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3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895年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三: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的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
李鸿章出生以来,实为中国与世界发生密切关系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艰难的时代。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请回答:
在下列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示意图中,洋务运动应填写在( )处
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的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搜集】
①汉阳铁厂
②康有为等主张设议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创办报刊,训练新式军队等。
③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④这场运动是“政治变革完成之后的一场思想文化补课”。
【问题探究】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三: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誉为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
材料四: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材料一:“他们想通过努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共使,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他们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制造船炮,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材料三:“他们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四:“他们提出‘扶清灭洋’口号,鲜明地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