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

阅读古文文段,结合课文回答问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事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产,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

       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隆中对》)

(1)、下列句子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 B、时先主新野/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大泽乡 C、先帝以驱驰/高可二黍 D、臣以当世之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
(2)、下列句子的“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咨臣当世之事 B、遂许先帝驱驰 C、扶苏数谏故 D、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指代的对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布衣(诸葛亮自称) B、遂许先帝以驱弛(刘备) C、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 D、谓计将安出(徐庶)
(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5)、甲乙两段文字叙述了同一件事,但侧重点不同,甲文表达了诸葛亮感念先主(刘备)知遇之恩;乙文表现了先主(刘备)

(6)、乙段中的“凡三往,乃见”与甲段中的句子相照应,可以概括为一个成语是

(7)、对刘备“三往,乃见”,你有什么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乙】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①往,章侯、世培踵至,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真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②惊飞。渐进,喷沫冰花蹴起③,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④无敢先后。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⑤,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炝碎龙湫⑥,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选自张岱《白洋潮》⑦)
      【注释】①遄(chuán):迅速;②擘(bò)翼:张开翅膀;③蹴(cù)起:涌起;④镞镞:同“簇簇”,聚集;⑤辟易:惊退;⑥炝碎龙湫:指龙湫之水像炒菜一样翻滚不止。龙湫,瀑布;⑦白洋:山名,又名龟山,在浙江绍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