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08岁国画大师晏济元:工程师才是我的本行

    国画大师晏济元一生都是传奇。他和张大千齐名,一生相知相交,闯荡过上海滩。他7岁学画,作画已有百年,画作一平方尺价格达94444元,却自认搞工业才是自己的本行。晏济元住在江北一小区,邻居都以为他是个普通老头。

    兰花摇曳生香。鹤发童颜的晏老坐在窗前小桌旁,满头银丝用簪子盘成一个拳头大的发髻。他信道教?“不,头发长了,别起来方便些。”晏老说。

    “很多人都知道师傅和张大千是亲戚,穿叉叉裤时就是朋友,但很少有人知道,师傅和张大千,一起造过假画。”弟子黄伟笑着说。

    提及此事,晏老也乐了:“算起辈分,我是三儿(张大千的小名)的表叔,但三儿反倒比我大两岁。那时候,我们两个偶尔得点零花钱,老是约着一起去买字帖或买小人书。”

    世纪20年代末,两人都还不到30岁,相继去了上海,很长一段时间住在一起,画在一起。

    那时上海画坛,帮派森严,排外性很强,外地画家要想露头角很不容易。“得过日子啊!三儿就想到用‘假画’当敲门砖,喊我一起做。”晏济元说,两人分工,张大千管画画,他负责写落款,仿的是清代名家石涛的画。

    当时上海有个叫程林森的地皮大王,酷爱石涛的画。他的新房客厅极宽敞,但没镇宅的画幅。画商把消息透露给张大千。张大千叫上晏济元,按客厅尺寸,仿了一张石涛的画,让画商拿去兜售,骗过众多行家,一拍即中,卖价很高。

    此事后来“败露”,但却传为美谈,轰动一时,张大千的画功也因此名震上海滩。

    “从幼年到成年,父亲与张大千相处几十年。日本入侵中国后,父亲和张大千到处搬家,最后来到重庆,拿出80多幅山水画举办了抗日募捐画展。”晏济元的儿子晏秉正说。

    身为一代国画宗师,晏老却笑称自己是工程师。“我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用学到的机械工业知识让中国成为强大的国家。”

    “我年轻时看到,成都市面的商品都是外国生产的,有些茅房的卫生纸都是日本的。我心头很气愤,决定要学工业。”在张大千的资助下,晏济元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于1935年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铁道讲习所、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学习工程术科。

    抗日战争爆发,晏济元回国,随着时局的动荡,颠沛流离。

    1949年底,重庆解放,他的所学终有了用武之地,当年12月进入中国民航重庆局所属的前进灭火机厂搞技术工作。

    1950年,他调至市工业局任工程师,后到重庆塑料三厂任工程师,多次被厂里返聘,直到1974年73岁时,才因病申请正式退休。

    “所以说嘛,画画只是我的爱好。”晏济元说。但在近期出炉的“当代中国书画家作品最新价格指数”中,晏老排名第五。

    晏老的画展即将在本周日举办,他在画展序言中写到,“余七岁结缘绘事,至今从艺已逾百年……中国书画艺术在于心与物通,物我两忘……只有‘学古敌古,创新破新’,这样的画家才可以说是真正的中国书画家。”

(节选自《重庆晨报》)

相关连接:①晏老喜欢大自然,他在家里种满了竹子和兰花,更喜欢登山涉水、旅游写生。2003年,102岁的晏老登泰山,一到山脚,他就兴奋得像个小孩,马上拿出纸墨开始画画,又拿照相机不停地对着山、树猛拍,还说,“树是有风格的,山是有性格的。”一到山顶,老人家更跟老小孩一样,激动得举起双手一阵挥舞。(《晏老养生秘诀》)②1957年晏先生57岁时被错划为右派,1965年65岁时腿摔坏卧床长达8年,但他从不气馁,不坠青云之志,身居陋室,绘画第一。(《走进艺术殿堂的人》)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小结缘绘事、重庆办画展、学机械工业、任工程师、多次接受返聘,这些说明爱国主义是贯穿晏济元艺术人生的主线。 B、晏济元是一代绘画大师,但他认为搞工业才是他的本行。他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四处求学,积极投身技术工作。 C、晏济元的画作一平方尺价格近十万元,作品价格指数排名中国第五,从一个侧面表明他是当之无愧的国画大师。 D、晏济元即使百岁高龄还保持一颗爱心,他喜欢自然,崇尚自然,在自然的怀抱中参悟中国书画艺术的国画大师。
(2)、晏济元一生都是传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身为一代国画宗师,晏济元任务工程师才是他的本行,请结合材料,就处理好本职工作与兴趣爱好的关系,谈谈你对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马君武评传

唐志敬

    马君武初至日本,常写文章投寄各报刊。1902年2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主编《新民丛报》,马君武成为撰稿员。不久,梁启超赴美游历,他代理主编职务。但由于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资本主义理论书籍,学习近代科学知识,他的思想逐步发生了变化,这表现在他于《新民丛报》发表的10篇译著中。他通过歌颂法国爱国女英雄贞德(《女士张竹绮》附诗)和菲律宾的爱国者(《茶余随笔》)及其它文章,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思想。他初期的“保国”同“保皇”的联系不存在了,“维新”“勤王”“圣君”等字句不再在他的诗文中出现了,相反他推崇反抗专制的英国浪漫主义大诗人拜伦、由保皇党转向反对专制与教会的法国大作家雨果。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是马君武从保皇维新到民族革命彻底转变的关键一年。是年初,浙江人章炳麟再次到达日本,马君武立即受到他强烈革命情绪的感染。章氏在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马君武即为该会十名发起者之一,在行动上已加入革命的行列。不久,他参加了兴中会横滨分会。9月,孙中山自河内抵横滨,马君武经人介绍见到孙中山,听取他的革命主张,对孙佩服之至。经过比较之后,马君武对人说:“康、梁者,过去之人物也;孙公,则未来之人物也。”第二年春节,各省留日学生千余人在东京举行新年团拜,欢迎清廷派赴日本考察的官员。马君武根据孙中山的事先嘱咐在团拜礼毕后,即登台演讲,声泪俱下,慷慨激昂,满座掌声,清吏失色。这标志着马君武与维新派及其思想的彻底决裂,也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革命影响。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马君武考取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攻读应用化学,成为广西第一个自费出洋留学的学生。他除了学习功课外,还博览斯密、李嘉图、穆勒、马歇尔等名家的经济学著作。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孙中山自欧洲来东京,筹建中国同盟会,马君武积极响应,参加草拟章程。十月二十日(11月26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正式创刊,马君武任主笔之一。

    归国后,他应聘为新创办的上海中国公学教务长,兼教化学。该校为同盟会进行革命活动的据点与联络站,很快就引起了清两江总督端方的注意,准备逮捕马君武。幸而得到了两广总督岑春煊的帮助,岑春煊打电报和广西巡抚张鸣岐商量,以官费生资格保送马君武去德国留学。赴德途中,他又写下了《去国辞》《自上海至玛赛途中得诗十首》等诗。1907年秋,他进柏林工业大学学冶金专业。虽功课至为紧张,但他利用“夜间余暇”,还翻译了《矿物学》《平面几何学》等书。1911年夏毕业,得学士学位。

    国民党人举行宋教仁追悼大会,马君武代表孙中山致祭并讲话,他说:宋教仁是死于“官僚派”(指袁世凯)之手,宋死后,民国是否与之俱死,在于能否战胜“官僚派”,他希望国民党人竭尽心力,与“官僚派”斗争,坚持共和政治。自此马君武追随孙中山,投入到了反对袁世凯、保卫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斗争当中。二次革命失败后,马君武已感到自己“不宜于政治生活”,便和中华书局签订为期三年的译稿合同,凭着这笔稿费,在1913年冬赴德,翌年入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农业。1916年以蚕丝7种元素之分析论文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为我国留德学生获此学衔之第一人。

    马君武自1922年5月辞去广西省长后,感到“政治生活,真不是我所能过的”,而下定决心“再不从事政治生活了”。但作为一个真诚爱国者的他,是时刻将祖国的兴亡挂在心头的,他有“本位救国”的思想,但在工农业极端落后、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的旧中国,他这个工学博士,实难觅得用武之地。1924年9月,厦门大学部分因学潮离校的学生,在一些教授的支持下,于上海创办了私立大夏大学,他们仰慕这位曾任过中国公学教务长的人的名望,敬请他担任校长,马君武在该校校董会及师生的热忱欢迎下,于11月24日就职。自此,他转入了教育界。后来,他相继担任北京工业大学等大学的校长。

    马君武终究是中国、尤其是广西近代史上一个有影响的人物,周恩来称他为“一代宗师”,《救亡日报》在他逝世后第三天发表的《悼马君武先生》的社论中指出:“作为一个政治家,马先生可说是纯正而清廉,作为一个学者,他更是沉潜而渊博。”说他的“亮节高风,可以称得上是近代中国文人中一个可贵的典范”。

相关链接:①马君武原名道凝,字厚山,改名和(又名同),号君武,后以君武行世。1881年7月13日出生,祖籍湖北蒲圻。(摘编自华成《马君武传略》)②马君武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力推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与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蔡元培同享盛名,誉为“北蔡南马”。(摘编自何岸《教育界马君武》)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代名士张伯驹

    张伯驹(1898—1982),河南项城人,生于官宦世家,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堪称中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

    张伯驹7岁时被过继给其伯父长芦盐运使张镇芳。当时科举刚刚废除,新式学堂方兴未艾,但张镇芳沿用旧式家塾教育,请来名师为张伯驹启蒙。他从《三字经》《千家文》等学起,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9岁时,一部《古文观止》倒背如流;3000多卷的《二十四史》20多岁时已读了两遍;354卷的《资治通鉴》可以从头讲到尾,如数家珍;唐诗宋词,更是脱口而出。

    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使这位翩翩公子能够悠然自得的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摒弃世俗,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填词作诗,写字作画,学唱京剧,凡是喜爱的事情,他都一心钻研,并且做到极致。

    张伯驹天资超逸,利用闲暇时间,写下了大量古体诗词和音韵、戏曲论著,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洪宪纪事诗注》《丛碧书画录》、《素月楼联语》等。另外,张伯驹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研究,造诣颇深,著有《中国书法》一书;他本人亦擅长书法,其书法源学王羲之《十七帖》,融真、草、隶、篆于一炉,晚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被人称为“鸟羽体”。

    张伯驹在京剧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自幼喜爱京剧,后跟李佩卿学戏,从钱包森、王福山习武工。学习期间,他严守传统,苦下功夫,吊嗓子、打把子、文武昆乱无所不学,只一年就能登台演出,1930年与李石曾、齐如山、梅兰芳、余叔岩等组织了“国剧会社”。

    张伯驹的生活被人形容为中国现代最后的名士生活。由于他对世俗生活相当淡薄,在他人眼里,张伯驹的言谈举动便十分“怪异”,不循成规。高朋满座之时,众人谈笑风生,他若觉得话不投机,就坐在一边摸下巴颏儿,一根一根的拔胡子。他生活在政治大家族里却始终与各派政治势力保持一段距离。身为盐业银行董事、总稽核、老板,他对“毛票换大洋”的生意经丝毫没有兴趣,完全是个甩手掌柜,总经理有事来问,他不住点头说“是,是,是;好,好,好;可以,可以,你看着办吧。”虽然拥有偌大一份家业,但张伯驹在生活上朴素得令人难以置信,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穿丝绸,也从不西装革履,长年一袭长衫,而且饮食非常随便,有个大葱炒鸡蛋就认为是上好的菜肴了;他对汽车的要求是只要有四个轮子而且能转就行了。因为这些,朋友给他起了外号叫“张大怪”,张伯驹每有呼必欣然应允。

    也许,正是这份狷狂和洒脱,促使他后来用尽毕生精力,散尽毕生财力来收藏古字画,成为“天下第一收藏家”。

    民国时期,中国政局混乱,许多古董商唯利是图,致使大量国宝流落海外。张伯驹对此甚为痛惜,所以为了收藏古字画一掷千金,哪怕变卖家产或借贷也在所不惜。他曾花4万大洋买下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变卖了自己最喜爱的宅院甚至妻子潘素的首饰,用110两黄金收藏范仲淹的《道服赞》;以240两黄金保住了中国传世最古画迹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尽管此后他债台高筑,但是直至后来,即使他被绑匪绑架,生命堪虞时,犹称“宁死魔窟,绝不许变卖家藏”。经他收藏的书画字迹有118件之多,建国后,这些名贵的收藏大都被他捐给了故宫博物院和吉林博物馆,为此,时任文化部长的沈雁冰专门为其夫妇颁发了褒奖令,这纸褒奖令被他悬挂在家中屋顶靠近房梁的地方。

    文革期间,张伯驹被诬陷,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一度失去了北京户口,也失去了工作,只能靠变卖家中残存家当度日;但张伯驹照样上香山,爬鬼见愁,游西安访古人遗迹,吟诗填词,不改其乐。著名画家黄永玉为此称赞他:“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真大忍人也!”

    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一生,浓缩了近现代中国的风云变幻,也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它折射出来的那种文化及人格力量,足以穿越历史的尘烟,绽放一种耀眼的光芒,也温暖着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

(摘编自任凤霞《一代名师张伯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在“散步”中体验美

    宗白华与朱光潜、蔡仪、李泽厚、高尔泰并称中国当代“五大美学家”,但宗白华是从研究哲学、文学艺术尤其是诗学而转到美学研究中来的。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心的萌动在童年时期就已有之。宗白华自认为他后来写诗同年幼时的性情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少年时的宗白华耽于幻想,对于山水风景的酷爱为一般人所不及。1914年年初,宗白华在浙江上虞姨父家度寒假。浙东的山水秀丽清奇,如梦似烟,湖光山色的美让他心中的诗情犹如泉涌。但他开始诗歌创作是移居上海之后,当时他住在外祖父家中,外祖父是一位诗人,每天早晨在家中小花园里高声吟唱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唐人的绝句,宗白华深受感染,他说:“我爱写小诗、短诗,可以说是承受唐人绝句的影响。”

    宗白华的美学理论和思想集中在他的《美学散步》一书里,以这部经典著作为标志,宗白华成为我国美学界“散步美学”的代表人物。这是一种不做严格的逻辑分析的方法,是一种从总体上把握艺术意象的方法。宗白华认为艺术意象是完整的,不可破坏,这种从总体上把握的方法更符合艺术自身的规律,符合美感把握的内在规律。他徜徉于中国古典艺术优美的意境之中,显得是那样自由自在,游刃有余,如同他晚年在繁花似锦的未名湖畔悠然散步一样。他是从研究中国绘画艺术品开始自己的“散步”的,20世纪30年代就写了《徐悲鸿与中国绘画》、《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等美文。如果说这几篇文章属于宗白华美学研究的试笔之作,那么《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则是他在西方与东方两种大文化背景下圆融的比较之作,表明他已从研究中西绘画技艺的差异上升到研究中西文化哲学的差异,并开始辐射到中国书法、建筑、园林等艺术领域。到40年代,宗白华发表了《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标志着他的美学理论日趋成熟。这种“散步”方法决定了宗白华的美学研究不是从抽象的理论出发,而是从大量具体的、感性的文学艺术品出发。因为,自然和艺术品本身是多样的、独特的,要以自然和艺术品为研究的中心,就需要认真地一一体验其真美所在。

    宗白华“散步”式体验的研究方法在中国美学研究中独树一帜。这种“散步式”研究方法与那些重逻辑统一的美学研究方法明显不同,使得宗白华的美学研究与各种各样以逻辑为基点建构美学体系的美学流派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建国以后,中国的美学研究形成了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统一派;后来又形成了以李泽厚、蒋孔阳为代表的实践派,以周来祥为代表的和谐美学派。这些成熟于当代的各种美学流派虽观点各异,但都是以逻辑统一去建构美学体系。他们与宗白华的以生命美学为内蕴的“散步派美学”相互争鸣。

    宗白华从感性的视角去观照中国艺术精神,与他深厚的精神底蕴有关。青年时代的宗白华醉心于德国古典哲学,康德哲学的时空观、叔本华对现象世界本体的思考,构成了宗白华意境学说的理论和思维基础。同时,宗白华把老庄思想以及禅宗学说等结合起来,从具体的艺术品出发,运用精密的思辨,拓开了中国艺术中的时空境界,阐发了关于中国艺术意境的绝妙思想。

(摘编自邹士方《宗白华传略》、李剑清《被遗忘的宗白华》等)

【相关链接】①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看重逻辑统一性的人会轻视它、讨厌它,但是西方建立逻辑学的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学派却唤作散步学派,可见散步和逻辑并不是绝不相容的。(宗白华《美学散步》)②与西欧古代以来的美学相较而言,中国古代美学是零散的,不够体系化,也不够哲学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美学就没有自己的特色,而是意味着凭借某种特殊方式的介入才能将其挖掘出来而不至于隔靴挠痒,这种特殊方式其实正是一种召唤:生命的灵光。宗白华的“美学散步”也许正是这种“生命对学术的感应”。(邹其昌《散步者的灵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人但有真性情

——怀念王瑶师

陈平原

    先生走了,走得那么突然,弟子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半个月来一直恍恍惚惚,直到追悼会归来,才确信大树已倒,烟斗不再飘香。记得曾与先生谈起陶渊明的自撰挽歌,先生十分欣赏:“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只是学生不肖,无法达观,也未能忘情,只能借此等世俗文字略表心意。

    当年在广州念书,曾听过先生一次演讲,内容并没听清(先生山西口音很重),只是为先生那口衔烟斗怡然自得的神态以及那“莫明其妙”但确是发自肺腑的朗朗笑声所征服,就此决心北上求学。那时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一个老学者,能于大庭广众中如此毫无顾忌地开怀大笑,足证其胸襟的坦荡以及充分的自信。五六年来追随左右,令我感叹不已的,主要还不是先生的博学深思,而是先生的“真性情”。有学问者可敬,有“真性情”者可爱,有学问而又有真性情者可敬又可爱。此等人物,于魏晋尚且不可多得,何况今日乎?

    先生的治学道路,正像他正在编撰的论文集副题所示:从古代到现代。先生早年治中古文学卓有成就,50年代初撰《中国新文学史稿》,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的开创者。其中的“魏晋风度”不只是先生的治学范围,更是先生的立身处世之道。先生客厅里挂着鲁迅《自嘲》诗手迹和题有《归去来辞》的陶渊明画像,可作为其精神、情趣的表征。

    我从先生念书数载,最大的收获并非具体的知识传授,而是古今中外经史子集“神聊”,谈学问中的人生,也谈人生中的学问。在我看来,先生的闲谈远胜于文章,不只因其心态潇洒言语幽默,更因为配合着先生的音容笑貌,自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听先生聊天无所谓学问非学问的区别,有心人随时随地皆是学问,又何必板起脸孔正襟危坐?暮色苍茫中,庭院里静悄悄的,先生讲讲停停,烟斗上的红光一闪一闪,升腾的烟雾越来越浓——几年过去了,我也就算被“熏陶”出来了。

    先生爱喝酒,但似乎量不大,也未见先生醉过。大前年春节,先生留几位在京的弟子在家里吃饭,听说我不会喝白酒,先生直摇头:“搞文学而不会喝酒,可惜,可惜!”四十多年前,先生撰《文人与酒》一文,曾引杜甫诗“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八六年先生为陶渊明学会题辞,又引录了这首诗。先生“诗”不大作,“酒”却是常喝的。整天醉醺醺自然不足为法,可“终年醒”者也如陶令所讥笑的“规规一何愚”。

    学术上先生相当宽容,只要能言之成理就不再苛求。可对人生,先生却并不怎么宽容,甚至可以说有点峻厉。几十年风风雨雨,多的是恩恩怨怨,先生不放在心上,并非健忘,而是推己及人,感叹“我在那位子上也许也会这样做”。可理解人性的弱点并不等于泯灭是非,先生谈到有些人和事时声色俱厉,就因为其并非“身不由己”,而是“人品问题”。先生喜欢品评人物,也喜欢谈论轶闻琐事,不是因其有趣,而是安危显大节,琐事见性情。先生往往于一些并不怎么起眼的小事中分析、判断一个人的性格、趣味和才情,而且确实有先见之明。我相信先生此等“识鉴”的本领是从魏晋文人那里学来的。先生喜欢把深刻的生活感受凝聚成甚具幽默感而又容易记忆的简短句子,这除了自身的敏锐和机智外,我相信跟《世说新语》的影响不无关系。多少人一辈子说不出一句属于自己的有意思够水平的“好话”,先生却留下那么多耐人咀嚼的妙语,怎能不令人羡慕?

    先生为人坦荡、达观,但又有点高傲、任性,有时甚至近乎专断——这一点子女及弟子的感受可能与外人不同。先生明显“内外有别”,对一般朋友和客人注重礼节,可对子女和弟子却从不讲客套,批评起来一点不留情面,不只一个弟子被当面训哭。先生从不当面夸奖学生或者问寒问暖表示关心,似乎高傲而又冷漠;但大家都知道先生很有人情味,只是不愿表露。先生常暗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可当面偏又装得若无其事,决不允许向他道谢。

    今年5月7日是先生七十五诞辰,我曾戏拟了一副祝寿的联语:“清茶三盏纵论天下风云说了自然白说,烟斗一根遍打及门弟子挨过未必白挨。”如今,先生走了,再没有人拿着烟斗敲打我们这些没出息的及门弟子了。

八九年岁末于北大畅春园

【相关链接】①在上世纪50年代的极“左”思潮影响下,先生终日战战兢兢,但却坚持自己的探索和思考从未放弃。——钱理群《从痛定中挤出的回忆与理解》②凡有机会与先生接触过的人,大概都为他那机智的谈吐,诙谐的语言,豁达的气度,潇洒的风姿以及极有特色的、可以称之为“王瑶之笑”的笑声所吸引。——钱理群《从痛定中挤出的回忆与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民诗人”吴芳吉

史飞翔

    吴芳吉这个名字今天已鲜为人知,然而事实上他却是“五四时期”享誉诗坛的“人民诗人”“爱国诗人”,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与苏曼殊的俊逸才华前后辉映。吴芳吉的诗歌充满爱国主义感情,反映现实生活,描写群众困难,揭露社会矛盾,真实表达了人民群众的追求和意愿。吴芳吉诗歌的特点是“不中不西,不古不今,不雅不俗,不激不随”。他创作的《婉容词》《两父子》《护国岩词》等蜚声中外、脍炙人口,受到周恩来、冯玉祥、郭沫若等人的高度赞誉。吴芳吉兼师众长、独树一帜的诗体,开创了一代诗风之先河,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代表作《婉容词》等被选入30年代的中小学教材,影响了几代人。

    吴芳吉(1896—1932),号碧柳,祖籍湖北,后举家迁往重庆江津县德感坝居住。吴芳吉幼时即天资聪颖,机敏过人。3岁时,母亲刘淑贤授以《诗》,能背诵《周南》《召南》各篇。10岁时父亲蒙冤入狱,吴芳吉一路跋山涉水从江津来到重庆,替父申冤,厅堂之上他落落大方、有理有节,其超人的胆识和智慧令办案的法官深深折服,于是送父子俩回家。此事在重庆一时传为佳话。13岁时,吴芳吉创作了1000多字的读后感——《读外交失败史书后》被老师用石印印刷全文,在江津各学校散发,一时洛阳纸贵,吴芳吉由此名噪全县,誉满江津,被称为“神童”。

    1911年,15岁的吴芳吉和后来成为著名诗人、学者,一代国学大师的吴宓教授,同时以出类拔萃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园留美预备学校(后改为清华大学),分在一个班学习,两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12年,四川籍同学何鲁与美籍教师发生矛盾,吴芳吉被选为代表与校方斗争,因拒绝写悔过书,被开除。离开学校后的吴芳吉无处可去,只好流浪街头。后来听说天津四川会馆对在京津的四川青年免费提供食宿,于是辗转前往。此后,在好友吴宓的劝说下,吴芳吉返回四川老家。回家后,吴芳吉先后任职于嘉州(今乐山)中学英文教师,上海右文社《章氏丛书》校对,永宁(今叙永)中学教师,上海《新群》诗歌编辑,湖南长沙明德中学教书,西北大学教授,沈阳东北大学教师,成都大学中文系主任,四川大学教授,江津中学校长等,期间还创办重庆大学。

    1919年7月,吴芳吉从永宁中学回乡,在“五四”运动影响下,他慨然加入朱近之等人发起组织的白沙学界联合会,组织游行,发表演说,积极投身革命。与此同时,他创办《场期白话报》《场期讲演》,发表《明月楼述》《护国岩词》《两父女》等诗作,教育群众。这些诗作感情真挚,音调婉转,广为流传,吴芳吉在诗坛上的地位从此奠定。

    此后,吴芳吉用如椽大笔写下了《儿莫啼行》《思故国行》《红颜黄土行》《痛定思痛行》等著名诗篇,揭露军伐的暴行和国民党的腐败,描绘了穷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惨状。吴芳吉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赢得了人民大众的一致爱戴,人们亲切的称他为“人民诗人”“爱国诗人”,尤其是他的“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的名句更是享誉华夏,深为郭沫若等一批名人志士所喜爱。

    1932年4月,应加拿大友人之邀,吴芳吉赴重庆大学为中华基督教青年会讲演《儒家思想与耶教精神》,并现场吟诵新作——颂扬19路军的《巴人歌》。身患感冒的吴芳吉激昂悲愤,声泪俱下,难以自制。不料竟因劳累过度引发肺结核旧疾,当场昏倒,不省人事。

    1932年5月9日,一代诗人吴芳吉溘然长逝,享年36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慕尼黑的爱因斯坦

聂运伟

爱因斯坦喜欢寻求远离繁华都市的乡村作为居住地。即便在流亡美国之后,他住在普林斯顿,住房四周也是有一座大花园,住房像绿色海洋中的一个孤岛。人们常以为这是爱因斯坦生性孤癖、不善交际的表现。其实,就文化背景来分析,爱因斯坦父子对慕尼黑郊外纯朴、自然的风景的神往与欣赏趣味,有着浓郁的时代感。在爱国斯坦诞生前100年,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精神就已为爱因斯坦准备了优良的文化个性基质。毫不夸大地讲,爱因斯坦日后无与伦比的创造性思维正源自于他对生生不息的大自然的感应和醒悟。没有身处原始自然风光中的自由呼吸,人是很难让个性自由伸张、让思维进发出创造火花的。慕尼黑郊外的自然风光在爱因斯坦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自由自在、不拘一格的种子,同时,也过早给他带来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孤独”。但这种“孤独”不是那种人生的痛苦感,而是一种有强烈人格意蕴的自由、创造品性。

如此强调独立的个性既催生出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中的创造性思维成果,又让爱因斯坦的生活方式显出许许多多常人眼中的怪癖。1946年,业已67岁的爱因斯坦在《自述》中依然毫无顾恳地说:“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而且,我不久就发现了这种追连的残酷,这在当年较之今天是更加精心地用伪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饰着的。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而且,由于参与这种追迟,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但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却不能由此而得到满足。”

爱因斯坦只会永远按自己的个性以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评判一切。所以,他并非想鹤立鸡群而显得孤独,而是他从来就无法理解,更无法去效法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就像一群人在黑暗中摸索出路时,所有的人朝一个方向前进,而爱因斯坦独自一人走向另一个方向,他坚信自己选择的正确性。信念的坚定使得爱因斯坦从不惧怕孤独的痛苦,他只想以自己的成功告诉人们: 看,这才是正确的出路。当然,童年时代的爱因斯坦还不可能向世人解释自己个性的内涵。他独来独往,时常故意躲开小伙伴、同学,即使同亲人在一起,他也只是一个沉默的听众。谁要是破坏了他独处的心境,一向沉静的他会突然爆发出激烈的情绪。不爱和人交往的小爱因斯坦偏喜爱那些需要耐心和坚韧的游戏,比如用薄薄的纸片搭房子,不成功绝不罢休。

对于童年的爱因斯坦来说,独主的个性还只是一只“空筐”,它需要充实精神、文化的内涵。第一个装进这只“空筐”的是什么? 是音乐。爱因斯坦三岁时的一天,母亲波林坐在钢琴旁。轻轻地抚弄琴键,优美动听的旋律像游潺溪水,从她的手指下流出。忽然,她觉得背后有人,她回头一看,小爱因斯坦正歪着脑袋,全神贯注地倾听美妙的乐声。年轻的母亲高兴了,她说:“瞧你一本正经的,像个大教授! 哎,亲爱的,怎么不说话呀? ”爱因斯坦没有回答,他只有三岁,还无法说清激起心灵感应的音乐到底是什么,他那对亮晶晶的、棕色的大眼睛中却又分明闪烁着快乐的光辉。琴声又响了,是贝多芬的奏鸣曲。小爱因斯坦迈着摇晃的步子,无声地扑向一个新的世界,那里只有美丽、和谐和崇高。不爱说话的小因国斯坦对音乐入迷了,六岁起练习拉小提琴。几年后,爱因斯坦唯一的消遣就是音乐。在母亲的伴同下,他很快就能演奏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奏鸣曲了。

音乐以它那温柔而深邃的怀抱接纳了爱因斯坦,让他吸吃着人类文化最计甜的乳汁,给他一个安宁的精神家园,也给了他日后作为一代物理学大师的超凡想象力。1931年,爱因斯坦在《论科学》一文中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科学和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使音乐成为爱因斯坦的“ 第二职业”。

(摘自聂运伟《爱因斯坦传》)

【相关链接】爱因斯坦的母亲像大多数犹太女性一样,贤慧能干。她家境优裕,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修养极高,爱好文学,更爱好音乐。

小爱因斯坦生病时,父亲交给他一个罗盘玩,发现他对罗盘上的指北针有强烈的好奇心。父亲给他讲清了指北针的原理,还表扬了他善于动脑。以后,不管工作多忙。父亲都挤时间和他玩,搞建筑,造机……

共同的爱好使得爱因斯坦的父母间的关系非常融洽,给爱因斯坦营造了一个充满温馨和谐的爱之屋。(摘自《中外名人家教》)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