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8短文两篇同步测试

整体感悟。

课文

引用典故

寓意

共同主题

《日》

飞蛾扑火

追求光和热

《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问题。
                                                                                                      春风柳上归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春的画笔轻轻点染,把第一抹春色涂上柳梢。
        我上班的途中,有一段路程,道路左侧是一片垂柳。每天来到这里,我都会不自觉放慢了车速。“慢慢走,欣赏啊”,有时候真的需要这样一种心境。
        这里地处城市边缘,是难得的清幽静谧的所在,被我称为“闹市中的桃花源”。绿柳婆娑,是北国春曲上第一个音符,轻盈盈跳跃着,弹拨着每一缕春光。每年春天,我都会来这里与第一抹春光相遇。
        在这里,能够谛听到春天脉搏的跳动。我曾经以为,我的春天就是为了与这一坡浅绿相逢,不然,我宁愿永远睡在安闲的冬天。我曾试图用我认为最美的语言来歌唱这片柳林,也曾试图用我认为最美的色彩来描画柳林,然而,我的声音是如此单调和造作,我的画笔是如此干涩和枯竭。在自然面前,我是失语的。唯有缄默,才可以听到一抹新绿带给我的怦然心动,才可以听到春天蹑足而来的轻音,才是对和谐宁静的自然最好的馈赠。
        春的讯息刚刚来过,柳条已经变得柔软起来,柔梢披风。细细的柳树已经有了娉婷的风姿,丝丝柳条袅袅垂落,若含羞的少女。柳色新新,还未成翠色,远远望去,只是一片浅浅的柳烟。走近了看,能看到隐隐的绿意。视线穿过这片浅浅的柳烟,见远处散落着烟村四五家,分明有一种水墨画的韵味。
风也越来越软了,不久就会春色缤纷。人们喜欢把“桃红柳绿”作为春天的标志,柳林不远处就是一片桃林。这个时节,离桃花开还早着呢。不过桃林也显出不甘示弱的样子,正在努力地生长着,孕育着。不久,桃花一开,就可以同柳树一样装点春光。是柳色,牵出了第一朵桃红。
        所有的树木中,我以为柳树最具有婀娜之美,娉婷之姿,像极了窈窕的淑女。所以,柳树一直是画家和诗人所喜爱的。试想,自然界如果没有了柳树,画家的构图该是多么乏味和单调,诗人的妙笔又怎能够字字生花呢?如果没有柳树,似剪春风又怎能裁出一树碧玉?
        柳色是大自然最动人的一抹绿色。柳树没有春华秋实的经历,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它只沐浴着阳光,历经着风雨,悄然增添着生命的年轮。柳常常是人们无心栽种,自己巧借自然之力,成行成荫。我途中的这片柳林,好像不是刻意栽种的,却也整齐。日日月月,每天经过这里,静观它们一岁一枯荣,在风雨中岁岁年年挺立。
        “慢慢走,欣赏啊”。如果可以,我真想停下来。停下来凝视碧蓝的天,直到心灵澄澈如一潭静水;停下来醉在这美丽的柳色中,静静等待光阴一寸一寸流走,直到地老天荒。多么让人沉醉的柳林!
  谁说春风是没有颜色的?当你远远地看到一层柳烟萌动,就看到了春风的颜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盐一世界

      ①盐,这种我们每日必见的白色晶体,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人类真的无法摆脱对它的依赖吗?盐和生命的关系,便是其主要元素氯、钠和钾与人体电解质的关系,这三种元素是人体电解质主要成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动物体都含有盐分,动物的血液、汗液和其他液体中,氯化钠的浓度几乎都和海水一样。因此,在人体体液这片海水中,盐就成了一种最基本的介质了,它的元素钠在细胞外,钾在细胞内,两者共同捍卫着身体细胞仙外压、水分和酸碱的平衡。

      ②对于人类来说,盐的摄入量不足与过多都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盐的摄入量不足,体内的含量过低,人就会出现食欲不振和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视力模糊等症状。可是,现在人们对盐的摄入量不是太少,而是太多,而且盐摄入过量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因为人们在食物中获取的盐分可能仅仅只够身体暂时所需,一旦出汗过多,身体中盐分大量流失,人就需要马上寻找盐来补充。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形成了一有机会就吃盐,在身体中储备盐的习惯。此外,盐加到食物中能明显改善食物的滋味,刺激人和动物的味觉和食欲,因此在进化过程中,人养成了对盐的嗜好和依赖,就好像有些人对毒品产生依赖一样,所以,人类一旦不吃盐就感觉疲惫乏力,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心理上和生理上对盐的依赖,并不表明身体每天都需要那么多盐。

③那么,我们到底该吃多少盐呢?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一个成年人一天摄入6克盐就够了,简单计算一下,如果我们活到70岁,5岁前每天的盐摄入量是成人的一半,那么,我们每人一生吃的盐不到15万克。也就是说,我们一生吃掉的盐折合成500克的话,是不到300袋,平均每年大概4袋。据统计,我们现在饮食中盐的食用量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量的2.0-2.5倍。因此,就盐类而言,少吃是对的,也是健康的。长期过量食用盐容易导致左心室肥大、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死、中风、骨质疏松、哮喘、肾脏病和白内障的发生,高盐饮食所导致盐摄入量过高,是诱发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早已成为共识。最近,医学界研究发现,盐摄入过多还可以引起诸多的不良反应。长期口味重易引起胃溃疡、胃炎、甚至胃癌。

      ④当今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生产盐类,中国是世界产盐大国,海盐生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海盐、湖盐和井矿盐的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摩拜单车使用方法

(摩拜单车使用方法):

一,使用条件:①要有能上网的智能手机;②能在网上充值,如微信钱包或支付宝。二,注册:在手机下载《摩拜单车官网手机客户端下载/上海摩拜单车app下载》软件,并安装。

接着按照要求进行注册操作,阅读协议:一是绑定手机号码,填写验证码;二是押金充值299元,押金可随时返还;三是实名认证,填写身份证号码等。这些操作按照提示一步步完成即可,最后显示“注册成功”。下面就可以用车了。

三,用车和还车:

①用车:⑴点击手机“摩拜单车”图标,打开软件,可以看到周围摩拜单车状况;⑵点击“距离最近”字样后,即显示找车路线和距离等数据。可点击预约,保留车15分钟,途中遇到合适车,可取消预约,改用另车。当然也可不预约车,不过你看上的车也有可能被先到人骑走;⑶找到车后,点击APP上的扫码开锁字样,即打开扫码镜头,对准车上的“扫码骑走”二维码,成功后听到开锁声音,即可用车;⑷骑行中,APP跟踪显示车到位置、骑行时间和距离等。

②还车:到目的地后,将车放在可以停放非机动车辆的地方,无需进行手机操作,只需手动将锁扣下压合上锁环,此时应听到关锁声。停止计时。在手机上显示“骑行结束页”,显示骑行时间和支付金额等。至此,还车结束,完成一次摩拜单车的骑用。

(摩拜单车app使用说明):

摩拜单车app跟政府提供的租车对比,无须市民卡,门槛低,支付宝或微信交299押金,即可骑车,就算是来旅游的外地游客也可以使用。摩拜单车app半小时1元租车费,价格亲民(扣分多的话,价格不亲民了,一定要按规定停车)。

友情提醒:

①在注册时要阅读协议,明确权利和义务;

②打开软件后,点击左上角的菜单,里面有用户指南等,有些不明白的看一下就知道。

③为节约数据流量,准备工作最好在WiFi上网的条件下完成。

(选自《互联网》,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家风

    ①家训是什么?父亲说,人活在世上,必须勤劳,吃得了苦;妈妈说,绝不能因自身利益去伤害他人,这就是普通老百姓一些最质朴最简单的家训。家训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珍贵的家族文化,它润物细无声,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人事交往中,倘若说某某人的家教好,那可是高度赞赏。民间,在决定女儿婚姻之前,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程序叫察亲,即女方组织亲朋好友到男方家考察,了解的不仅是硬件,最重要的是对男方家人的品行、邻里关系作一个全面把握,说白了就是全面了解男方家庭的家训家风。

    ②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训。《三字经》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的“义方”实际就是良好家训,诚信礼义、克己利人。以此为教,家门和睦,子孙昌盛。历览前代先贤,如诸葛亮、曾国藩、林则徐,都是家训熏陶的干才。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一部《曾文正公家书》,它与《朱子家训》一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家教经典。《曾氏家训》诲弟篇曰: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为处世为人之本,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又如,“应听得进逆耳之言,从‘畏慎’二字痛下功夫,一定要谦让相诫,应视富贵功名为浮荣”。这些金玉良言,现在读来,仍觉质朴可贵。

    ③徽州的《家训》《家规》《祖训》《族法》等,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就是中华儒家传统修齐治平的注解。A修身,提高道德修养,规范自身行为;B齐家,调解宗族关系,保证宗族和睦;C治国,遵守家法国律,践行太祖圣谕;D平天下,净化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比较著名的绩溪章氏《章氏家训》,寥寥196字,分齐家、修身、立业、劝学、笃行5篇。其主要内容就是把耕读作为传家之宝,俭勤作为发家之道……,提倡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而最要紧的是实事求是、以诚为本,将不良行为及早消灭在萌芽状态,切不可发展成恶习。徽州家训,所强调的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修齐治平观,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④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风是家族子孙或行家训体现出来的处世风范。培育良好家风,一个关键点就是培育家庭美德。孩子是家庭的继承人,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家庭美德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必备元素,每一个家庭都应通过日常要求、家庭格言等丰富的教育形式,培养子女勤俭节约、孝敬老人等美德,教育子女走正道、讲规矩,引导子女端正人生态度。让它成为融化在子女血液中的气质,沉淀在子女骨做里的品格。

    ⑤培养美好的家风,必须传承良好的家训。而要想培育美好的家风,要从自身做起。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首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懂得感恩,崇尚勤俭,乐于奉献,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方能培育出优秀的下一代。“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要通过家教传承良好的家训,培育美好的家风,给子女们的人生系上良好品性的“第一粒扣子”,进而影响和带动社会上的其他人。

    ⑥只有践行良好家训,才能形成良好家风。今天我们谈论家训家风,既是为了承续传统、启进当下,也是为了涤风励德、淳化风俗,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文明国家、和谐社会。

(稿件原载:《学习时报》2019年05月03日12版,有剧改)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拾荒

    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們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小题。

你对世界的信念很重要

①最近几年,心理学界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描述了人和人在认知上最根本的差别,叫做“原始世界信念”。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跟世界互动的方式和你的一些生活决策,并强烈影响着你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原始世界信念就是人最根本的三观。

②这个学说的带头人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杰里米·克里夫顿。他总结出人们头脑中原始世界信念的三个维度:第一,世界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第二,世界是精彩的,还是无趣的第三,世界是活的,在跟你互动,还是只不过是在机械的运转,并没有目的。

③请注意,心理学家研究这些,可不是为了证明哪个信念对,哪个信念错——这些都叫“原始”世界信念,原始是本能、不是错误的意思。心理学家是想知道这些信念对人的影响是什么。研究发现,原始世界信念跟人的行为取向、心理健康程度,包括性格养成都有很大的关系。

④如果你相信世界是安全的,你会更合群,对他人有更高的信任,你在精神上很放松,不容易抑郁。如果你相信世界很危险,你就会谨小慎微,不愿意跟人交往。

⑤如果你相信世界很精彩,你的好奇心会很强,觉得世界到处都有宝藏,应该积极去探索,还会常怀感恩之心,觉得自己很幸运,你会有很强的幸福感,

⑥如果你觉得世界对你有所期待,乃至于在用各种方式启发你,你的生活会有更强烈的目的感,你的使命感、责任感就会比一般人更强。反过来说,如果你觉得世界是冷冰冰的,世界根本不需要你,你可能不会那么主动的对外沟通,不打算去做什么特别的事。

⑦如果你把世界看作一个危险的战场,你每天出门都是去战斗,你对陌生人可能带有敌意。反过来说,如果你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游乐场,每天上班都是去创造,去跟朋友们交往,你的心理健康状况会有所不同。

⑧人的这些原始世界信念是怎么来的?是不是由人的经历决定的呢?克里夫顿研究发现,人的原始世界信念与一个人有过多少危险经历、有多少财富和特权没有多少关系,更多的是被灌输的结果尤其是来自家长的灌输。如果父母整天对孩子灌输世界是危险的,不要跟陌生人交往、连同学都不要轻易相信、脑子里时刻要多根弦、千万别受骗……这肯定是出于保护孩子的好意——但这个信念会让孩子更安全吗?不一定。

⑨克利夫顿发现,那些从小认为世界很危险的人,长大以后成功的可能性较低,健康状况更差,得抑郁症的比例也更高。他们更容易对生活不满或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他们对别人的容忍度更低,容易因为一点小分歧就跟别人势不两立,他们更偏执。他们总在规避风险,得到的却是更多的痛苦。这些人的父母希望他们安全,可是灌输危险信念的实际效果,是让他们缺乏安全感。

⑩看来原始世界信念真是“思想钢印”呀,不过有些人可以摆脱这个包袱。克里夫顿本来也认为世界本质上是无趣的,做了这一系列研究之后,他主动改变自己,希望自己能相信世界是精彩和美好的。他的办法是要求自己每天写下五个新发现的美好事物。一开始他感到很困难,后来越练眼光越好,随处都能注意到好东西,这使得他的幸福感直线上升。安全感最终只能自己给自己,当你拥有足够能力,当你能够体验,迎接,应对不安全感的时候,安全感才会真正的到来。

⑪如果你想要更多的幸福感,最好改变一下自己的信念。也许你的信念对世界并不重要,但对你自己很重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