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2017年安徽省中考历史复习试卷(世界现代史)

经济政策的调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稳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苏联年轻的技术专家对西方先进技术进行了解剖、复制、仿制、改造。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材料二:他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首先让我明确地说,我坚决相信我们唯一该惧怕的是惧怕本身,……。”1935年,工业产量比1933年增加了14%,美国经济开始恢复起来,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导致出现“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美国的哪位总统?工业产量的变化得益于“他”在工业方面颁布的哪一部重要法令?

(3)、美苏两国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进一步论证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与宏观调控经济的必要性……宏观指导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二十世纪30年代中苏“凯恩斯主义”的运用》

材料二: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实行集体化……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农庄的剩余产品。

──(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苏联人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苏联人的食物单调、消费品的匮乏给访问苏联的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党制政治结构中的个人 自由缺乏、教育受统一管理和所有交流媒介受严格控制同样使他们感受震惊……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需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