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测试

整体感知:填写课文结构图。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桥名谈往
                                                                             茅以升
     ①万物皆有名。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国近代桥梁题名时,受西方影响,是从地理观点出发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就可以了。然而我国古时桥名,不是这样。它总要有些文学气息,或是纪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诗情画意,为之心旷神怡。这样,通过慎重题名,一座桥的历史、作用或关系,就立刻表现出来,因而容易流传。现在来介绍一些桥名,借以窥知我国桥梁文化的丰富。
     ②先来谈谈单字命名的桥。较著名的有:苏州的“枫桥”,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西湖的“断桥”,明朝莫仲玙有《断桥残雪》词。但单名之桥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专名。有的指明桥的所在,如“山桥”,梁简文帝诗:“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有的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唐韩愈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有的与桥畔景物有关,如“花桥”,福建宁德县、湖北长阳县及广西桂林都有。
     ③再来说说双字命名的桥。根据反映内容,一部《桥名录》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表扬”。首先是表扬桥的功用。如“赵州桥”,在河北赵县南洨河上,制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迹也”。第二类是“纪事”,记载关于桥的故事。如“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昔孔明于此饯费祎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第三类是“抒情”,通过桥名,来表达思想感情。如“销魂桥”,即“灞桥”,在陕西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取江淹别赋句,又呼为销魂桥”。第四类是“写景”,美化桥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桥”,在江苏吴江,桥身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九州物,壮丽无此敌。” 第五类是“纪念”,多指名人故事,如“留衣桥”,在江西南城,清咸丰间有知府治郡有功,卸职时郡人饯行,留衣于此,遂改名留衣桥。
     ④以上是单字和双字的桥名录。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桥名,当然也有,但为数极少。因此,在《桥名录》中把这两种搜集齐全,所余就无几了。
     ⑤                                   。比如唐代杜牧诗中的“二十四桥”就是一例。这到底是一座桥还是说有二十四座桥呢?千年来不少人为这问题作了考证。
     ⑥杜牧的原诗是《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用很少的字,表达出对扬州的繁华消逝、人去楼空之感。这首诗中,只有二十四桥这几个字指出往事的遗迹,因而这几个字就要能充分反映出昔日的繁华。如果这只是一座名叫二十四桥的桥,它如何能体现全扬州的繁华呢?扬州的桥很多,而且从隋朝起,就分布在全城。因此,杜牧诗中的二十四桥定然不只是一座桥。正因为这个缘故,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才为这二十四桥,考订出它们的名字,并且指出,在那时(约1064年),二十四桥中存在的仅有六座了。
     ⑦二十四桥逐渐减少,就出现一种传说,认为这仅仅是一座桥的专名。比较有力的说法,是引南宋姜夔的《扬州慢》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所谓“仍在”“桥边”,似乎应当是指一座桥,否则如是很多桥,难道每座桥边都有红药吗?尽管沈括所见的是六座桥,经过金人南下,到姜夔时,也许只剩下一座了。

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

       ④                                      

       ⑤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入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请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⑦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           , 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        , 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濯,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⑧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树知道

苏沧桑

       ①月亮升起时,远山如一张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悄然隐退。山下,娘家花园里那棵丹桂开花了,娘家的月色也就香了。

       ②披着一身幽香的月色,我们坐在一地花影里。母亲突然说,看,树上是不是鸟?

       ③我踮起脚尖,却看不真切,便脱了鞋,爬到凳上看。真的!两只很小很小的鸟儿,交颈依偎在桂花枝上,头顶特别白,身子像是粉红色。遂想起一句诗来:“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绿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心中砰然而动。想让母亲也看看,便轻轻将桂花枝往下扳了一扳。不料,鸟儿惊醒了,“扑啦”一声飞向园外,消失在黑憧憧的树影里。母亲嗔怪我惊动了它们。父亲闻声从房里出来说,没关系,这些小鸟常来。

       ④这倒也是,娘家的花园是蝴蝶、蜜蜂和鸟儿的天堂。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这儿总在不停地变幻着一幅幅隽永的画卷。未进园门,紫薇已在墙头颌首含笑。蔷薇虬劲的枝干狂草般游走在铁栏杆间,柔嫩的花叶如饱蘸水墨的笔,在白色粉墙上尽情倾诉酝酿了一整个冬季的缠绵。推开咿呀作响的红铁门,依墙而立的文旦树涌来满眼绿意,三两棵被花儿和果实醉弯了腰的石榴树将你的视线引向花园深处。三三两两白梅、迎春、玉兰、栀子花、美人蕉,还有一丛丛自生自灭的晚饭花,在这片靠山傍水的天地间,尽享清风明月、阳光雨露,无不花繁叶茂。鱼儿们在水里游曳张望,成群的鸟儿高唱着四处飞奔,蝴蝶毫无防备地歇在你肩上。

       ⑤暮色四合的时候,我们将饭桌摆在桂树下。一阵微风拂过,几点桂雨飘在被轻轻夹起的小葱豆腐上,让人良久不忍动筷,怕惊落了这份芳香的诗意。这时,小狗都都突然在园门外大摇大摆地用前脚敲门,要求共进晚餐。打开门,它忽闪一下从你脚下钻到草坪里,先撒起欢来。

       ⑥闭上眼,感觉着这些旺盛而无拘无束的生命,我看见自己那颗蒙尘结痂的心冉冉盛放,一瓣比一瓣纯净,一瓣比一瓣透明。

       ⑦自然,就想起了杭州家里那些可怜的植物。

       ⑧它们刚来时,应该是喜欢这个家的。

       ⑨巴良木和发财树婷婷的身姿和青翠的叶子,衬着客厅洁白的沙发,在台灯的光晕里摇曳出幸福的绿影婆娑。

       ⑩素心兰是在花市里偶尔遇到的,虽然单薄,也没有要开花的样子,但喜欢她的名字,连着紫砂花盆带回来,放在小书房里。

       ⑪宝蓝色的瓜叶菊,含羞草和开着两朵极小的金色花朵的仙人掌,在黑白色调的卫生间里,平添生趣。三盆茉莉是我亲手种的。朋友送来了两盆君子兰和叫不出名的观叶植物。林林总总几十盆花木,葱笼热闹得像来了一群亲朋。

       ⑫可是,我没料到植物们并不喜欢这个临街的新家。它们姹紫嫣红了几个月,便日渐憔悴。花儿谢了,叶子发黄,接二连三往下掉,无论怎样抢救,仍一棵接着一棵慢慢枯萎了。

       ⑬继续买,更换,继续枯萎。

       ⑭家里留下的树的空白,很蜇人的眼,好像是一个个失去灵魂的生命。夜半起来,街灯透过窗纱照进空旷的客厅,恍然便能听到并不存在的绿色的叹息。与此同时,时常觉得身体的慵倦,皮肤的粗糙,心绪的迷乱,像那些树一样心力交瘁,却不知何故。终于有一天,来了一位乡里朋友,她一语道破天机:你们这些地方,空气里什么有毒的都有,连人浑身上下都冒着毒气,你们不知道,树知道啊!

       ⑮树知道,树不能说,不能挪,树只好死了。可人并不比它们幸运,也许还更可怜,明知生存面对的种种威胁何止空气里的毒素,却仍怀着侥幸的心理,给自己制造各种不能挪动的理由:想逃,逃往何处?若真有干净的去处,又如何割舍责任和爱的牵绊?

       ⑯只好躺在异乡的静夜里,细细怀想娘家的花园。心魂在梦里跋山涉水,奔向那个树喜欢、我也喜欢的地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科学一生为和平

    周培源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是一名晚清秀才,也是一名实业家。受家庭的熏陶,周培源少年时代学习就十分刻苦,成绩常常名列前茅。

    “五四”运动期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读书的周培源,因参加反帝游行,被开除学籍,随后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中等科。1924年毕业于该校高等科后,获当年庚子赔款资金官费赴美国留学,先入芝加哥大学,1926年春获该校学士学位,同年冬获理科硕士学位。两年后获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博士学位,因其学业与科研成果特别优异而获该学院的最高荣誉奖,他与赵忠尧、何增禄二人被称为“加利福尼亚中国三杰”。

    1936年,回国任教的周培源再赴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访问教授,参加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高级讨论班,成为中国唯一一位在爱因斯坦身边长期从事相对论研究工作的人,这对他之后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正当他在爱因斯坦门下潜心研究广义相对论并取得成就时,“七七”事变爆发。周培源再也不能安于纯理论研究了,他觉得应当做一点和实际接近的课题,他突击学习弹道学、空气动力学等直接服务于抗战的应用基础科学,并着力于开拓湍流理论这个难题。一直到他去世,从未对这个题目动摇过,最终取得了非常重要的突破,成为国际公认的湍流奠基人。

    对此,美专攻湍流的著名流体力学家兰磊,在1995年的流体力学年鉴上这样说:“在湍流领城,他(周培源)被认为是计算机模式之父。……遗憾的是,他的建议是在计算机发明之前,要靠手来进行大量的计算是很难的。但是在现今,全世界有成百的以模式计算流体力学程序计算湍流的人,他们追本溯源都是直接继承1940年他写的那篇文章。”

    在湍流领域里,周培源完全是独立开创道路的。而湍流是近百年来,世界公认的在整个自然科学中的难题。英国著名学者兰姆曾在1932年说过:“我老了,在我死后上天堂时,有两样事情我要向上帝讨教,一个是量子电动力学,一个是湍流,对于前者我确实是乐观的。”

    周培源还是从国外引进现代理论物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开拓者。从1929年归国始,他一直坚守理论物理教学第一线,培养一代又一代现代物理和理论物理的人才。像胡宁、彭桓武、钱三强等著名学者都曾是他的学生。早先,凡有关理论物理课程他都讲过,后来许多课都由他的学生或学生的学生来教,而他一直坚持讲授相对论和理论力学两门基础课,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

    1952年,周培源又领头在北大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力学专业。这个专业的教学以厚基础著称,六十年来为国家输送了数千力学人才,这些人大多成为我国科研、教学和工程建设的技术骨干,其中仅院士就有十三名。

    可以说,周培源是我国建立近代理论物理和力学队伍成绩卓著的学者。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是这些教学的实际执行者,因为他有近七十年的教学经历,他还是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为他曾长期担任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教务长,后来又担任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和校长。他一直是抵制各种干扰正常教学秩序的中流砥柱。在“大跃进”时,他坚决反对把学校变成工厂、农场的极“左”做法。在“文革”中,他公然敢于抵制“理科无用论”的歪理。为了办好教育,他一身正气无所畏惧。这就是一个真正教育家的品格。

    周培源不仅是科学家、教育家,同时还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和平外交事业和国际科技交流活动,成为了我国最有威望的社会活动家之一。他为世界人民争取和平裁军,为反法西斯的斗争,为反对核讹诈,为团结全世界进步的科学工作者,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被看作中国最真诚的和平愿望的象征,并被誉为“和平老人”。

(摘编自振东《科学一生为和平》)

相关链接:①20世纪20年代以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和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成了物理学基础理论中两个重大而困难的领域,周培源先生致力于这两个领域,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突出成就。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叶松庆《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教授》)

②周培源年轻时曾在爱因斯坦主持下的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工作近一年,无论从感性还是理性,是科学还是人品,如此深刻地认知和理解爱因斯坦,在中国恐怕还找不出第二个人。他深知,爱因斯坦是一位气宇宏大的人,创造了相对论那样天才的伟业,是世界科学家中高出一格的伟大人物。同时还是一个正直的,有高度责任感的世界主义者。他一心希望科学造福于人类,他一贯反对侵略战争,凡是他所经历的重大政治事件,他都要公开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奚学瑶《科学与民主的时代跫音——周培源科教思想寻踪》)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安静的石头

周伟

    ①草上云,草下溪,白云深处有人家,溪水静山无尘埃。

    ②小溪边有一个提着蛇皮袋的女人,手上紧握着一把长长的柴刀,她的眼睛注视着面前的小溪。有人问,莫不是在放鹅?有人问,莫不是在捉鱼?有人问,莫不是找寻什么宝贝……草下的小溪,安静地缓缓流淌,溪水浅浅,清澈见底,水中的石头,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或高耸或躺卧……

    ③我们一个个漫步在高处,在云端,看着在低处的溪水和在溪水中那个行走专注的女人,我们猜不透她,但我们被吸引。终于,一个当地的老人解了我们的疑惑,他说这女人不为别的,就是在水边捞那些丢弃的矿泉水瓶子和塑料袋,要不然这水哪有这么清?有人问:那要付工资么?老人一脸的不屑,说:都是这方山水的人,自家屋里的事,还要付什么工资?

    ④吃过中饭后,大家都争先恐后要去看罗溪龙头三吊胜景,我却独个儿行动了。是的,我早想去看那个文化站的老人了。他叫谢洋生,今年84岁了,是一直在大山里默默守望的文化人。来到谢老的木屋前,我看见有一堆砍好的柴火寂寞地躺在屋檐下,码放整齐,堆得老高。掏出手机,我前前后后一连拍了好几张。拍照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一个老人在屋檐下挥舞着一双干瘦如柴的老手,举起斧头,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老人神情沉默间,那堆干柴竟熊熊地自燃起来,竟还旺旺地欢笑着。

    ⑤对于老人,我没有太多的了解,只知道他在乡里文化站干了四十多年,只知道在这个大山里有文化的事儿必是少不得他,只知道他琴棋书画,吟诗作词,对联剪纸,红白喜事,出黑板报,刷标语,喊广播,打报告,写诉状……无一不懂。有事了,一声喊就是了。

    ⑥大门半开,矮矮的护门关着,想是主人不在。从护门上看过去,堂屋的木墙上挂着一副裱好的对联:暑至听泉静,春来访主贤。我没有敲门,也没有去问隔壁的邻居,我不忍打扰这一屋的静和想象的美好。往回走,在桥头迎面碰上老人的儿子、年轻的文化站长小谢。小谢见了我,说:找我父亲吗?我也是回来告诉他,晚上乡里要搞篝火晚会。小谢告诉我,老爷子以前总要上节目的,现在年纪大了,但每回少不得要守到半宿的。

    ⑦谢老从外面管事归来,邀我进了他低矮的书房。老人耳聪目明,回忆起点点滴滴清晰如昨。他听我讲了这次采风活动的主题后说了一句话:扶贫更要扶文化。老人说这话时安静地坐着,我听了他的话却一番坐不住了。我想,老人把他一生中对文化的礼敬和对家乡的热爱,都化成这短短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文化老人振聋发聩的要义真言。也许,我们应该是要好好地反思一下。

    ⑧我走的时候,谢老说自己编好了一部《文人墨客瑶山情》,嘱我能写点文字,我没有理由不答应。临走时,老人从书架上取出一块石头,执意要送给我。他说,这是块安静的石头,陪伴他安安静静几十年了。我捧在胸前,沉甸甸的。

    ⑨从谢老家出来,沿着小溪,我一路缓步慢行。远远地看见溪水中央有一块半蹲的白石,走近了看,白鹅一只,缩颈半闭其目,睡态蒙眬。水清澈,风过耳,白鹅似石,石似我,我心安然。对文化,对人生,我有了清晰的决断和真心的懂得。望远处,那片青翠的大山就像一块静卧了千万年的大石头,它的缄默就是对大山的守望和希冀。

    ⑩在宝瑶古寨,几处老木屋前,我见着几个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我们去的时候,花鼓戏《儿大女大》正在这里拍外景,这本是大山里的新鲜事,但孩子们并没有多少的好奇和热情,他们下着他们的五子棋,丢沙包、打弹珠、捉迷藏,玩老鹰捉小鸡、跳田字……不知是谁家的老婆婆,她一早就在一块大石板上安然地坐着,也不看天,也不看地,也不看眼前热闹的世界。我有些担心,老婆婆这样坐着坐着,也许会一眨眼间坐化成一块石头。倏忽,一朵花开的疼痛灼了她的眼,她忽然感到后怕,儿大女大了,如鸟似风般悄无声息地飞走了

    ⑪村子里还是那般安静,就像村前两棵古老的鸳鸯银杏树,静静地守望千年,见证着风雨爱恋和沧桑世事。我想,安静在这里,仿佛是一种功课,一种力量。

    ⑫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我多想做一块安静的石头!

(选自《湖南日报》2016年1月22日)

比较阅读《女娲造人》和《风俗通》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女娲造人

袁珂

①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②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③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呢?

④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

⑤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⑥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

⑦“妈妈!”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⑧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⑨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⑩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看起来似乎便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

⑪女娲对于她这优美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⑫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⑬她一心想把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很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⑭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⑮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的人出现,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⑯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还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总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未免太麻烦了。怎样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却是一个难题。

⑰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担负起养育婴儿的责任。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风俗通》选段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絙人也。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