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一)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二)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节选自《汉书》)

      注: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虽有马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食不饱,力不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 C、策之不以其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 D、鸣之而不能其意    中外直,不蔓不枝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语段(一)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一)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

语段(二)用的论证方法,强调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选自《隆中对》)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出师表》)

 小温拟探访刘基庙这一文物保护单位,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刘基庙,旧称诚意伯祠,位于浙江文成县南田镇九都村。南田镇风光秀丽,人杰地灵,被誉为“天下七十二之第六福地”。刘基庙庄严轩敞,制度宏深,为四进单檐二合院式古建筑,构筑严谨。庙分头门、仪门、正厅,庙后附有追远祠,庙门外两侧有“帝师”“王佐”两木坊,总占地面积2944平方米,规模宏大。

刘基传(节选)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曰:“先生计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取之,易耳。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基,基辞。龙兴守将胡美遣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大旱,请决滞。即命基平反,雨随注。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暇则敷陈王道。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又曰:“数以孔子之言导予。”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所著有《覆瓿集》《犁眉公集》传于世。

(选自《明史》,有删减)

【注释】①子房:即张良。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链接材料】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 , 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

(节选自苏轼《范文正公集·叙》)

【注释】①居……忧:在家守父母丧,不理外事。太夫人:范仲淹的母亲谢氏。②万言书:指范仲淹的《上宰相书》,共万余言,专指朝政得失、民间利病,③叙:同“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