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2017届浙江桐乡市实验中学片区九年级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闯入者》:比闯入人心更难的是闯入电影院

    【五一影事】4月30日,《何以笙箫默》《赤道》《闯入者》和《念念》四部电影上映。五一黄金档,前两部商业片和后两部文艺片所受际遇大相径庭。特别是《闯入者》,这部带着对国家历史和现实的再一次思考的片子,虽然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亚太影展、开罗电影节、多伦多电影、釜山电影节等一系列佳评,被众多影评人评价为“王小帅至今最好的一部电影”,豆瓣评分7.8.但在五一黄金档却遇上了排片的尴尬。这在业内外引发了影片之外的另一种反思。

    【院线数据】下面是万达院线2015年5月3日的排片数据图,五一黄金档排片情况可见一斑。

    【八方声音】别忘记院线那么贵的租金、那么高的运营费,是依靠什么电影撑起来的。我们在类似五一这样的黄金档的排片,一定是采取最保险的方式,话题性的商业片一定是给到最多的排片。不过像《何以笙箫默》这样的粉丝类型电影,很多年轻观众属于冲动型消费,过完节热乎劲儿也就过去了。我们在节后会给与《闯入者》《念念》这样的影片更多的排片。——院线经理

    电影是文化商品,每一部都需要经过专门的审核,这一现象本身就说明,电影除了给观众带来轻松快乐外,还应该给观众带来其他的东西,比如严肃的思考。带来快乐的责任主要由商业片承担,而带来严肃思考的责任则主要落在《闯入者》这些文艺片肩上。当然,商业片和文艺片在内容上的分野有时候并不是那么清晰,商业片也可以有很严肃的东西,文艺片同样可以有商业上的考量,只是说它们的侧重点及根本定位不一样。——中国新闻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院线保证每一部电影的每天最低排片量当然非常过分,也不利于电影市场的优胜劣汰,但院线或许可以保证:在观众还没有和新片见面的情况下,保证新片上映首日的最低排片量,让所有电影至少有个亮相的机会,让观众至少有个选择的机会。——网友 毛毛

    如果院线认为即使首日的最低量排片的市场风险也不想承担,那么政府文化部门或许可以考虑,对首日上座情况不佳的新片予以相应的补贴,保证这些电影在最低排片情况下,在经济上达到平均上座率的水平,以弥补市场主体——院线的损失。——共识网

    【号脉问诊】把脉艺术电影:《闯入者》为何闯不出好票房?

    《闯入者》在国内上映不敌与之同天上映的《何以笙箫默》,其“票房缘”真的可遇不可求?我们不妨一起来为电影把把脉。

    病症一:王小帅导演并非第一次遭遇这种尴尬局面,从2005年的《青红》、2008年的《左右》到2011年的《我11》,无一不是口碑上佳票房难看。王导演在创作中融入个人回忆和人生态度,以唤起部分市场观众的共鸣和感触是很讨巧的艺术创作手法,但有些回忆和经历是必须对应到特殊的人群身上才引得出感触来。比如《青红》、《我11》、《闯入者》三部曲,都提及贵州“老三线”场景和文革相关故事,这些描写对生活过那个年代的观众来说必定会有别样感受,但这群受众基本集中在50-70年代出生的人,他们并非当下电影院的撒钱主力军。新生代观众对那个年代的生活知之不多,在初步接触这部电影信息时,很难被这种故事设定和预告片勾引出观看的欲望。

    病症二:在营销宣传上,《闯入者》较王导之前的作品要好上很多。如邀请李志和尚雯婕演唱宣传主题曲试图借歌推广,与滴滴打车合作送打车券,让主演吕中上《非常静距离》等。不过其宣传传递的很大比例是围绕《闯入者》的“世界电影之旅”,不断引用各方影评,多次转发王小帅关于独立电影和艺术片争取市场空间的言论,冥冥中给青年观众的印象是《闯入者》属于比较“深”(缺乏趣味性)的电影。如若要吸引“有回忆”的中老年人进影院,则或许电视、报纸和地铁公交等硬广上都应该更多费心思才是。再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影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已经司逐渐空见惯。如《何以笙箫默》,临近上映,在微信朋友圈推出黄晓明表白的肉麻小动画吸引用户互动,正是巧妙借到了精准营销的东风。

    病症三:《闯入者》争取更多受众局限于与主流院线玩拉锯战。

    这些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已经很“极速”了,但观众对艺术电影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在艺术院线未成规模之前,文艺片争取更多受众也不应局限于与主流院线玩拉锯战。《推拿》在首周票房失利后,导演娄烨改用单条院线放映方案,以保证较长时间的放映档期,这种长线二轮放映也不失为一个选择。另外,电视台和视频网站也是受众接触电影的重要渠道,如今未来互联网多屏终端的传播功效日益明显。今年香港国际电影节期间,就传导演王晶与爱奇艺合作的六部新片将采取“院线和网络同步上映”,《卧虎藏龙2》和《无境之兽》也将在Netflix网站和院线实现同步上映。

    (1)请仔细阅读万达院线排片数据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信息。

    【答案】
    (2)根据【号脉问诊】的内容,借鉴病症三(划线句)在横线上填写《闯入者》闯不出好票房的一、二两个病症所在。

    【答案】
    (3)面对《闯入者》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坚持“做艺术品”的第六代导演王小帅感慨:“这是商业片最好的年代,也是严肃电影最坏的年代。”有过相似遭遇的另一位文艺导演张艾嘉说:“我接受票房的事实,但不认为这是失败。”你认为王导演失败吗?为什么?

    【答案】
    (4)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电影不仅要有娱乐,还要有严肃,所以我们不仅要有商业电影,还应该有文艺电影。 B . 院线排片跟影片的上座率密切相关,排片量是观众选择的结果,因而院线排片的决定性因素是观众是否买账,它不会去考虑其他因素。 C . 一部电影要想取得好的票房,电影质量本身当然很重要,院线排片的作用同样举足轻重。院线不该替观众评判新片的好坏,至少应该让观众有自己选择看与不看的机会。 D . 对上座率不佳的新片,政府文化部门可考虑给予相应补贴,以平衡电影文化发展和市场的关系。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12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小题。 

    给最爱的他们安全感

    沈奇岚

           每个孩子都被父母指责过不懂事,那句“都是为了你好”听过千遍万遍,“知道,知道,我都知道”也答了千遍万遍。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我们的父母有个有趣的标准,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换言之,就是停留在父母框架里的就是父母喜欢的孩子,任何突破框架的企图都是叛逆、不听话、不懂事甚至不孝顺。

           你想自己做决定,想过自己的人生。但是,在父母的框架里,你常常碰壁。他们希望你留在那个框架里面,因为他们怕你出去了会不安全。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框架都是保护性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饭前要洗手”、“听老师的话”等等。那是他们的人生经验,他们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来为我们筑起保护墙。但是任何框架都可能陷入一种惯性。他们习惯了这种保护你的方式,却还没有习惯你已经长大,世界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你想要空间,不得不和这个框架发生冲突。你没办法责怪他们,他们的框架都是出于爱。你在他们的框架之内,他们才觉得你是安全的,他们才有安全感。

           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父母对我们人生的横加干涉,无非是怕我们做了糟糕的选择──他们心里没有安全感,对框架之外的世界没有信心。

           如果你希望父母尊重你的选择,你必须要给他们安全感──你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可以从小事做起,甚至从妥协做起。独立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用脚踏实地的行为挣来的。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一条是最方便的听话之路,父母要求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条路在你长大之后会越来越难走,你会分不清楚“他们想要什么”和“你想要什么”。

           一条就是有些难度的独立之路,你要比他们更强大。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你要通过压倒他们来达到强大,而是你要通过理解他们和保护他们变得更强大,强大到他们能够意识到你能照顾好自己了,甚至能照顾他们了。不要等他们老了,你才觉得该照顾他们了。说到这里,你会不会笑──给父母安全感?

           真的,试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你们的关系,就会明白许多的冲突并不是他们不尊重你,而是他们没有安全感,他们不知道你已经长大。他们的横加干涉可能是一种过度的担心,是一种婉转但是失败的爱的表达。

           坦白地说,期待父母因为你而有所改变,恐怕是种奢望。所以你要更努力,试着去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的怕与爱,理解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愿望。

           其实当父母是世间最辛苦的工作,为了保护他们的孩子,哪怕自己碰得鼻青脸肿也要努力强大。他们为你提供了那么长久的爱和安全感,现在,轮到你了。长大吧!

    (选自2010年第19期《读者》)

    阅读《傅雷家书》中的节选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泅横流的。 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 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⑧……

        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阅读《长江涛》,完成下面小题。

    长江涛

    刘泽民

        ①去庐山,绕道武汉,是因为与黄鹤楼有约。下了车,已到凌晨,虽然已是全身疲惫不堪,却还没点睡意。在候车室略事休息,就打听去黄鹤楼的车次及发车时间。

        ②夜色朦胧中就乘第一班车去了武汉港码头。草草地安顿了行装,匆匆地吃了早点,又急急地回到黄鹤楼的脚下。号称江南三大名楼的黄鹤楼渐渐地在晨曦中现出倩影。啊!不愧是江南名楼,那精美的造型,那橘黄色的色彩和谐出金碧辉煌古色古香的美,雄踞于蛇山之上,在摩天大楼林立的武汉三镇,依然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

        ③我怀着景仰而又热切的心情,踏着崔颢、李白们的足迹,登上了黄鹤楼。看过粉壁上的几首闪着熠熠光芒的诗,更觉这楼历史悠久,文采飞扬,不同凡响,确实是一颗璀燦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上。

        ④举目远眺,三镇奇景尽收眼底。也是老天作美,长烟一空,艳阳初照,晴川阁在绿树掩映中眉清目秀;汉阳树在林立的楼群间叠青淌翠;芳草萋萋的鹦鹉洲似乎被冷落了,可也历历在目。孟浩然的孤帆不见了,大概已去了烟波浩渺的扬州。雄伟壮观的江轮,穿梭在宽阔的江面上,雄浑的汽笛鸣奏着时代的雄伟豪迈。武汉长江大桥、二桥横跨南北,锁住一江澄碧。大桥如长虹卧波;二桥在淡蓝色的晨霭中不甘寂寞,耸起两个入云的铁肩,肩着两座金字塔型的剔透的山儿。

        ⑤江面波澜不惊,一江水无语东流。

        ⑥我卷在如五彩长龙的人流里,被裹挟着奔跑,终于进入江轮,真正投到朝思暮想的母亲河的怀抱。找好铺位,安顿了行装,又奔到甲板上。虽说是“波澜不惊”,也照样有涛。涛峰不高,不尖,呈沙丘状,瞬息万变。峰上有鳞状波纹,不甚清晰,也瞬息万变。江涛似乎怀着希冀,前呼后拥地奔腾着。

        ⑦到黄冈,耐着性子也坐不住了。苏轼的一词、二赋激荡着我的心,激起长江一样的涛。

        ⑧想到要见到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要领略那“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意境,真真有点不能自已。

        ⑨于是,江轮在光天化日下前行,没有苏子与客泛的舟儿,没有“出于东山之上”的月儿。那美妙的境界却在脑际幻化出来,天高气爽,苏子邀二三子,乘一叶扁舟,泛于曾“烟焰涨天”的大江之上,御爽爽清风,抱朗朗明月,“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酒酣兴浓中,有“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的扣舷而歌,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的半入青天半入云的余音袅袅,真是进了“羽化而登仙”的境界。苏子毕竟豁达,在“羡长江之无穷”的怅然之后,能将其变者与不变者透视,先哲出人生的至理,与“大江东去”的浩歌逸飞千古。

        ⑩江涛依旧,无“惊涛拍岸”的壮阔,无“卷起千堆雪”的雄奇!

        ⑪至九江,已过“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望浔阳江头,无殷殷红叶,无瑟瑟荻花;江边,更无仙乐缥缈中的小舟,倒有一高亭耸立于江畔,在如水的月光的笼罩下,露出飞檐翘角的俏丽。人说,那是白司马的琵琶亭。

        ⑫噫,那湓浦口的小舟,那青衫湿了的司马,那怀抱琵琶的商女,大概都在那神秘的亭里吧!

        ⑬耳旁似有韶音,一忽儿莺歌燕语,一忽儿如泉咽溪吟,一忽儿如珠落玉应……

        ⑭江涛依旧,凝神仄耳,却寂寂无声。

        ⑮大地淌出乳汁,一滴滴汇聚起来,成汩汩小溪,汩汩小溪汇聚起来,成浩浩大江。波涛是大江的脸面,是大江的风景。

        ⑯长江涛从唐古拉山汹涌而来,汹涌出一支豪壮的歌,汹涌出一幅奇丽的画儿。

        ⑰长江从洪荒时代汹涌而来,流过荒蛮,汹涌出文明。大浪淘沙,淘尽了芸芸众生,也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

        ⑱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一朵浪花,有的微而又微,有的银光灿灿,千万朵浪花前呼后拥,描绘出一幅辉煌、一幅灿烂、一部春秋!

        ⑲崔颢是哪朵?李白是哪朵?苏轼是哪朵……

        ⑳大江无语,回眸一笑,仍在滚滚向前!

    (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