具因精美而闻名于世。 B、秋山利辉在帮助邻居修缮木头鸡笼时,邻居的夸赞使他更好地审视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和兴趣,从而准确地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方向。 C、在秋山利辉看来,“天命”是一种近乎神圣的使命,木工便是他的天命,只要找到了自己的天命,就能取得了成功。 D、秋山利辉在晚年总结:“挨骂要趁早,最好是20岁以前。”先挨骂往往是因为学习、工作进度超过同辈,先碰到了别人没有碰到的问题,对学徒来说,这是好事。
(2)、秋山利辉是怎样教他的学徒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早年学业不佳的秋山利辉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一流工匠?请结合材料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清音入杳冥

刘蓓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孙犁不仅以自己的艺术成就独树一帜,其人生态度与处世方式也耐人寻味。

    孙犁的创作始于抗战时期,却全无“战斗”气息,曾有人称他为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汪曾祺说,孙犁抗战时写小说,不像别人不是摸岗哨就是端炮楼;也不能说仅仅“反映抗日”,他写的是“人”。特别是在战时的年轻女性身上,孙犁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他在《荷花淀》、《芦苇荡》等作品中所刻画的乡间女性人物,为读者所喜爱。正是这一时期,孙犁在创作上如鱼得水,其作品笼罩着一层清新、纯净、柔美的抒情色彩,与其他作家笔下战争生活的野蛮和残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其小说以散文化的叙事结构、诗性化的叙述语言、简洁传神的白描手法创造出别具特色的“诗意现实主义小说”。贾平凹说,当代作家中,对他产生极大影响的,一个是沈从文,一个就是孙犁。

    解放后,孙犁进入大城市天津,从事编辑工作与业余创作。奇怪的是,此时的孙犁却陷入了莫可名状的苦恼。在和平年代,敏感的孙犁,痛切地感到了人际关系的冷漠。更令孙犁不安的是,在全国解放后文艺界文艺批判浪潮中,孙犁那些原来曾经得到好评的作品遭到批判。面对批评,孙犁缄默不语,仍继续着自己的创作,坚守着自己的创作风格。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就是孙犁在遭到批判之后创作的。

    从50年代到“文革”结束,孙犁既未有过什么政治野心,也不齿于投机钴营、丧失人格之举。对外界的赞誉推崇,他总是低调应对,甚至对公认的“荷花淀”文学流派之说法也一再推辞、淡化。尽管如此,烦恼和痛苦却从未如愿地离他远去。当时由于不堪精神与肉体的凌辱,许多文艺工作者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孙犁也曾几度试图走同样的路,又终因对未来尚存希望而作罢。面对精神高压与肉体摧残,孙犁没有什么豪言壮举,努力保持一个文人应有的气节。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里,有人干起了卖友求荣的勾当,孙犁也不止一次受昔日友人的加害,而他却从未为了保全自己而落井下石。他坚信文章可泯,道义不泯。

    孙犁尊崇鲁迅的为人与为文之道,认为文学艺术的目的,不仅是愉悦读者、陶冶性情,还要改善和加强人类的道德观念;主张作家要以弘扬和捍卫真善美为己任,要重视文学的道德力量和社会意义。对过去半个多世纪的人生体验,孙犁用“残破”二字来概括:战争中,他目睹了山河村落的残破,而和平年代的“文革”,又造成了文化的残破,道德的残破,精神家园的残破……这一切,都在不断粉碎着孙犁心中构建的那座笼罩着“美”的云雾的海市蜃楼。这一切,也使孙犁从对真善美的纯情歌颂,日渐转向对邪恶的冷静审视和深刻反思。在孙犁晚年的文字中,其平实、沉郁、冷唆与青年时代的婉约、柔美、抒情形成了鲜明对照。

    令孙犁痛心疾首的是,新时期的文学界在重现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沽名钓誉、惟利是图之类的丑恶现象。素有“洁癖”的他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平时在生活中息事宁人的孙犁,谈起现实和文坛的弊病以及文学创作的具体问题时,却直率尖锐,“写起来比谁都胆大”。他厉言抨击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种种污浊现象,提倡重新找回文学的纯洁和纯粹,号召作家应该说些真诚的话,重新找回被丢掉的现实主义。

    对于艺术创作,孙犁内心里一直汹涌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取避世态度。他对于友谊、爱情、婚姻、家庭的问题,始终不愿投入过多的精力和热情。他特别喜好“清净”、独处。他厌恶别人扰乱自己的安静生活,甚至久别的老友来访,也不愿留其住宿;连亲生儿女的探望,有时也会令他心烦意乱。他最为知己的朋友,都是在战争年代建立友谊的谅友、直友,且多以书信的方式交流。他有意躲避显贵之人,也不轻易加惠于失意者。君子之交,淡如清水,以求两无伤损。

    从1995年底开始,孙犁决然停止了写作,也不再读书看报,不再谈论文学方面的事情,不再接待客人,从清贫寂寞淡泊地生活发展到采取弃世绝尘的极端举动。在一个缤纷喧闹的世界里,晚年的孙犁,主动选择了孤独。他是在孤独中坚守着一片心灵的净土。这样的选择,这样的一位作家,实在是为中国文坛增添了一道岁月抹不去的亮色。

钱起诗曰:“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这,不失为孙犁人生的点题之句。

(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作为文学晚辈,我和我的一些作家朋友在年轻时都受到过孙犁先生的恩泽。那时候,孙犁先生在《天津日报》编《文艺周刊》,他关注着青年作家的成长,给予了许多作者热情的鼓励和及时的引导。

(摘选自《吉林工人报》《铁凝:孙犁是一位提着灯的宽厚长者》)

②要想使我们的作品有艺术性,就是说真正想成为一个艺术家,必须保持一种单纯的心,所谓“赤子之心”。有这种心就是诗人,把这种心丢了,就是妄人,说谎话的人。保持这种心地,可以听到天籁地籁的声音。

(孙犁《文学和生活的路》)

③“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出自钱起诗歌《省试湘灵鼓瑟》,原意是:瑟声哀婉悲菩,它能使坚硬的金石为之凄楚;瑟声清亢响亮,它可以响遏行云,传到那穷高极远的苍穹中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冯其庸: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冯其庸,名迟,字其庸,号宽堂。1924年生于江苏无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儿时因战乱失学,于放羊种地之余不忘读书,“书读得很杂但却读了不少”。后来由中学调入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也是因为他有喜欢读书的习惯,以及在无锡读国专时听了当代许多著名学者的课。

    对冯其庸先生来说,读书就是生活。冯其庸表示:“这一辈子读书有个特点,就是白天都没机会读书。只有到了晚上关起门来,自己拼命地补课,总是要读到两三点才睡觉。” 冯其庸的生活就是被一本本书摞起来的,他的人生就是一个书架,读过的书中有着他的记忆。

    在众多研究和爱好中,冯其庸于红学用力最深。1954年,冯其庸调到中国人民大学国文教研室任教,从那时起,认真读起了《红楼梦》,这一读就再没有放下。在近50年的研究中,冯先生著有《解梦集》《梦边集》《漱石集》《论庚辰本》《曹雪芹家世新考》《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等30余种红学专著,从曹氏家族的谱系研究到《红楼梦》版本和脂砚斋评本的研究以及对《红楼梦》时代背景、艺术思想的研究,都自成体系,为后人提供了一个高标准的参照系,成就最大。

     “文革”期间,因曾多次被中宣部、作协借调写作理论文章,冯其庸被批判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抄家多次,多种版本的《红楼梦》也都被抄走。于是他悄悄托人借来一部庚辰本,“我白天挨批斗,深夜却秘密抄写庚辰本《石头记》,抄了将近一年,小楷狼毫笔抄坏了一大堆,但却使我对《红楼梦》开始有了些理解,这就是后来研究《红楼梦》的一点点基础。”后来,冯其庸在研究中发现了庚辰本照抄己卯本,在己卯本早已散失一半的遗憾下,庚辰本的珍贵价值得以被世人了解。

    总在读万卷书,总在行万里路。

    在众多的实地考察中,冯其庸先生十次进新疆的经历早已传为佳话。晚年的冯先生致力于西域学研究,数次踏访西部,并力主在国学院设立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次将西域学纳入国学研究的视野。

    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教授王炳华回忆说,“1986年,先生第一次到新疆大学讲学,就去了吐鲁番、吉木萨尔、库车,结果一发不可收”。20年间,他先后十赴新疆,涉瀚海,访楼兰,追寻玄奘西行东归的古道。

    1998年8月,年过古稀的冯其庸第二次登上帕米尔高原,于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山口,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此为玄奘东归后1355年来的第一次发现。这一发现,轰动了中外学术界。2005年,冯其庸先生第三次登上帕米尔高原,为玄奘立东归碑记。 谈起艰辛的高原沙漠之旅,冯其庸先生说:“对我来说,乐大于苦。有些苦,我根本没在意。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同行的年轻人有的出现剧烈的高原反应,眼花气 喘,有些撑不住,我则基本如常,所以我戏称自己是‘高山族’。尤其我的游历是和学术调查联系在一起的,每有收获,那种喜悦,不可名状,足以抵消一切辛苦!”

也就在这一年,耄耋之年的冯其庸先生毅然擎起重振国学的大旗。并以走万里路的感念生发出“大国学”的理念。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81岁的冯其庸先生受邀出任新中国第一所国学院第一任院长。冯其庸先生对国学的定位既“新”且“大”,他认为国学是民族思想、精神、智慧、文化的总汇,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共同财富。先生尤重课程建设和师资聘请,并倡导将游学纳入教学体系。课程设定及授课教师的安排多是在他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在这期间,人民大学每月给他发放一定数额的津贴,而在离职三年之后,他悉数将其还给了国学院,为学生设立奖学金。他还把自己的一部分重要图书也捐扶给了国学院,希望学生认真研究国学,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现在国学院开设了明清小说的课程,红学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对于红学,他一直像保护眼睛一样珍视,而他在大家心中,也被视作红学研究的“定海神针”。冯先生说:“红学的研究没有止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真正的学者永远是一个跋涉者,一个求索者,正像杜甫诗中所说的:“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这也可以看作冯其庸先生的夫子自道。2011年,站在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台上,冯其庸先生深情地描述着大漠之上的朗朗星空,“做学问一定要看到宇宙之大之久,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只要一息尚存,我就会在学术道路上继续前行,尽可能多地做一些事”。

    书破万卷,所涉浩瀚。冯其庸先生扬名于外,却很难用一个词语描述其身份。对于 “ 大师” 的称号,先生说:“要是将‘大师' 理解为‘大学教师’,我倒很符合。”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冯其庸为人宽厚,以“宽堂”为号可能就是表达这种人格上的追求。而这种人格力量反映到他的书画上,其宽厚的气局就表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人格精神。冯其庸还擅长书法和绘画,书法宗二王,画宗青藤白石。所作书画为国内外所推重,被誉为真正的文人画。(摘自百度百科)

②冯其庸先生以文人意趣名世,通书画以涵养学术,兼文史而心性双修。其书法逸笔草草、气韵幽远;其画卷师法古人、洗尽铅华;其学术结集《瓜饭楼丛稿》三十五卷册,以红 学、西域学独领风骚,亦因所涉浩瀚而令人钦叹。(摘自首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游侠李白

    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

    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做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是没有第二人的。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笔。吾亦坦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此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将,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无赖的游侠脾气也不会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鲁仲连功成却拒绝平原君赏赐给他的富贵功名,因而取得了不仰视权贵,进而折服权贵的资格。李白大呼要功名,要富贵,要酒,要女人,要朋友,却仍然要求权贵与平交,不得小看他。这个李白呀,他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妄想!

    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马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飚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沿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下子飞扬起来。

    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生动了大唐山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生也如跨栏

    人生也如跨栏。

    毫无疑问,曾经的“跨栏王”刘翔一路跑来可谓顺风顺水,意气风发。

    13岁时他获得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乙组冠军,19岁打破男子110米栏亚洲纪录,并打破和刷新了保持长达24年之久的11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以12秒91平了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2006年7月12日,他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金牌,并打破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2007年8月31日,在日本大阪的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上,他又以12秒95获得冠军,从而成为首个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于一身的男子110米栏大满贯得主。

    然而,当古巴田径运动员戴伦·罗伯斯2008年6月13日在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跑出了12秒87.打破了刘翔创造的12秒88原世界纪录,人们满怀期望刘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罗伯斯一决雌雄卫冕冠军时,刘翔却因伤退出了比赛,冠军由罗伯斯夺得。

    雄鹰折翅,刘翔一下子从“神坛”跌落下来。懦夫!骗子!装病!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虽然大部分人满是宽容、同情和理解,但谩骂、质疑和轻视仍长期弥漫。

    其实,刘翔的脚伤已积重难返,北京奥运会前的一些比赛他是咬牙硬挺着的。北京奥运会在候场时他狠狠地用右脚踹墙壁,以痛止痛。在休息室里,师傅、指导和队医,三个人摁住他的脚,在他右脚跟腱处不停敲打,让疼痛处麻掉。当时他鬼哭狼嚎地叫,整个身体都在发抖,浑身直冒冷汗。

    这些外人怎能知道。期望愈高,失望愈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谁让你是英雄。

接下来是治疗脚伤,远赴美国。

    他躺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克兰顿惊呼:“你是怎么坚持的!?翔,你知道吗,跟腱处的伤势,就等于你的鞋底里藏着很多小沙子,你天天踩着他们训练、比赛,你,太不可思议了,你太幸运了,否则早就可能倒下了……”

    其实,刘翔本来早就要“倒下”,“刘翔加油”、“刘翔哥哥加油”, 及至“刘翔叔叔加油”,

    让他很感动,他不想大家失望,所以他一直在勉强坚持。

    经过治疗和康复,2009年9月20日,黄金联赛上海站,刘翔以13秒15拿到亚军,但他心中的那口气还是顺不过来。他认为自己再也无法进一步突破了,“我脚不行了,我不想比赛了,我只想混到退役算了……”

    “我们也不要求你太多,你还年轻,要学会珍惜。你现在退役我们也没意见,但是这个结,只有你自己去解开。你要记住,人的一生要跨过无数的栏,你现在所经历的只是其中的一个……”

    那一夜,父子俩泪眼相对。父亲的这些话,刘翔牢牢地铭记在心间。

    2010年5月23日晚,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刘翔只跑出了13秒40.名列第三,甚至还排在史冬鹏之后。

    对此,刘翔并不沮丧。他深知,他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他现在不是在和别人比,是在和自己跑。于是,他与师傅孙海平开始了一段从零开始的真正复兴。他们又两次赴美进行康复治疗。20多天的美国训练,刘翔瘦了8斤。之后是科学的、系统的、大剂量的训练,刘翔也跑到过13秒以内。师傅说:“重夺世界冠军,这不是白日做梦。”

    2010年11月24日,经过27个月的沉寂和洗礼,在第16届亚运会上,刘翔有保留地以13秒09打破110米栏亚运会纪录实现三连冠,外界齐声高呼“王者归来”。刘翔说,这枚金牌,这个成绩,意义非凡,不亚于雅典奥运会的那枚金牌。刘翔豪气十足地向罗伯斯下战书,要把世界纪录抢回来。

    人生是在跨栏,只有鼓足勇气、豪情满怀地跨越挫折、失败和心灵障碍的栏架,才能跃上辉煌之巅。

选自《哲理》2011年第四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尝试在不同摄氏度的条件下制取青蒿提取物。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然而贡献的归属却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4年,泰国玛希敦奖将5万美元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大多数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盛产青蒿的四川酉阳地区的中学。这时,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2011年9月,81岁的屠呦呦登上了拉斯克医学奖的领奖台,斩获临床医学研究奖,那是彼时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拉斯克医学奖认为,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可见这个奖项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

    四年后,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位中国女科学家,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并不认可集体成就的诺贝尔奖,把奖项颁给了在青蒿素研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无穷的魔力。屠呦呦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生大使的抗战外交

李满星

    早在1915年,胡适在美国留学时,日本威胁中国政府签订《二十一条》,海外学子响应国内发动抗议运动。唯独胡适主张镇静处之。一时间,胡适招致非议颇多,许多同道好友甚至发誓和胡适断绝关系。无奈之下,他在《中国留美学生月报》上发表公开信亮出自己的观点: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拿什么来作战……所以出诸至诚和报国之心,我要说对日用兵论是胡说和愚昧。我们在战争中将毫无收获,剩下的只是一连串的毁灭、毁灭和再毁灭。

    这封公开信发表后,胡适并未得到当时热血的留学生认可,反而被认为是“木石心肠不爱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入敌手。胡适悲愤不已。他在这一天的日记中写道:“此事之来,久在意中。”

    1937年盛夏,庐山显得比入年更加热闹。胡适胸佩“五老峰”徽章,心事重重地从北京辗转来到庐山,应邀出席“庐山谈话会”,共商国是。

    早在1928年4月7日北伐全面胜利、南北一统之际,胡适就曾到过庐山浏览。那次,胡适心情愉悦,访古探幽,兴味盎然。游览陶渊明故里的陶公祠后,胡适还戏作《陶渊明同他的五柳》:

当年有个陶渊明,不惜性命只贪酒。

骨硬不能深折腰,弃官回来空两手。

瓮中无米琴无弦,老妻娇儿赤脚走。

先生吟诗自嘲讽,笑指篱边五株柳:

“看他风里尽低昂,这样腰肢我无有。”

    这次,是胡适二上庐山。他既没有第一次上庐山时的闲适,也无重游名胜访古探幽的雅兴,而是心事重重。

    7月14日,蒋介石请胡适喝茶一叙。胡适历陈北方的民情激愤和中央不能放弃河北的原因,谈得慷慨激动,蒋介石为之动容。7月31日,蒋介石发表《告抗战全民将士书》。这天中午,他请胡适以及梅贻琦、张伯苓等人吃饭。席间,蒋介石宣布对日作战的决定。张伯苓头一个慷慨陈词,举手赞成。就在这一天,胡适忍辱避战的是彻底动摇了。

    8月13日,上海淞沪战事爆发。至9月初,上海战事持续一个月,胡适看到军民抗日士气之高涨,思想开始发生很大转变,认为避战只是梦想,不抵抗所得的只是“敌氛日深,受逼日甚”。从此,胡适抛弃了避战求和的梦想,认为“和比战难百倍”,思想开始走向苦撑待变。

    8月17日,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国民政府与日本一战到底,并决定委派胡适出使美国,争取援助。

    1937年9月26日10时,胡适飞抵旧金山。一下飞机,胡适便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此次中日战争,已暴露日方兵力上之弱点。”午餐后,他立即到大中华戏院发表《中国能战胜吗》的演讲,他以“算盘要打最不如意的算盘,努力要做最大的努力”来勉励侨胞。30日,他又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演说。在演说中,胡适表示对侵略战争是不能退让的,要阻止战争只能用战争来消灭它。胡适还大胆预言美国将会被迫卷入这场战争。

    到达华盛顿后,胡适去拜访罗斯福总统。胡适早年留学哥伦比亚大学时,和罗斯福是同学,加上当时胡适的声望和魅力,罗斯福视其为上宾,关切地询问中国军队能否支持到过冬,胡适予以肯定的答复,并动情地说:“中国需要美国的支持,我想总统很快会以明快的眼光判断是非!”

    到1937年11月底,胡适创下五十一天行程一万零六百英里,演讲五十六场的纪录,累得四十六岁的胡适在当年年底就以及病发作而住院休养。

    胡适的努力一直没有中断,至第二年7年,他走遍了美国、加拿大各大城市,会见各方知名人士,揭露日本的侵华暴行,表明中国抗战的决心。一个外交使节,在所驻国四处巡游距离之长,演说次数之多,而目的就是鼓动所驻国参战,堪称世界外交史上的一个奇观。

    1938年9月17日,蒋介石任命胡适为新一任驻美大使。此时,日军铁蹄已蹂躏大半个中国,开始进攻广州、武汉。胡适可谓率命于危难之间。1938年10月5日,胡适第六次到美国,但这次身份变了,他这次代表的是四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

    自此,胡适出任驻美大使后的抗战外交开始了。10月27日,胡适向罗斯福总统递呈国书。他全无政客的深沉和韬晦,而是以诚实与公开的态度,赢得罗斯福的理解和信任。所以,人们赞誉他为“书生大使”。

(节选自《胡适:书生大使的抗战外交》,有删改)

相关链接:胡适的同事温源宁教授在《文人画像》里描绘:“在他呵呵的笑声中,及他坦白的眼光中,我们看不到他的灵魂深处。他不像志摩,不会有沉痛的悲哀与狂热的情绪。”胡适这种性格,远在他青年留美时就开始成型。好运时,他就提倡“理智的爱国主义”(选自《胡适资料简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