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贵州省毕节地区赫章县毕节市野马川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综合探究:自鸦片战争以来,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从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全集》

(1)、李鸿章所说的“外国利器”主要是指什么?为学习外国“利器”他所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是什么?李鸿章的“富强梦”破灭的标志是什么?

(2)、孙中山在上述材料中表述的革命理想被概括为什么?辛亥革命最为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说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在当时没有完全实现?

举一反三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恩恩怨怨一直影响着两国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天涯沦落人】

材料一: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佩里舰队登陆图

【探索自强路】

材料二:如图:顶戴花翎与“自强”“求富”

总理衙门大臣在议事:如何自强

材料三:从6月11日到9月21日这一百多天中,皇帝迅速地接连发布了一百多条上谕,试图以空前规模大力推行变法维新。8月底前大多数法令涉及经济、军事和文教领域。……但是他(康有为)关于政治制度改羊的惩议,如颁布宪法、建立国会和宣布君民合治,上谕中均未提。尽管维新运动没有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全国规模的影响。

   ——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材料四:日本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先是改革教育制度,第二是进行大胆的宪政变革,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同时组建议会,实行立宪,“万事决于公论”。明治政府于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从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在经济改革上,明治政府设立工部省,管理矿山、铁路等,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及培养技术工人。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的得失》

【相逢不相识】

材料五: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南京耻未雪,马关新仇添。

【谁人不识君】

材料六:“在历史和领土这两个原则问题上,没有妥协的余地。”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如果日本某些人要执意为当年的侵略历史翻案,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也都绝不会容忍和姑息。王毅指出,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套做一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