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2016年广东省中山市教研基地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B处时,可以看到它和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取一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4)、如果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5)、晓雯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在距离凸透镜20cm的后方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烛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举一反三
小萍和小叶一起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她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blank#}1{#/blank#};

(2)小萍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如图所示,小叶拿另一支外形{#blank#}2{#/blank#}(选填“相同”或“不相同”)但{#blank#}3{#/blank#}(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blank#}4{#/blank#}(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为了让左侧的小叶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A的像,小滨只将玻璃板向左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blank#}5{#/blank#}(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5)实验时,小叶同学不小心移动了玻璃板,结果小萍不管怎样移动蜡烛 B,都不能让蜡 烛 B和蜡烛 A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blank#}6{#/blank#};

(6)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后,紧接着小萍继续探究距离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是小萍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小萍得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结论,你认为这样得出的结论{#blank#}7{#/blank#}(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blank#}8{#/blank#};

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

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15

15

(7)得出全部实验结论后,小萍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家里的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上和向下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与原镜面在同一平面内),则狗狗通过上、下两面镜子{#blank#}9{#/blank#}(选填“各成半个像”或“都能成完整的像”),所成像在{#blank#}10{#/blank#}(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