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火把节之歌》

读短文回答问题

听民歌

    ①听过民歌。

    ②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

    ③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④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爱歌。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间的对唱,还真的唱得情深意长。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满向往。年轻人是对着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

    ⑤时间继续往后推移,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⑥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

(1)、文中写了作者几次听民歌的经历?分别听的什么?

(2)、文章写听民歌的经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章结构有何特点?

(3)、第③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但为什么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老人唱山歌的情景?

(4)、第⑤段画线句子中说“想来并非没有道理”,说说你领会到了什么道理。

(5)、纵观全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举一反三
阅读《从审美到歧视只是一步之遥》,回答下列各题。

从审美到歧视只是一步之遥

      近年,网络上有一个热词经常被年轻网友引述,它就是“颜值”,意为容貌英俊或靓丽的数值。当然,并没有一个真实客观的数字来衡量容貌。“颜值”不过是形容人外貌的抽象概念,形容某人极其美丽就是“颜值爆表”。与此对应的是,许多人感慨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一些人自愿加入“外貌协会”,意思是评价一个人、一件事物,喜欢把外表长得怎样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评价标准。

      在网上开玩笑比“颜值”,固然无伤大雅。一些校花排行榜的出现,甚至可以帮助活跃校园气氛。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把“颜值”从虚拟世界引向了现实生活,不仅自己重视外貌,而且待人接物也讲究外貌,恨不得自己和身边的人都长一副明星脸。为了弥补先天“颜值”缺陷,有的人频繁整容也不是稀罕事,甚至有人到国外整容,因手术失败引发了跨国医疗纠纷。一些单位在自我宣传时,也常让“颜值”高的员工露面,类似最美女警和最帅男警的照片常常格外夺人眼球。

      “颜值”尽管是新兴概念,所表达的意思却是老生常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爱惜容貌古而有之。到了网络时代,“视觉经济”占了主导,“颜值”自然大行其道,以至于产生了“看脸的社会”这样的说法。其实很多人在谈论“颜值”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天生丽质并非自己能够决定,被“颜值”这种价值取向牵着走才是人们的处境。

      外貌歧视是客观存在的。有德国学者研究得出结论:工资、晋升和津贴都和一个人的外貌吸引力有关。(一)如果这还算不上歧视,那么东莞一商场的例子说得更清楚:该商场清洁工工资标准与“颜值”直接挂钩,年纪轻、形象好的,月薪1800元;其他的则为1650元。更多的歧视藏在你“说不清道不明”的灰色地带:求职应聘时因为证件照太草率而被刷掉;面试后被淘汰的真正原因竟然是“辨识度不怎么高”。

      把一件与外貌毫无关系的事情,以外貌为标准来衡量,就可能落入歧视的陷阱。网上流传模特学校招生测试形体,没有人说这是歧视,因为形体本是对模特的一种公认的职业要求;有人对婚恋对象有一些容貌的要求,也谈不上歧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私生活的取向他人不能干涉。但是,凭常识就可以得出结论:清洁工扫地是否能干与外貌无关,警察破案是否让人民满意也不是靠“颜值”。

      不可否认,善于经营个人形象,也是一个人能力素质的体现。在有经济条件的前提下,注意自己的穿着搭配,为了体型苗条减减肥,既锻炼身体又美化外表,大概没有人会提出什么异议。但是,“颜值”高不高,光靠后天努力并不够,必须承认是否天生丽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二)一个人懂得怎么穿着打扮,那叫做审美;反之,一个人动辄以貌取人,嘲笑他人无法改变的容貌,那就是歧视了。

      承认人与人之间有“颜值”的差距,这早就不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了。这并不是我们认可“看脸的社会”的理由。过于崇尚“颜值”,倒可能反而被“颜值”所约束,天天心里给别人的“颜值”打分,难保哪一天自己因“颜值”不高被吃闭门羹。生下来就有美好的外貌,那是一个人的幸运。不过即使“辨识度”不高,也完全不用气馁。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认可因“颜值”而产生的歧视,你也未必能摆脱被歧视的命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小气的父亲

刘清山

       ①父亲的小气,在我曾经度过童年、少年时光的村庄是小有名气的。

       ②一枚咸鸭蛋,就是他最好的下饭菜了。他一大早把咸鸭蛋在缸沿边磕开个口子后,早晨吃,中午吃,晚上还吃;一根筷子在鸭蛋里轻盈地拨拉着,既可以下酒,也可以下饭,可谓一举两得。吃完咸鸭蛋后,他又举起手中的空蛋壳,对着阳光仔细地看,确定里面空空如也后,才恋恋不舍地扔掉。

       ③虽然父亲朴实能干,但他的小气还是让我和母亲受到许多乡邻的奚落。母亲倒是毫不在意,但我却感觉在一些同村的伙伴中抬不起头来。

       ④“您平时就不能大方一些,您感觉不到别人都在笑话我们一家?”上了中学的我,忍不住向父亲发牢骚。

       ⑤父亲并不以为然,他淡定地说:“做人呐,该小气时就得小气,该大方时才能大方。”

       ⑥其实,我心里也很清楚,父亲的小气情有可原。那时我们村是个穷村,而我母亲的身体又不好,这让他肩上的负担更加沉重。但我仍然不能容忍他夏天穿着一件满是窟窿的汗衫等诸如此类的行为。我已经是大人了,把面子和尊严看得比什么都重。

       ⑦大学毕业后,我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了一名中学教师。结婚的那一天,父亲在腰间摸索了好一会儿,把紧握的手放在我的手中。他抽手后,我低头一看:是两百块钱。他羞愧地说:“孩子,你别嫌少,家里只有这么多钱了!”他的话,我信!

       ⑧在城里安家的我,日子慢慢好了起来。我几乎每个月都要回一趟乡下看望双亲。父母在一点一点地变老,就像秋天的树叶在寒风中颤抖。唯一不变的是父亲的小气:他依旧穿着破旧的衣服,我给他的钱不舍得花一分,送给他的衣物,他都让母亲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箱子里。

       ⑨我的孩子感冒,电话中无意间告诉了母亲。第二天,一大早有人敲门。我打开房门,没想到竟然是父亲。秋季的早晨,寒风萧瑟,他竟然满头大汗。

       ⑩“您是怎么来的?”我赶紧把父亲拉进屋,递了一块毛巾给他。“我,我是骑着人力三轮车来的!”他气喘吁吁地说。

       ⑪父亲居住的村庄离我的住处足有八十多里路。他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竟然是一脚一脚蹬着三轮车来的。

       ⑫我心疼地说道:“孩子只是感冒,您用不着大老远来看他。再说了,您就是来,也要坐汽车啊!您这么大年纪了,这近百里的路,累着您不说,要是路上出什么意外,可如何是好呢!”

       ⑬“不累,不累,我干了一辈子农活,骑车走百十来里路,就像玩儿似的!”

       ⑭“是心疼那二三十元的车票钱吧?!”我一下戳中了他的软肋,“您先坐着,我给您做早饭去。”

       ⑮“你不用做饭,我已经吃过了。”他拉住了我的手说,“我凌晨三点起的床,吃了一张煎饼,然后就赶过来了。”

       ⑯我抬头看了一下挂钟,来一趟城里,他整整骑了三个多小时的路。我可敬可亲又可怜的父亲啊!我不顾他的反对,下了一碗鸡蛋面,逼着让他吃了下去。临走,舍不得一张汽车票钱的父亲竟然强行留下了五百元钱,让我给孩子买点吃的。

       ⑰再回家的时候,我忍不住对母亲说:“现在日子都好过了,您就别让爸那么小气了!”

       ⑱母亲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谁都能笑话你爸小气,你却不能笑话他!在我们村里,你是第一个大学生,你好好想想,当时乡邻都不舍得把钱投到孩子的学业上,和你同龄的孩子最多只能上到初中就不继续上了。只有你爸,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路把你供到了中学、大学……你见过这样小气的父亲吗?”

       ⑲我听得面红耳赤。是啊,父亲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该小气时小气,该大方时大方。他把小气留给了自己,把大方给予了孩子。他用小气撑起了这个曾经一贫如洗的家,却大方无私地把父爱像雨露般洒到我的身上。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锁记

【甲】

    父亲故去之后,我也还常到她家里去,不过已不是和孩子们玩耍了,却是和衍太太或她的男人谈闲天。我其时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这些话我听去似乎很异样,便又不到她那里去了,但有时又真想去打开大厨,细细地寻一寻。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但那时太年青,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

【乙】

    此外还有所谓格致、地学、金石学……都非常新鲜。但是还得声明:后两项,就是现在之所谓地质学和矿物学,并非讲舆地和钟鼎碑版的。只是画铁軌横断面图却有些麻烦,平行线尤其讨厌。但第二年的总办是一个新党,他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大抵看着《时务报》,考汉文也自己出题目,和教员出的很不同。有一次是《华盛顿论》,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

    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价五百文正。翻开一看,是写得很好的字,开首便道“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机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撒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白糖棒冰

俞天立

①说起冰糕,怎能不提儿时的“白糖棒冰”呢。这小家伙一整块是由白糖水冷凝成的。暑天咬下一角细细品嚼,冰凉沁喉,甜香四溢,是我儿时最爱的零食了。

②我从小在杭州读书,暑假方回老家新昌看望祖父母。总是人还未到,祖母已把一整箱“新光”牌棒冰买好了,藏于冰箱。但免费的福利到手并不简单——每日一根,绝不多给,怕小孩子吃坏肚子。但机智如我,怎会拘泥于“戒条”呢。美食的诱惑,足以使我“铤而走险”,趁家人没注意,就偷偷溜到冰箱所在地——祖父母的卧室,拿床垫脚,去开上格的冷冻室。“新光”牌棒冰是蓝红色相间的纸包装的,纸张薄如蝉翼,印着一颗硕大的星星。撕开一角,冷气便“蹭蹭”冒上来;有些残纸还黏在冰面,得用指尖小心剥净。棒冰入口,那种透心凉的感觉,犹如久旱的大地遇到了一场好雨,瞬时消除了炎夏闷热之气,浑身舒畅。我三口两口咬完,牙齿直打哆嗦也全然不顾,生怕夜长梦多被发现。

③一两次的“作案”尚是不打紧的,只是次数多了,还是被祖母发现了蛛丝马迹。她见棒冰数量短时间下降得太快,又翻出了我扔在垃圾桶里的包装纸,便捉住我责骂了一顿。可我一个孩子怎能抵挡棒冰清凉甘甜的诱惑?直到再次“作案”被发现。作为惩罚,我暂时失去了吃棒冰的权利。

④祖父不忍见我吃不到棒冰心痒难忍,又怕我“积习难改”,便想出了一招可以控制我贪吃棒冰的法子。他拿了白纸,裁成几十张小纸块,写上“一支棒冰”“两支棒冰”之类的短语,然后起了个大早爬到山顶,把纸条藏匿在石块下、树梢上、草丛里。第二天,祖父领我上山,告诉我,只要找到任何一张带“棒冰”字样的纸条,就同意领相应的棒冰给我吃,每日限一张。他在旁边静静地看着。于是,我拼了命地爬树、翻石,甚至刨开土丘,弄脏了衣裳也全然罔顾。棒冰的诱惑,使我倍加努力。好容易找到一张,上面却写着“无”。我无奈片刻,自是不肯放弃的,继续搜寻。与透凉甜爽的棒冰相比,暑气的蒸腾、衣裤的脏乱算得了什么

⑤终于,我捡到了二十多张“棒冰票”。这些“战利品”,分明是一滴滴甘如饴、润如玉的水分子。我将它们当作宝贝疙瘩藏在储钱罐里。每日午睡后做完作业,就抽出一张,向祖父去换棒冰。他像小贩似的,微笑着一手交票一手交货。得了货,自然是我的享受时间了。

⑥久而久之,我已能克制自己的贪欲——即使“棒冰票”用完。有一次,他带我去县城逛街,忽闻阵阵有节奏的木梆敲击声——那是一辆“棒冰车”。他掏出两毛钱,小贩便徐徐打开三轮车上的木头箱子。一摞摞的白糖棒冰如砖瓦整齐地码放在蓝色厚棉包裹里,蹭蹭地冒着寒气。我眼睛都看直了。祖父让他拿出一支给我,我大快朵颐地又吮又咬,忘记了一切烦忧。仿佛,吃棒冰是世上最大的赏心乐事。祖父问我还要吃吗,我摇摇头。我知道必须克制自己。

⑦如今,人已长大,大街上也早已没有了白糖棒冰。看到大街上琳琅满目的冰糕和冰淇淋,又常常让我回忆起祖母和祖父,回忆起他们的严厉与用心良苦。

⑧小小的白糖棒冰,虽然味道寻常,却别有一番绵长的滋味。

(选自《上海文学》,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挥手

赵丽宏

①我的人生路上有三次远足,都是父亲去送我的。他站在路上,向我挥动着手,伫立在路边的人影由大而小,一直到我看不见……

②第一次送别是我小学毕业,我考上了一所郊区的住宿中学,那是六十年代初。

③那时父亲还年轻,鼓鼓囊囊的铺盖卷提在他的手中并不显得沉重。中学很远,坐了两路电车,又换上了到郊区的公共汽车。从窗外掠过很多陌生的风景,可我根本没有心思欣赏。我才十四岁,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想到即将一个人在学校里过寄宿生活,不禁有些害怕,有些紧张。

④一路上,父亲很少说话,只是面带微笑默默地看着我。当公共汽车在郊区的公路上疾驰时,父亲望着窗外绿色的田野,表情变得很开朗,我感觉到离家越来越远,便忐忑不安地问:“我们是不是快要到了?”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指着窗外翠绿的稻田和在风中飘动的林荫,答非所问地说:你看,这里的绿颜色多好。他看了我一眼,大概发现了我的惶惑和不安,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肩胛,又说:“你闻闻这风中的味道,和城市里的味道不一样,乡下有草和树叶的气味,城里没有。这味道会使人健康的。我小时候,就是在乡下长大的。离开父母去学生意的时候,只有十二岁,比你还小两岁。”父亲说话时,抚摸着我的肩胛的手始终没有移开,“离家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季节,树上开始落黄叶了。那年冬天来得特别早,我离家才没有几天,突然就发冷了,冰天雪地,田里的庄稼全冻死了。我没有棉袄,只有两件单衣裤,瑟瑟发抖,差点没冻死。”父亲用很轻松的语气,谈着他少年时代的往事,所有的艰辛和严峻,都融化在他温和的微笑中。

⑤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并不是一个深沉的人,但谈起遥远往事的时候,尽管他微笑着,我却感到了他的深沉。那天到学校后,父亲陪我报到,帮我铺好了床铺。接下来,就是我送父亲了。在校门口,父亲拍拍我肩膀,又摸摸我头,然后笑着说:“以后,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慢慢就会习惯的。”说完,他就大步走出了校门。我站在校门里,目送着父亲的背影……在我少年的心中,我还是第一次感到自己对父亲是如此依恋。

⑥父亲第二次送我,是“文化革命”中了。那次,是出远门,我要去农村“插队落户”。当时,父亲是“有问题”的人,不能随便走动,他只能送我到离家不远的车站。那天,是我自己提着行李,父亲默默地走在我身边。快分手时,他才呐呐地说:“你自己当心了。有空常写信回家。”我上了车,父亲站在车站上看着我。他的脸上没有露出别离的伤感,而是带着他常有的那种温和的微笑,只是有一点勉强。我知道,父亲心里并不好受,他是怕我难过,所以尽量不流露出伤感的情绪。车开动了,父亲一边随着车的方向往前走,一边向我挥着手。这时我看见,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⑦父亲第三次送我,是我考上大学去报到那一天。那是1978年春天。父亲早已退休,快七十岁了。那天,父亲执意要送我去学校,我坚决不要他送。父亲拗不过我,便让步说:“那好,我送你到弄堂口。”这次父亲送我的路程比前两次短得多,但还没有走出弄堂,我发现他的脚步慢下来。回头一看,我有些吃惊,帮我提着一个小包的父亲竟已是泪流满面,举手作挥手状。以前送我,他都没有这样动感情,和前几次相比,这次离家我的前景应该是最光明的一次,父亲为什么这样伤感?我有些奇怪,便连忙问:“我是去上大学,是好事情啊,你干嘛这样难过呢?”父亲一边擦眼泪,一边回答:“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我想为什么总是我送你离开家呢?我想我还能送你几次呢?”说着,泪水又从他的眼眶里涌了出来。这时,我突然发现,父亲花白的头发比前几年稀疏得多,他的额头也有了我先前未留意过的皱纹。父亲是有点老了。

⑧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儿女的长大,总是以父母青春的流逝乃至衰老为代价的,这过程,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地进行,没有人能够阻挡这样的过程。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