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之舟》同步练习

课外阅读

    骆驼素有  沙漠之舟  的美誉  它在条件极其恶劣的沙漠中有着非凡的生存本领  在寸草不生  滴水全无的沙漠中能连续10~20天不吃不喝  驮着货物和主人  昂首阔步向目的地走去 

    它能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  生活),还有特殊的(本能  本领)。骆驼嗅觉很灵敏,顺风时能嗅出40~60千米远的水源和草地。骆驼那坚韧如橡胶的嘴唇,能吃下刺穿皮鞋的荆棘。它嚼食本领高强,完全不用伸出舌头,这样就可以不损失宝贵的水分,它最惊人之处是只需要极少水分,平时骆驼很少喝水,但喝一次水平均可以走100千米。它耐渴的原因很多,其中排尿量少便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多数动物如果小便不多,不能排出尿素废料就会中毒,骆驼却可以经肝脏把大多数尿素再循环,制出新的蛋白质。另外驼峰中贮藏着丰富的脂肪,相当于全身重量的五分之一。它找不到其他食物时,就靠这两个肉疙瘩内的脂肪来(维持  维护)生命,同时,脂肪在氧化过程中还能产生水分,有助于骆驼维持生命活动。所以说,驼峰既是“食品仓库”,又是“水库”。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2)、给第一段加上标点。

(3)、根据意思写词语。

仰起头,迈着大步向前。

连根小草也不生长。形容土地贫瘠。

(4)、为什么说驼峰既是“食品仓库”又是“水库”呢?

(5)、在文前横线上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理想的风筝》片段,回答问题

       每逢这时,我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到女娲补天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  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当老师的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时,作者是怎样想的?你又是怎样想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