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为“求富”,他们又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下列哪个企业是“洋务派为”求富“而兴建的?(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安庆内军械所 C、 汉阳铁厂 D、 福州船政局
举一反三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革命之路】

材料二: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需。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材料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创新之路】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材料五: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了“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研习活动

材料一

(恭亲王奕䜣等人)希望在不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采西学”“制洋器”“筹国用”,达到“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的目标,其“自强”意识为后世所承继,成为中国人“振兴中华”的思想源泉之一。

——摘编自杨宏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转折的三个重大关节点》

材料二

甲午战败,清廷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新道路。概乎其要,分为两途:一为保全清廷、实行君主立宪的戊戌变法;一为推翻清廷、实行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张研等《清史十五讲》

杨椒山祠(公车上书签名地)

颐和园仁寿殿(光绪帝在此召见康有为,准其专折奏事)

材料三   《新青年》刊登的部分文章

刊登时间

撰稿人

文章及主要内容

1915年9月

陈独秀

《敬告青年》提出新青年六条标准: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利的、科学的

1917年1月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1918年5月

鲁迅

《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号召人民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1919年5月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1920年5月

陈独秀

《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就女工工资水平、工作时长等问题进行讨论

1923年6月

瞿秋白

翻译《国际歌》,使中国劳动人民和世界无产者得以同声相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