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①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

      ②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阑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③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习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途中,难免会暂时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

      ④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⑤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

      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 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

      ⑦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⑧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⑨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选自《语文教学与研究》 有改动)

(1)、本文可以当作给闯荡世界的年轻人的赠言,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第③段作者写到陌生城市的习惯,有什么作用?

(3)、请你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我想,人生也是如此

②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

(4)、联系上下文,请你对文中画线句子作简要分析。

      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5)、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说说它对于我们 如何“记住回家的路”有什么启示。

      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会灼晃了我们的眼睛。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选自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真正的慷慨

       ①一场龙卷风袭击了我们家附近的一座小城,那里的许多家庭损失惨重,报纸上一张特别的照片触动了我的心。照片上,一个年轻的女人站在一座完全被毁坏的房屋前面,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低垂着眼站在她的身边,旁边还有一个小女孩用手抓着妈妈的裙裾,眼睛盯着镜头,目光里充满了慌乱和恐惧。在相关的文章中,作者给出了照片上每个人的衣服尺寸。我注意到他们衣服的尺寸与我和孩子衣服的尺寸很接近。这是教育我的孩子帮助那些比他们不幸的人的好机会。

       ②我将照片贴在冰箱上,把他们的困境向我的一对7岁的双胞胎儿子——布兰德和布雷特以及3岁的小女儿梅格安作了解释:“我们有这么多东西,这些可怜的人现在却什么也没有。我们应该把我们的东西和他们分享。”我从阁楼上拿下3只大盒子放在地板上。当男孩子们和我一起把一些罐装食品和其他一些不易腐坏的食物、肥皂等装进其中一只大盒子的时候,梅格安怀里抱着鲁西——她爱极的布娃娃来到我们面前。她紧紧地将它搂在胸前,把她圆圆的小脸贴在鲁西扁平的、被涂上颜色的脸上,给了它最后一个吻,然后,将它轻轻地放在其他玩具的上面。“噢,亲爱的,”我说,“你不必把鲁西捐出来,你是那么喜欢它。”

       ③梅格安严肃地点了点头,眼睛里闪烁着被她强忍着没有流出来的眼泪:“鲁西给我带来了快乐,妈妈。也许,它也会给那个小女孩带去快乐的。”

       ④我突然意识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捐赠给别人,而真正的慷慨却是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给予别人。诚挚的仁爱,是一个3岁的孩子希望把一个虽然破旧却是她最珍爱的布娃娃送给那个小女孩的行为。而我,本来是想教育孩子的,结果却从孩子那儿受到了教育。

       ⑤男孩子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布兰德什么也没说,走进房间拿着他最喜欢的圣斗士出来了。他稍稍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梅格安,把它放在鲁西的旁边。布雷特的脸上露出了温和的微笑,眼睛里闪着光,跑回房间拿来了他的宝贝火柴盒汽车,郑重地放到盒子里。

       ⑥我把我的那件袖口已经磨损得非常厉害的棕褐色夹克衫从那个放着衣服的盒子里拿出来,然后把上个星期刚买的一件绿色的夹克衫放了进去。我希望照片上那个年轻女人会像我一样喜欢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出类拔萃的秘密

厉彦林

    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深秋时节的那天,宿舍院里的园丁师傅忙着把小竹林四周刨开,逐一斩断竹根,刨出近半米深的沟,用砖垒砌围堵竹根的砖墙。我蹲在一边帮助整理刨出的竹根,听他口里念叨着:“要不抓紧围截,明年这周围全是竹子了。”

    十年前,我搬进位于城郊的新宿舍时,门外的这片竹子刚栽上,长得干干巴巴的,既无生机,又少灵气。我真担心栽不活。谁知道,仅几年的工夫,这簇竹子潇洒地长起来了。开春那竹竿由枯黄变成草绿,冒出淡黄稚嫩的芽尖。盛夏撑一片翠绿,秋冬依然挥舞着生命的绿手掌。清晨,我走在院内的石径小路上,竹林里传出啁啁啾啾的鸟鸣声和麻雀的打闹声,真有几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趣。

    竹子靠窜根繁育生长,喜欢温和湿润的气候,主要生长在南方。上世纪60年代末,山东等地南竹北移成功,竹子被移植在山地、水源、沟渠、田边、路旁,大大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品种多是早园竹、淡竹、斑竹等。

    我见证了这簇竹子的成长过程。栽植的前三年没看出生长,到了第五六年雨季过后,周围的土皮被拱出了裂缝,地上竟然冒出手指粗黝黑的笋芽,咧开小嘴喝着雨水,每天能蹿半掌高,到秋季竟然已长到三四米高,成为竹林中的长子。但新竹生长之后,它周围方圆几米内的其它植物好像停止了生长。我问园丁师傅,原来新栽的竹子前三年不是没长,甚至没少长,只不过是以一种不易被人们觉察的方式在地下长根。根憋着劲,在地下向四周默默铺开成系。这也是竹子只要栽上大地,很少枯死的原由。经过三年多的地下生长,一株还未向上发芽的竹子,根已经在地下伸展了十多米,真可谓“博大精深”。有时一整片竹林实际上是根连在一起的“一棵竹子”,地下的茎根盘成一个疙瘩,分不清头尾。当新竹开始蹿芽生长时,周围的各类植物都望尘莫及。

    我仔细观察竹林里当年冒出的新竹,深秋时大都高过往年的旧竹。那日我问园丁师傅,他擦拭一下额头上的汗珠告诉我:“竹子扎根三年不起身,憋着劲布根,为后代积蓄能量。笋芽一旦破土,就底气十足,高过老竹子啦。”

    人的成长,也要学习竹子的耐性,先脚踏实地,发达根系,再破土发力,拔节蹿高。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如画山水入眼来

谭谈

    车子在高速公路上跑了一段后,便进入上上下下、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不知拐过多少个“之”字后,汽车在一处坪地停下。我们走下来,司机指指山脚下,要我们先到这里养养眼。一看,脚下是一个深谷,两岸的岩壁高达数百米,笔直地耸立在天地间。两壁之间,紧紧地挟着一湾绿水,那清澈碧绿的水面,十分平静,就如冋是上天遗落在深山里的一块巨大的翡翠。小坪右侧的峭壁上,雕刻着几个大字:乌江源百里画廊。

    汽车载着我们,又在一个“之”字一个“之”字的下山公路上谨慎地走着。好一阵子,才把我们带到这块翡翠旁边。河道上停有几艘游艇。我们是最性急的游客,到得最早。

    水面十分平静。两岸的峭壁山峰,倒映在水中。气势恢宏的高壁险峰,全在三四百米之上,从天泻落,有如石瀑。壁间呈现着奇妙的图案,真是鬼斧神工。一湾湾绿水,紧紧地抱着这一块块峭壁,相依相偎。

    游船在河面上缓缓前行。我们趴在船舱边朝外张望,真是美不胜收。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我们祖国美丽的山水,造就一代一代的大画家。而技艺更高、成就更大的画家,一定是大自然!

    深藏在贵州大山之中的乌江,全长一千多公里,横贯贵州的西部和北部,最后在重庆涪陵汇入长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千里乌江,千里画廊。我们行走的这一段,只是她上游的一小段。这里是一个高山人工湖泊——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修建的东风水库。库区长达六十二公里,最宽处有公里,最窄处只有六十米。

    水库大坝建起后,把这野马冲撞似的乌江水流锁住了。水面上升,河道上一个一个的急流险滩淹没了。在乌江的两道河源:三岔河和六冲河汇合处,形成了一个三叉形的东风湖。库区融高峡、平湖、溶洞、飞瀑于一体,被人们称道为“山似三峡而水胜三峡,水似漓江而山胜漓江”。

    追索数千万年以前,大地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地壳运动——地质学上称之为“燕山运动”。这次地壳运动,在贵州地盘上形成一条西南往东北走向的大裂谷。裂谷底部就成了这乌江的河床。河床两岸,峰壁险峻,断层壁画,神秘多姿,怎么看,怎么美。

    约莫半个小时,游船上不少人同时发出惊呼声:啊!啊!举头一望,一条宏伟的天桥,跨立在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间。这是有名的鸭池河大桥。桥长一千四百五十米,桥面距水面达四百三十四米。这个高度,在全世界桥梁中位居前列。去年的国际桥梁大会上,它还获得了奖项。

    这一天江上的行程不足十公里,只不过是千里乌江的一段,然而,这如画的山水,扑面而来,进入我心深处,成为我心灵里永久的收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阅读《沙漠玫瑰》,完成下面小题。

沙漠玫瑰

岑晴

①那天去花市选花。正值夏天,花圃里青翠如染,芳菲深深浅浅,占尽妖娆。

②在花市粉黛的三千“佳丽”中间,我注意到几盆绿植出落得颇为与众不同。它们有着青褐色的茎座,粗壮得像一个紧的拳头,上面盘桓着小蛇一样的虬枝。拳头上伸展出七八条挺拔的枝丫,直指苍穹,枝丫顶端三五片叶子横斜着,似小小芭蕉扇,肥厚嫩绿。这一副虎头虎脑的模样,在一众莺啼燕语的“娇娥”里,倒像是翩翩公子。

③我问园工:这是什么树?园工笑答:沙漠玫瑰。

④我一脸狐疑,这看起来哪有玫瑰的半点绰约风情?园工又笑道,这花很好养呢,不用经常浇水,开花也很漂亮。我点点头,暗自思忖,既是来自沙漠的精灵,性情必是彪悍坚忍,与我这种放养型的牧花人甚是相得益彰。于是毫不犹豫地带了一盆回家,同时还带回了一盆江南玫瑰。

⑤两盆花肩并肩摆放在阳台上,别有一番风味。一个细枝弱叶,一个粗枝大叶;一个风来轻舞,一个正襟危坐;一个顾盼生姿,一个心无旁骛。

⑥因其“沙漠”之名,我对沙漠玫瑰的照料就偷懒一些。有一次,连着五六天没有浇水,夏天的太阳又极毒辣,它也只是不动声色地黄了几片叶子,整体照样蓬勃如初。黄叶子轻轻触碰就掉下了,叶辞树都辞得十分干脆利落。我由此相信它是顽强刚毅的。它粗壮的茎干,如同驼峰,蕴藏着丰盛的力量,来抗衡艰难困苦的境况。我有时候看着它,又觉着似一座小山峰,那棱角分明的曲线,勾画出沉默的倔强,任天地间风吹雨落,自是巍然伫立。

⑦大约一个月后,沙漠玫瑰顶端的叶片间悄悄冒出三四个“青豆粒”来,渐渐抽长成拇指般大小的花苞,小酒瓶状。苞身青中泛红,尾巴是一小段卷合着的花瓣,尖尖的,绛红色,仿佛在酝酿着什么。我将掌心轻轻托着它,细细观赏,不禁痴想,如果我去吻一下这美丽的“小瓶子”,花苞会不会“噼啪”一声打开,里面坐着一位可爱的拇指姑娘?

⑧过了三五天,在我的满心期待里,花瓣儿不疾不徐地吐露芬芳,成了小喇叭状。原先的绛红色褪去些许深沉,变成了明丽的桃红色。但整朵花儿不是一色红透,而是红白相间,是一种不单调的既清且艳之美。阳光的热情使之具有通透晶莹的质感,愈发楚楚可人。

⑨又是一个星期的斗转星移,花朵儿便相约在枝头竞相盛放了。一个枝头三四朵,七八个枝头连成一片,相互簇拥,衣香鬓影。远远望去,像一把撑开的花伞,又像一团彩云萦绕着青峰。这茎枝的苍劲有力衬托着花儿的娇憨如絮,自然流转出一种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意态风韵,让人赞叹不已。

⑩这亦刚亦柔的绝美之姿,让我想到,这不正是世间事物展现出的最好状态么?

⑪刘禹锡诗云: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山刚水柔的天成。

⑫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字帖《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观者,后人评说:“飘若浮云之轻盈,矫如惊龙之遒健。”这是刚柔合一的至臻妙境。

⑬而作为世间万物之灵的人们,性情上既有阳刚之气,亦有柔和之美,在心思、言语、行为上自然地遵循刚柔相济的风格,不也正是立身处世的最佳境界吗?

⑭在家赋闲的曾国藩,潜心研究黄老之道,反思自己的言行,终于惊觉:是自己行为锋芒毕露,刚烈太过,像一只刺猬浑身尖锐,才会导致自己被孤立的局面。幡然醒悟的曾国藩,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含刚强于柔弱之中,斯为人之佳境。

⑮刚,是一种风骨和韧劲,是坚守原则底线的正气,是面对逆境的勇敢顽强和面对顺境的初心不改,是不过分依赖的自立自强,是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寻;柔,是一种宽容和圆润,是上善若水的以柔化刚,是巧妙的婉转和智慧,是不伤及他人自尊的善良,是对世间的爱意和温暖。刚柔合和,柔而有骨,刚而有情,是人情练达的文章里跃然纸上的沙漠玫瑰,是自我保护和自我成长的最强铠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