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青海师范大学附中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 红棕色变深 | 反应2NO2⇌Ν2O4的△H<0 |
B | 将少量的溴水分别滴入FeCl2溶液、NaI溶液中,再分别滴加CCl4振荡 | 下层分别呈无色和紫红色 | 还原性:I﹣>Br﹣>Fe2+ |
C |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 有白色沉淀出现 | 该钾盐是K2CO3 |
D | 把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 紫色褪去 | SO2具有漂白性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所选玻璃仪器 | |
A | 验证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 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到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 | 酒精灯、圆底烧瓶、玻璃导管、试管 |
B | 配制1L 1.6%的CuSO4溶液(溶液密度近似为1g/mL) | 将25g CuSO4•5H2O溶解在975g 水中 | 烧杯、量筒、玻璃棒 |
C | 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 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 |
D | 验证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 相同条件下用pH试纸测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 CH3COONa溶液的pH | 玻璃棒、玻璃片 |
选项 | 实验方案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将盐酸酸化的双氧水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 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 |
B | 将一小块钠分别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小烧杯中,钠与乙醇反应要平缓得多 |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
C |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 | 气体中一定有SO2 |
D | 将铁棒和铜棒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浓硝酸中,铜棒变细 | 铜的金属性强于铁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