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 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德治国”。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你一定去过茅山,下图是句容茅山上一个景观,图中人物是道家哪位代表人物?( )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材料二:孔子广收徒门,兴办私学,有独到的教育思想。他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冉求,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做敢为,但不够稳重。他怕仲由冒失,就叮嘱仲由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表表人物。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李白
材料二:“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杨宽《战国史》
材料三: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唐)胡曾
材料四:“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请回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