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琢冰

    【清】唐甄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 , 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选自《潜书》)

         【注释】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范:模子,用作动词。②宝:珍藏。③真:实际。

    (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

    【答案】
    (2)下列划线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 . 被以衣裳同/舍生皆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B . 之堂背/且焉土石(《愚公移山》) C . 子之技巧矣/此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D . 不范金琢玉/吏呼一怒(《石壕吏》)
    【答案】
    (3)文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8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昳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 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选自《国语·越语上》)

    (注)①栖:退守。②昆:兄。③种:指文种。④进对:进谏。⑤资:积蓄。⑥絺:细葛布。⑦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