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南海很早就出现于我国的古籍中,早在《后汉书》和三国时期的《南州异物志》以及宋代的《太平御览》都有对南海的记载,勤劳的中国人民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前的汉代,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明、清时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

材料二: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其“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历经数百次实验,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引入西医炼药技法,用低沸点的乙醚成功制取了青蒿提取物,最终找到了制取青蒿素之法,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屠呦呦获奖后发表感言:“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屠呦呦同时也指出:“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够。”如果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 固步自封,中药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南海历来属于中国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屠呦呦团队成功找到制取青蒿素之法的原因。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回顾历史,20世纪50年代末开发北大大荒时,面对广袤而肥沃的黑土地,人们发出了“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的赞叹。如今,东北黑土地上产出的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足见黑土地作为粮食生产战略资源的重要价值。同时也要看到,几十年来的高产稳产,不可避免会对黑土地肥力速成一定遗支,出现土壤有机质下降等问题。以前拼面积、比产量,现在拼绿色比质量,粮食生产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如今,随着农民土地保护意识的增强,“保护性耕作”正在黑土地上悄然兴起。例如,利用现代耕作技术让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数据显示,全秸秆覆盖免耕5年后,土壤有机质能增加20%左右。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察看黑土地实验样品和玉米优良品种展示,了解农业科技研发利用、黑土地保护情况。习近平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这一关于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指示再次表明,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守好基本田。

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 11 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 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发展潜力巨大。但该区域的非均衡发展非常明显。其中有已经 基本完成工业化、现代化的先发展地区,也有处于初级工业化与传统农业并行的欠发达地区。 同时,许多地区并未充分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盲目追求所谓经济效益高的产业,结果导致 各地重复投资,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不同地区各自为政,阻碍了区域间的生产要素和产 品的自由流动。2020 年 11 月 14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再次聚焦长江经济带 发展,要求推进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发展,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

材料二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 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长江文化中,既有江南 水乡古镇、南京石头城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南京金箔锻制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宜兴 紫砂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国第一个机器钢铁厂、第一个自贸区……近年来,重庆 依托大山大水、大城大桥的地域特色,沿江布局大型文化设施;湖北举办荆楚文化节,为文 创企业提供与资本对接的平台;江苏打造“江南水乡”田园文化旅游线路,助力长江国际黄 金旅游带建设……众多地方把地域特色转化为文化品牌。奋进“十四五”,必须更好地传承 和弘扬长江文化,使其更加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