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马的栗色与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A对a为完全显性).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马中,雌、雄配子中A:a均为1:1,若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1匹小马,则下列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
A、选择多对栗色马和白色马杂交,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反之,则白色为显性 B、选择多对栗色马和栗色马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栗色马,则说明栗色为隐性 C、自由放养的马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说明栗色为显性 D、随机选出1匹栗色公马和4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若所产4匹马全部是白色,则白色为显性
举一反三
野生型家蚕翅为白色,饲养过程中偶然发现有的个体翅为黄色,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家蚕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的繁殖结果如下.

组合编号

I

II

III

IV

V

VI

交配组合

黄翅♀×白翅品种甲♂

黄翅♂×白翅品种甲♀

第I组F1自交

第I组F1×白翅品种甲

黄翅×白翅品种乙

第V组F1自交

子代家蚕总数(只)

黄翅

597

664

1364

346

0

176

白翅

0

0

4 63

359

956

792

(1)前四组的子代家蚕中黄翅和白翅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blank#}1{#/blank#} 染色体上,遗传符合{#blank#}2{#/blank#} 定律.

(2)V、VI组结果说明的翅色显隐关系似乎与前四组矛盾,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翅品种乙中另有一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此有关,该基因可能会对黄翅基因的表达起抑制作用,导致V组子代全为白翅,VI组子代黄翅与白翅的比值接近于3:13.若该解释合理,第VI组子代中白翅家蚕应该有{#blank#}3{#/blank#} 种基因型.

(3)研究发现,家蚕体色为黄色与类胡萝卜素有关,但家蚕自身不能合成该类色素,只能从食物中摄取自身所需的色素分子,由此推断家蚕体内一定存在能与其吸收的色素分子结合的{#blank#}4{#/blank#} ,协助色素分子向细胞内转运.为证实此推断,科学家可采用一定的技术抑制基因{#blank#}5{#/blank#} 表达出该物质,然后观察家蚕体色变化,若{#blank#}6{#/blank#} ,则支持该推断.家蚕体色这一性状是{#blank#}7{#/blank#} 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