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度初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Ⅲ

说明文阅读。

《中国石拱桥》选段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1)、文中画线语句“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一句中,“设计”指的是什么?选出理解准确的一项(    )

A、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B、两个小拱 C、大拱和小拱 D、一个弧形的桥洞
(2)、下面三句引自文中的话角度各不相同,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作者说“赵州桥非常雄伟”。

张嘉贞说赵州桥“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张鷟说赵州桥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A、施工技术 总体外观 艺术效果 B、艺术效果  施工技术  总体外观 C、总体外观 施工技术 艺术效果 D、施工技术 艺术效果  总体外观
(3)、选文中划线部分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什么?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4)、要准确地说明对象,必须用语准确,讲究分寸,体会下面加横线的作用。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

祝勇

       ①现在,读纸质书的人少了,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对此,写书的人感受最深,因为书的发行数早已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观。对于一位写作者呕心沥血的文字,人们已经无暇顾及,这将写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尴尬位置,高纯度的文本也日益变成写作者的“独语”。

②书这个词,原本是指一本具体的书,就是《尚书》﹣﹣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集,后来意义变宽,指所有的著作。生活要人们去挣扎、奋斗,因此,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高浓缩的书房,在见缝插针的地铁里读一读手机上的文字,也不失为一种温暖的抚慰。现在手机上的书算不算书,我不知道。假若让我决断,我认为手机上的书不叫书,只有纸质书才是书。我认同手机阅读的便捷,同时担忧手机阅读的轻浅化和碎片化。我相信载体的变迁,必定带来内容的变化。当年我们古老的文字在甲骨、青铜、竹简、布帛、纸页上不断转移,与之伴随的必定是语言和内容的变化。比如青铜器上的文字必然是精简的,所记内容也一定是国家大事,所谓“祀”与“戎”,也就是祭祀和战争。当文字转移到纸页上,化作诗词、书札、文章,书写才自由自在,才成为一种均等的权利,抒情、议论也才成为可能,并蔓延出灿烂的文学史,有了我们浩大、辉煌的纸上文明,像王羲之《兰亭序》、李白《上阳台帖》、苏轼《寒食帖》,还有9亿字的《四库全书》。

       ③当书从纸页转移到电子屏幕上,改变的绝不仅仅是外壳,而是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网络呼唤点击量,因此造就了“标题党”,而一些沉静的、意蕴深藏的文字,显然是不适合手机阅读的。手机的书库中当然也可以下载各类经典,但有谁会在手机上读黑格尔、韦伯、陈寅恪、钱锺书?

       ④有人说,纸的时代已然过去,就像甲骨时代、青铜时代终将过去一样。但我仍顽固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

       ⑤文字需要阅读,文化则需要抚摸、感受、相融。我们的文字,从来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碰触到的不应该仅仅是冰冷的显示屏,更应该是温润的纸页﹣﹣那是我们的文化,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从自然中来,带着生命的气息,牵动着汉字的呼吸筋脉,与我们的生命血乳交融。

       ⑥“中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都依托纸而存在。书的艺术,实际就是纸的艺术。抽去一张纸,美就会被抽空,文化也会被肢解。

       ⑦当然,我们还没有到悲观的时候。我们看到,书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在各大城市不断进驻黄金地段。像诚品、言几又、方所、西西弗这些品位高尚的书店也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书店的老印象,让阅读和选购变得更加轻松、时尚和舒适,在书店里翻书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最近为拙著《故宫的隐秘角落》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我惊讶地发现,来聆听我回溯历史、讲述故宫的,居然多是年轻读者﹣﹣在电子时代长大的一代,对阅读,尤其是纸质书的阅读,竟然有着天然的好感。

       ⑧读纸质书,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为这样的阅读,让我们的思想沉静、深入,体验文明的纯美与辉煌。这样的阅读是可贵的,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4月21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航空母舰

    ①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只。它攻防兼备,作战能力强,很具威慑力。

    ②从外表看,航空母舰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拥有与众不同的宽大的飞行甲板。这个甲板不仅特别长,特别宽,而且形状古怪,呈多边形。这是因为航空母舰上的主要武器是舰载飞机,所以需要有供飞机起降的宽大甲板。一艘大型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的面积往往要比一般军舰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差不多相当于三个足球场还要多。在航空母舰上,看不到通常军舰所具有的高大的上层建筑和林立的火炮、导弹。在飞行甲板上仅有一个很小的船桥位于右舷,像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这就是全舰的指挥控制中心,称为岛形上层建筑。在飞行甲板上,还布置有航空母舰专用的供飞机起降的弹射器、阻拦索、助降镜、升降机等,这些是航空母舰之所以能使舰载飞机在这样小的“机场”上起飞、降落的法宝。

    ③一般情况下,舰载机从航空母舰起飞的方式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蒸汽弹射起飞。起飞时,飞机的前轮被挂在起飞装置中,就好像将飞机放在拉满弦的弓箭上。飞行员在得到起飞许可后加足马力,同时用刹车防止飞机移动。在他得到起飞信号的同时要放开刹车,再借助蒸气弹射装置的启动,将飞机弹出跑道。第二种是拖索式弹射起飞。起飞时,用钢质拖索牵引飞机加速起飞。但这种弹射方式比较陈旧,使用这种方式的航母较少。第三种是斜板滑跳起飞,这种起飞方式不需要复杂的弹射装置。采用这种方式的航空母舰甲板前端有一个“跳台”,飞机在起飞时以自己的动力经由跳台的协助“跳”上空中,升空的那一刻就好像滑板运动员冲出U形赛道的瞬间。

    ④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后部有四条拦截索。拦截索是由液压系统制动的,它仅用两秒钟就可以使飞机在50米内停下来。飞行员必须让飞机的捕捉钩挂上其中一条,在最佳情况下捕捉钩应该挂上第三条;假如挂上前两条,那么飞机的下降角度太平;假如挂上最后一条,那么飞机的下降角度太陡;着陆时飞行员必须将飞机完全压低,这样他可以保证捕捉钩钩住其中的一条拦截索。同时他必须将发动机开到最大,这样假如飞机没有挂上拦截索,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加速离开甲板,重新回到降落航线。

    ⑤航空母舰舰载机起降技术的解决,把舰艇与战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使得航空母舰在现代军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⑥目前,航空母舰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向两极化发展,即大型化和轻型化,前者为常规起降飞机的航空母舰,后者为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直升机航空母舰。而各种新型航空母舰正在探索之中,未来的航空母舰基本式样不会出现重大变化,但新型航空母舰不久有可能问世。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

蒋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少年的时候,有诗句陪伴,可以一个人躲起来,在河边、堤上、树林里、小角落里,不理会外面世界轰轰烈烈发生什么事。也可以背包里带一册诗,或者,就是一本手抄笔记,或者就是脑子里背诵记忆的一些诗句,也足够用。可以一路念着,唱着,一个人独自行走天涯海角。

    ③有诗就够了,我年轻的时候常常这么想。行囊里有诗,口中有诗,心里有诗,四处流浪,很狂放,也很寂寞。

    ④相信可以在世界各处流浪,相信可以在任何陌生的地方醒来,大梦醒来,或是大哭醒来,满天星辰,可以和一千年前流浪的诗人一样,醒来时随口念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无论大梦或大哭,仿佛只要还能在诗句里醒来,生命就有了意义。

    ⑤少年时候,有过一些一起读诗写诗的朋友。现在也还记得名字,也还记得那些青涩的面容,笑得很腼腆。读自己的诗或读别人的诗,都有一点悸动,像是害羞,也像是狂妄。

    ⑥后来星散各地,杳无音信,心里有惆怅唏嘘,不知道他们流浪途中,是否还会在大梦或大哭中醒来,是否还会狂放又寂寞地跟自己说:今宵酒醒何处?

    ⑦我习惯走出书房,在生活里听诗的声音。

    ⑧小时候,听街坊邻居闲聊,常常出口就是一句诗:虎死留皮人留名啊。那人是街角捡字纸的阿伯,但常常出口成章,我以为是字纸捡多了也会有诗。邻居们见了面总问一句:吃饭了吗?也让我想到乐府诗里动人的一句叮咛:上言加餐饭。生活里,文学里,“加餐饭”都一样重要

    ⑨有些诗,是因为惩罚才记住的。在惩罚里大声朗读: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朗读是肺腑的声音,无怨无恨,像天山明月,像长风万里,那样辽阔大气,那样澄澈光明。诗句让惩罚也不像惩罚了。

    ⑩小时候顽皮,一伙儿童去偷挖地瓜,被老农民发现,手持长竹竿追出来。他一路追一路骂,口干舌燥,追到家里,告了状。父亲板着脸,要我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惩罚。背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时,我好像忽然读懂了杜甫,在此后的一生里,记得人在生活里的艰难,记得杜甫或老农民,会为几根茅草或几块地瓜,唇焦口燥地追骂顽童。

    ⑪我们都曾是杜甫诗里欺负老阿伯的“南村群童”,在诗句中长大,知道领悟和反省,懂得敬重一句诗,懂得在诗里尊重生命。

    ⑫有诗,就没有了惩罚。苏轼总是在政治的惩罚里写诗,越惩罚,诗越好。流放途中,诗是他的救赎。

    ⑬家家户户门联上都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那是《诗经》的声音与节奏。

    ⑭在一个春天走到江南,偶遇花神庙,读到门楹上两行长联,真是美丽的句子:

    风风雨雨,寒寒暖暖,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⑮那一对长联,霎时让我觉得骄傲,是在汉字与汉语的美丽中长大的骄傲,只有汉字汉语可以创作出这样美丽工整的句子。平仄、对仗、格律,仿佛不只是技巧,而是一个民族传下来可以进入“春天”,可以遇见“花神”的通关密语。

    ⑯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

(选自《文苑》2018年第5期,有删改)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完成各题

放钓

——徐成龙

    ①家乡处在大平原,水系发达,河塘遍布。小时候,我最喜欢去河塘放钓。

 ②放钓不同于垂钓,垂钓要有耐心,需要守候,付出一定的时间,而放钓操作起来简单快捷,一放一收,时间短暂。简单地说,就是把好多鱼钩抛进河塘不同的区域里,不顾不问,过一段时间拉上鱼钩,也一同把咬钩的鱼儿拉上来,工具也很简单,不讲究什么,一根长尼龙线,一头系着钓钩,一头系着竹签,仅此而已。

 ③夏日里,太阳染红了西边,暑气渐渐消退了,我们几个小伙伴在钓钩上穿上泥鳅或蚯蚓等诱饵,向着野外的河塘走去,寻找水深草茂、泛着水泡的地方。因为水深草茂是鱼儿喜欢的生活环境,泛着水泡意味着有鱼儿在活动。

 ④开始放钓了。我们用力地把钓钩到河塘里,让它渐渐沉入水底,再把另一头的将签在岸上,一把泥土放在竹签旁边,作为标记,便于寻找。每隔一段距离,放一个钓钩,钓钩越多,捕获鱼儿的机会就会越多。

 ⑤放完了钓钩,天已经擦黑了,我们一边走回家,一边叽叽咕咕地说着心里话,说来说去的都是能收获哪些鱼。

 ⑥第二天,天蒙蒙亮,我们就起来了,兴奋地来到了放钓的河塘,去拉上钩的鱼儿。

 ⑦我拔出竹签,轻轻地拉了拉钓线,感觉钓线很宽松,心里一沉,很失望,凭经验,鱼儿没有咬钩。果然,把钓线拉上来一看,什么也没有。来到另一处,看见钓线绷得紧紧的,心里不由得激动起来,估摸着会有什么鱼上钩。我小心翼翼地把钓线拉上来,事与愿违,不见鱼儿的影子。仔细检查,鱼饵不见了,显然鱼儿咬过钩,却没有被勾住。算鱼儿命大,死里逃生了。来到第三处,钓线不但绷得紧紧的,而且有节奏地晃动。我断定,肯定有鱼儿上钩了。我兴奋不已,连忙拔出竹签,使劲拉钓线,突然,一条鲤鱼迅速跃出水面,一个翻身落到水里,荡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纹。我把金光闪闪的鲤鱼拉上岸,放进鱼篓里,继续拉钓线,运气不错,收获不少。

 ⑧每次放钓,都有不同的收获,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我们带着战利品,有说有笑,满载而归。

 ⑨放钓也有惊险的时候。一次,一个小伙伴拉钓线,看见一只鳖被勾住了,兴奋得不得了,也许是过于心急,也许是鳖的力气大,小伙伴滑到池塘里,扑腾着双手,大喊救命。幸亏我们离得不远,闻声而来,一个懂水性的伙伴不假思索地跳进池塘里把他拖上了岸也把鳖拉上来有惊无险。小伙伴虽然心有余悸,但是看到岸上憨头憨脑的鳖,嘴巴又咧开了。还记得有一次,我刚把一条河鳗拉上岸,不知什么原因,河鳗脱钩了,晃动着身子,向着池塘溜去。河鳗全身滑溜溜的,我怎么抓也抓不住,急得大喊大叫,束手无策。眼见河鳗就要溜进池塘里,一个大人正好路过这里,说时迟那时快,双手一拨,帮我逮住了河鳗,放进鱼篓里,说“不简单,钓了这么大的一条河鳗”。我说着感谢的话,得意扬扬地把河鳗送到了家。

 ⑩放钓大都在夜里,原因有二:一是夜里安静,不影响鱼儿咬钩;二是不会被人发现,顺手牵羊捞走了。当然,也有白天放钓的,我就经历过一回。那一天是节假日,我闲着无事,心血来潮去放钓。吃过早饭,我拿出钓钩去门前的一处池塘里放钓。

 ⑪池塘里零星地长着荷叶,有些贴在水面,有些顶在河面上,有几朵荷花骄傲地展开自己的容颜,看上去赏心悦目。我把十几个钓钩按一定的距离,抛进水里,在岸上插上竹签,就回家了。

 ⑫吃了午饭,我来到池塘收鱼钩,来到一处,仔细一看,钓线不停地抖动。我暗自思忖,肯定有猎物了。我拉了拉钓线,一条乌鳢从荷叶底下钻出来,在水面上横冲直撞,让我惊喜不已。我怕乌鳢脱钩了,稳了稳情绪,慢慢地拉着钓线,鱼儿不动了,我就快速地拉,鱼儿挣扎着,我就不拉钓线,过了十几分钟,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筋疲力尽的乌鳢拉上了岸。我喜滋滋回到了家,用杆秤一称,乌鳢足足有三斤重。

 ⑬母亲把乌鳢剖杀洗净,烧了一道红烧鱼,一家子围坐在一起,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⑭放钓乐趣多多,给我孩提时代抹上了亮丽的色彩,至今难以忘怀。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1年第8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