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杭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冬天,父亲还坐在那里。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土墙。黑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倾听着什么。父亲通常一个人不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沐浴着阳光,取暖。

    一个人是会老的。皱纹宛如屋檐上生满绿绣的青苔,上面摇曳着荒草。老人头发花白,牙齿脱落,身边斜靠着一根锃亮的竹拐杖。那样子像是一部接近尾声的黑白电影里的旧镜头。阳光不老,新鲜的光束里尽情跳跃着生命的尘埃。但父亲不见了。如今,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泪水爬出我的眼帘,阳光使它格外的晶莹,如针芒般的阳光深深刺伤着我。阳光无影无踪地裹走了父亲,又依然照亮那里,如泻地的一摊水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

    “来!晒晒太阳!”在乡村,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们也最多。冬天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地,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让太阳烤干的牛粪。老人们开始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了……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的天堂。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是无数把叮当当的小郎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捂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佬

    我想父亲,包括一些老人们,在他们的人生的暮年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太阳底下倾诉,肯定隐藏着某种心灵的秘密:一定是额头皱纹里隐逸着的生命的苦涩需要在阳光下抚慰;内心经历太多,那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或许往事已经堆积得发霉,必须在阳光下曝晒一番;抑或身上流动缓慢的血液必须与阳光勾兑与打通,才会使他们更加舒展、坦荡、明媚。也可能他们想得更远,无边无际的黑正在向他们拥来,他们得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燃烧生命……因为,不仅一颗晦涩的心需要阳光的照耀;一颗纯净的心,也同样需要阳光的映照。最后,阳光收拾走了许多谜底,如父亲肉体生命的消逝正如阳光的消逝一样。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这是一位俄罗斯诗人的诗句。写这诗的巴尔蒙特这时仿佛就象一个婴儿,在春天里降生时一睁眼,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他身上泛着金黄的绒毛。的确,阳光可以渗透所有的语言,但无法谛听;阳光像一块黄金可以让人贪婪地攫取,但无法永远占有;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朵,却无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剩下的你只有看看的份了!阳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净得一览无余,纤毫毕现;阳光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这些人们都可以看到,因此也体会出阳光本身充满的慈祥、温暖、仁爱和平静。果然,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又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又多了一张陌生而嘶哑的喉咙。那陌生的嘴角牵动乡村的最后一缕阳光,仿佛是在向阳光做着永别。我想,一个阳光铺就的舞台,父亲和他的乡亲裁剪着一块阳光的绸缎,然后紧紧地包裹住自己,就幸福地睡去了。

    但丁说:“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神曲•天堂》)仅仅默念着这一句,我的心绪在阳光下就显得一派苍茫。

(1)、父亲和老人们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每点不超过10字。

(2)、请赏析下列句子。

①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是无数把叮当当的小郎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捂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佬。

②的确,阳光可以渗透所有的语言,但无法谛听;阳光像一块黄金可以让人贪婪地攫取,但无法永远占有;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朵,却无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

(3)、文章的结尾引用了但丁的诗句:“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请结合文章分析所引文字的含义和作用.

(4)、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有以下两种,你认为哪种正确,理由是什么。

①文章写老父亲坐在房前沐浴阳光,写老人们窝聚在冬日里,甚至写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表达了生命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如果有阳光陪伴,是幸福的;人应欣赏享受阳光,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使生活的天空充满阳光。

②本文以朴素的语言,真实的情感细腻而又生动地抒写了对父亲、对故乡的眷眷思念,就像那阳光一样挥之不去。阳光照得愈多,亲情乡情愈是浓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 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 ,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黄金星球

星新一

       飞船窗外,一望无垠的宇宙密布着星群。

       博士是地质学家。现在正进行着宇宙行星考察航行。

       他身边的人是驾驶兼助手,也是他的夫人。

       此时,通讯机收到了微弱的SOS电波。

        “……SOS、SOS,我发现了黄金的行星。可是……哎呀!糟了!

       接着,电波中断了。

        “快回答!”几次呼叫都没有回音。

       博士说:“快查发出电波的方位,就向那个方向前进!”“查到了。可是,按规定,收到求救信号,必须首先和基地联络。”“我知道,可是,方才的通讯里不是说过什么黄金的行星吗?通报给基地就难以保密了。让我们快点行动吧。”

       意见取得一致,他们确定了航线,加快了速度。

       宇宙飞船笔直地滑过太空。一会儿,前方出现了一颗行星。

        “用望远镜观察!”博士说。“从四处的炊烟来看,似乎有居民啊。”“有看到黄金吗?”“在草原和山坡上,尽是些发出黄色光亮的岩石。”

       博士拿过望远镜观察。“是真货。太好了!”他高兴地说。

       宇宙飞船降落在一片广阔草原中间。

       居民们从远处向这边窥视。博士道:“喂,到外边去吧。不要忘记带好武器。如果居民靠近,就毫不留情地发射光子枪!”

       在绿色的草原上,布满了大大小小奇形怪状发出金色光辉的岩石块。

       博士走近一个岩石块,利用仪器进行精密检测。“确实是真金。几近纯金。”“我们发财了!”“是的。这个地方对其他人要保密。”两人手舞足蹈。“装上宇宙飞船吧!”

       纯金分量很重,但两个人就像往巢里运食的蚂蚁一样,豁出命来加紧搬运。

        “哎呀,危险!”博士突然喊了起来。起初还在远处窥视的几个居民正在悄悄地向这边走近。博士端起了光子枪,扣动了扳机。居民们停住了脚步。他们也有人喊着什么,但是博士再一次用光子枪恫吓的时候,就都慌忙逃开了

        “必须在天黑以前装完,说不定他们趁黑夜还要再来。”“回去先用黄金买一艘大型运货飞船,再用它来运更多的黄金。”

       很快飞船里的仓库装满了。虽然还想再装一些,但是很遗憾,只好作罢了。

       宇宙飞船缓缓起飞。由于黄金的重载,宇宙飞船摇摇晃晃,最终摇摆起来。

        “糟了!如果不快逃出去就要爆炸了!”“等一等,先发出求救信号吧。”博士开始发信号,“SOS、SOS,发现了黄金的行星。可是……哎呀!糟了!

       红灯一亮一灭。两个人立刻跳伞逃出舱外。飞船坠落到地上,粉碎散开。

       两人得救了,可是未来的计划全完了。

       夫人发出惊叫:“哎呀!居民们从四面靠拢来了!”

       居民向他两人逼近。

       博士豁出去了,他故作笑脸地对居民搭讪着。“你好!今天天气真好啊!”

       这样一说,那些居民也都寒暄致意。“欢迎!”

        “你说什么?……”博士和夫人瞪圆了眼睛,“你们……懂得地球的语言,这可……”“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因为我们就是地球人嘛!”居民们说。“可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博士急促地问。

       …………

       两人了解了事态真相,懊恼地抱住了头。

(选自湖南人民出版社《星新一短篇小说选》,1996年版,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神奇柴达木,祖国聚宝盆

    ①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盆地。

②“柴达木”在蒙古语中有“辽阔”之意,它的面积非常大,有多大呢?它占地约25.1万平方公里,比中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积都大,柴达木盆地的海拔在2670—3200米之间,高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1200—2000米以上,堪称世界上最罕见的高原“天盆”。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年降水量自东南部的200毫米递减到西北部的15毫米,年均相对温度为30—40%,最小可低于5%。柴达木盆地年平均日照3000小时以上,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7000兆焦/平方米,远远超出其他地区。

    ③柴达木盆地内大大小小的盐湖有100多个。位于柴达木盆地腹部的察尔汗盐湖,储盐量就有250亿吨。盐湖表面有一层厚而坚硬的盐盖,盐盖最厚处达15米。铁路通过察尔汗盐湖地段的32千米长的路基就铺在盐盖上。路面损坏了,养路工人就用盐坑的卤水来修补。在柴达木,不少房子是用盐块砌的,甚至飞机场也是用盐块铺设的。除了盐,柴达木还富含煤炭、石油、锂、锶、石棉、石灰岩等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地,矿产资源丰富,且各类矿藏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分布集中、资源组合好等特点。因此,柴达木盆地享有“聚宝盆”的美誉。

    ④柴达木盆地西连新疆通中亚,南接西藏达南亚,自古以来就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基于资源优势而形成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为柴达木对接“一带一路”经济带产业合作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可以说,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对外开放重要节点,柴达木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顺风顺水,正当其时。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难忘的体罚

ㅤㅤ  ①也许,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有威信极高而能使所有学生都敬畏如神的老师,但肯定不会有哪位老师会像在我们镇上呆了30多年的弗洛斯特女士那样,差不多成为全镇老少的严师,让大家膺服于心。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心底的,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ㅤㅤ②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考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拿起一本书就径自翻了起来。

ㅤㅤ  ③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任凭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果然,伊丽莎白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____还好,她正读得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ㅤㅤ④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 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才迷糊过去,又被噩梦惊醒——连卧室墙上那些歌星、影星们的画像似乎都变成了弗洛斯特女士,真让我心惊肉跳!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故意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打定主意,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ㅤㅤ⑤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站到了老师的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永远不做这种事了,只是……”

  ㅤㅤ⑥“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扔进废纸篓。她又说道:“考试作零分计,而且——。”

  ㅤㅤ⑦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得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囫囵了。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窘态。“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我抖抖索索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听人说,人越是紧张就越会感受到痛苦,老师会先惩罚谁呢?

  ㅤㅤ⑧“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我尽管自己没挨打,眼泪却上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了伊丽莎白的呜咽。“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开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勇气说:“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茨白了!您还是打我吧,是我的错!伊丽莎白,你怎么样了?”

  ㅤㅤ⑨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越过办公桌,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伊丽莎白竟红着脸说“你说什么?是你在挨打呀!”

  ㅤㅤ⑩什么?疑惑中,我们看到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一板“啪!”哦,原来如此

  ㅤㅤ⑪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在弗洛斯特女士任教的几十年中,这样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我无从得知。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多半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

(内容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中学时代

季羡林

①我幼无大志,自谓不过是一只燕雀,不敢怀“鸿鹄之志”。小学毕业时是1923年,我12岁。当时山东省立第一中学赫赫有名,为众人艳羡追逐的地方,我连报名的勇气都没有,只敢报考正谊中学,这所学校绰号不佳:“破正谊”,与“烂育英”相映成双。

②破正谊确实有点“破”,首先是教员水平不高。有一个教生物的教员把“玫瑰”读为jiukuai,可见一斑。但也并非全破。校长鞠思敏先生是山东教育界的老前辈,人品道德,有口皆碑;民族气节,远近传扬。他生活极为俭朴,布衣粗食,不改其乐。他立下了一条规定:每周一早晨上课前,召集全校学生,集合在操场上,听他讲话。他讲的都是为人处世、爱国爱乡的大道理,从不间断,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会有良好的影响。

③我从小学到初中,不是一个勤奋用功的学生,考试从来没有得过甲等第一名,大概都是在甲等第三四名或乙等第一二名之间。我也根本没有独占鳌头的欲望。到了正谊以后,此地的环境更给我提供了最佳游乐的场所。校址在大明湖南岸,校内清溪流贯,绿树成荫;校后就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岸边荷塘星罗棋布,芦苇青翠茂密;水中多鱼虾、青蛙,正是我戏乐的天堂。我家住南城,中午不回家吃饭,家里穷,每天只给铜板数枚,做午餐费。我以一个铜板买锅饼一块,一个铜板买一碗炸丸子或豆腐脑,站在担旁,仓促食之,然后奔到校后湖滨去钓虾,钓青蛙。虾是齐白石笔下的那一种,有两个长夹,但虾是水族的蠢材,我只需用苇秆挑逗,虾就张开一只夹,把苇秆夹住,任我将它提出水面,决不放松。钓青蛙也极容易,只需把做衣服用的针敲弯,抓一只苍蝇,穿在上面,向着蹲坐在荷叶上的青蛙,来回抖动,青蛙食性一起,跳起来猛吞针上的苍蝇,立即被我生擒活捉。我沉湎于这种游戏,其乐融融。至于考个甲等乙等,则于我如浮云了。

④但是,叔父对我的要求却是很严格的。正谊有一位教高年级国文的教员,姓徐,对古文很有造诣。他在课余办了一个讲习班,专讲《左传》《战国策》《史记》一类的古籍,每月收几块钱的学费,学习时间是在下午4点下课以后。叔父要我也报了名。每天正课完毕以后,再上一两个小时的课,学习上面说的那一些古代典籍,现在已经记不清楚,究竟学习了多长的时间,好像时间不是太长。有多少收获,也说不清楚了。

⑤就这样,虽然我自己在学习上并不勤奋,然而,为环境所迫,反正是够忙的。每天从学校回到家中,匆匆吃过晚饭,又赶回城里学英文。当时只有十三四岁,精力旺盛到超过需要。在一天奔波之余,每天晚9点下课后,还不赶紧回家,而是在灯火通明的十里长街上,看看商店的橱窗,慢腾腾地走回家。虽然囊中无钱,看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也能过一过眼瘾,饱一饱眼福。

⑥叔父显然认为,这样对我的学习压力还不够大,必须再加点码。他亲自为我选了一些古文,讲宋明理学的居多,亲手用毛笔正楷抄成一本书,名之曰《课侄选文》,有空闲时,亲口给我讲授。他坐,我站,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要说我真感兴趣,那是谎话。这些文章对我来说,远远比不上叔父称之为“闲书”的那一批《彭公案》《济公传》等等有趣。我往往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来偷看这些书。

⑦我在正谊中学读了两年半书就毕业了。在这一段时间内,我懵懵懂懂,模模糊糊,在明白与不明白之间;主观上并不勤奋,客观上又非勤奋不可;从来不想争上游,实际上却从未沦为下游。最后离开了我的大虾和青蛙,我毕业了。

⑧告别了我青少年时期的一个值得怀念的阶段,我步入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当年我15岁,时间是1926年。

(选文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