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物质的粘性
初春的早晨,小丽去农贸市场买蜂蜜,售货员将蜂蜜用勺子盛出,往瓶子里倒.小丽发现蜂蜜向下流动得比较缓慢,不像流水那样.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想到这样的问题:是否有什么因素使得蜂蜜的粘性有时大有时小呢?也就是说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丽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说:物质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性越小.也就是说,如果让同一种液体从相同的斜面流下,温度低时需要的时间长,温度高时需要的时间短.小丽赶回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如图19所示,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小丽顺利完成了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蜂蜜 | 在冰箱中 | 在室内 | 在微波炉加热 |
温度 | 较低 | 一般 | 较高 |
流淌时间 | 较长 | 一般 | 较短 |
小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他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小丽象科学家那样得出了结论,请你回答:
小宁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小祥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小斌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如图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
他们通过5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实验序号 | 射出速度v(m/s) | 射出仰角θ | 射出距离(水平距离)s(m) |
1 | 5 | 30° | 2.9 |
2 | 10 | 30° | 9.5 |
3 | 10 | 45° | 10.8 |
4 | 10 | 60° | 9.1 |
5 | 15 | 30° | 20.7 |
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小宁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blank#}1{#/blank#}三组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blank#}2{#/blank#}一定时,物体{#blank#}3{#/blank#}越大,射出距离越远;
(2)为了验证小祥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blank#}4{#/blank#}三组的实验数据,能得出:射出仰角θ为{#blank#}5{#/blank#}时,物体射出距离最远;
(3)小斌认为要使(2)中的结论更可靠,还需要完善实验方案,你认为小样还能做的改进是:{#blank#}6{#/blank#}。
A.选择射出仰角为45°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B.选择射出仰角为45°附近不同角度多次实验
C.选择不同的射出速度,在射出仰角为45°反复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他首先制作了如图2的甲、乙、丙、丁四块重相同、除甲底面积较大外其他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然后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如图1所示,物体不滑动),慢慢转动木板,直至圆柱体翻倒,记录此时木板转过的角度 , 记录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重心离支持面高度 | 低 | 低 | 中 | 高 |
物体刚好翻倒时转过的角度 | 最大 | 大 | 较大 | 小 |
稳度 | 最大 | 大 | 较大 | 小 |
(1)小明是通过{#blank#}1{#/blank#}来判断物体的稳度.
(2)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物体的稳度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小华认为这条结论不正确,如生活中常见的照相机三脚架,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很小,但支撑面(由支撑点组成的平面)较大. 正确的结论应是{#blank#}2{#/blank#}.
(3)分析数据{#blank#}3{#/blank#}(填实验次数的序号)可以得到稳度与重心高低之间的关系. 卡车装货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blank#}4{#/blank#}(选填“上”或“下”)层,可使卡车不易翻倒.
(4)设汽车车轮和地面的四个接触点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S,汽车的重心离地面高度为h,现有汽车甲和乙,它们的重G相同,结合小明的探究结果,你认为可以通过简单比较{#blank#}5{#/blank#}(写出表达式)就可以初步比较甲、乙两辆汽车的稳度.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