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英才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仔细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图一
图二
图三(1)图一展示了一幅古代“政治机构”示意图,该情景的出现与西方哪位执政官推行改革有关?他的改革在世界古代史上的地位怎样?(2)图二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这一制度存在的基础和精神支柱各是什么?(3)图三是封建时代的日本等级图,日本具体是通过什么方式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当时天皇治国的政治纲领是什么?列举古代中日友好交往事例一个。(4)上述图片反映的制度在本质上有什么共同点?
材料一: 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 : 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冕,为他的权力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请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君臣间相互有义务,但这种君臣关系并不是平等的。国为封臣的义务是具体的,有详细规定的,而封君的义务却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发展的结果往往是封臣得到的比付出的少。封君和封臣的关系和封土封授相结合。随着封土成为世袭领地,君臣关系也就世代相传。但是,封君封臣关系是私法关系,不具备行政系统那样上下级之间的统治与服从关系,因此封君对封臣的封臣是没有关系的,因而14世纪法国的原则即是“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三:诏书规定: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于6岁以上的公民,每6年接人口班田次,男子每人2段(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日本田令
材料四:“凡天下丁男给田一倾。老及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
——唐朝(622年)武德田令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