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材料一:梁启超上书,请废八殿取士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而且与广大劳动群众对立,维新运动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只依靠载(光绪)这样一个无权无力的皇帝下命令,其失败是必然的。 ——荣孟源《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简表
阶段 |
名称 |
内容 |
时间 |
第一阶段 |
器物阶段 |
器物设想 |
1840年—1850年 |
器物实践 |
1850年—1895年 |
||
第二阶段 |
____________ |
君主立宪设想 |
19世纪70年代—1898年 |
君主立宪实践 |
1898年 |
||
民主共和设想 |
1894年—1911年 |
||
民主共和实践 |
1912年—1927年 |
||
第三阶段 |
思想阶段 |
欧美资本主义思想 |
1915年—1926年 |
社会主义思想 |
1918年—1926年 |
——摘编自邓俊民、孙立舟《历史时间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意义》
材料一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救亡图存,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洋务运动 | 戊戌变法 |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 |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三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时,主要观点如下:
A | 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
B |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
C | 戊戌变法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