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综合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福建省南平市剑津片区2016年5月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为了将低碳理念融入南平市旅游产业发展,拓展低碳旅游市场,全力打造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南平市政府决定用4个月时间开展“低碳之旅·畅游武夷”旅游促销活动。对此,剑津中学开展“低碳之旅·畅游武夷”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剑津中学校报小记者获取一则消息,请你帮忙拟写标题。

    中新财经武夷山11月15日电(记者 龙敏)福建省南平市官方15日对外披露,为拓展低碳旅游市场,打造低碳旅游示范区,将以低碳旅游为主题,向海内外发放集门票、积分、信息、统计、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低碳旅游护照。

    南平市旅游局长温秀美介绍,持低碳旅游护照可享受武夷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门票五折优惠、南平市境内3A.4A级旅游景区免门票优惠的政策。

    标题:1

    【答案】
    (2)请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概括出主要信息。

    材料一:国内外关于低碳旅游的理论研究已处于发展阶段,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低碳旅游的认知状况,有关部门对某大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大学生对低碳旅游的认知情况表

    学历

    不知道人数

    百分比

    知道人数

    百分比

    专科

    309

    61.8%

    191

    38.2%

    本科

    262

    52.4%

    238

    47.6%

    研究生

    236

    47.2%

    264

    52.8%

    材料二:在被调查的500人中,通过网络媒体了解低碳旅游的人数占32.4%,电视广播占21.7%,报刊杂志占20.1%,其他占17.2%,亲戚朋友占9.3%。

    信息一:1;信息二:2

    【答案】
    (3)为了增强市民低碳旅游的意识,请你为本市“低碳之旅·畅游武夷”旅游促销活动设计一条公益宣传广告语。

    1

    【答案】
    (4)【采访领导】“世界地球日”在即,校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 5年全国360城PM2.5浓度排名榜中,贵州、云南、福建、海南和西藏是空气最好的五大区域,而南平市“气质”稳坐福建省榜首,为此,小记者采访了我市领导。请你根据前后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内容。

    小记者:您好!我是剑津中学校报小记者,请问,1

    相关领导:我市坚守生态底线,近三年让100多个不符合绿色发展定位的项目吃了“闭门羹”。截至目前,关闭矿产开发企业110多家、小木材企业600多家,没有新批一个矿产开发项目,没有新上一个重化工项目。正因为采取了这些措施,才有了南平现在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环境。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8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跟自己比》,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们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比成绩、比结果、比地位、比职称、比权势、比财富等等,不一而足。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强于别人,一种是自己弱于别人。前者往往使我们变得愉悦、得意,甚至骄傲起来;后者往往使我们变得不快、郁闷,甚至燃起嫉恨之火。也就是说,不管哪种结果,都会让我们变得不平静。最可怕的是,在跟人比较中,我们丢失了自己。

           ②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总喜欢跟人比较,这种境界就很难达到。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在我看来,如果非要比较的话,那就跟自己比吧。

           ③桓公(桓温)年轻时与殷侯齐名,所以常常怀有竞争之心。有一次,桓公问殷侯:“你与我相比,如何?”殷侯回答说:“我和自己打交道已经很久了,宁愿做我。”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元代学者黄元瑜用殷侯的答语来命名他的亭子,叫做“我我亭"。看来,古人早已懂得把目光由外在事物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我。换言之,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不愧为明智的做法。因此,跟自己比,总算找对“对手”了。

           ④女作家乔叶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既然这样,那么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行为等就会有差别。去年的你跟今年的你、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刚才的你跟现在的你……如果在它们之间用减法,结果往往不会是零,要么是负数,要么是正数。也就是说,你可能进步了或倒退了,更加成熟了或更加幼稚了,懂得宽容了或更加狭隘了,宠辱不惊了或更加浮躁了……

           ⑤因此,在成长中,我们不能总是前进,有必要时常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以前和现在,也就是让“旧我”和“新我”比一比。如果“新我”名副其实地进步了,升级了,那么就要沿着脚下的路,一如既往地向前,朝更高的制高点迈进;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总结、反省,寻找、分析“退步”的原因,目的是把今后的路走好,让自己取得进步和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说,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⑥蒋勋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他问一位学植物学的朋友:“如果含笑的香味和百合的一样,会怎样?”那位朋友告诉他:“那它就会被淘汰。因为它东施效颦,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看来,要想有声有色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盲目地跟人比较,胡乱地模仿他人。跟自己比,守住自我,才是正道。

    阅读新闻,回答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④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         , 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⑪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⑫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⑬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⑭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⑮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⑯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封锁长江。⑰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现代文阅读

    河道,河道

    罗 铮

    ①小河睡得早。月上柳梢头,鼾声均匀响起,整夜不息。

    ②小河醒得也早。天蒙蒙亮,身体里的毛细血管插满了水桶,铁的,塑料的,红的,绿的,蓝的。映在河里的面孔青涩,秀气,睡眼惺忪。返回的路上,河水上下颠簸,晃醒整座村庄。走完了这道程序,一天便正式拉开帷幕,砍柴,洗漱,做饭,喂鸡,种田等环节方能陆续开启。

    ③小河真的小。仅仅三四米宽,任何一张地图上都不会出现蛛丝马迹。细碎的鹅卵石密布,水与石头撞击出条条波纹。三两枯枝四仰八叉。水流清澈见底,浅到孩子们嬉戏玩耍,根本用不着大人看管。

    ④小河没有方向。它来自何方,去往哪里?我不止一次问过乡人,每次都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它就像一个过客,忽然间出现在村头,默默流向村尾,又不知所终。我只知道,它的到来,浇灌了数百亩粮田,养活了四百多户村民,淘米,洗菜,浣衣,洗澡,做酒,样样不可或缺。

    ⑤小河也没有名号。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村民,怎么就没有想起给小河安个名号?抑或曾经有过,却又不便记忆而被自然淘汰?

    ⑥尽管如此,小河的威望依然十足。虽然地理位置偏于村南,但它足以堪当全村的中心。村里的每一个人都与小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男人们下工路上,掬一捧水往脸上一浇,疲乏顿减。女人们三五成群蹲在河边,边在搓衣板上搓洗,边闲话村头逸事。孩子们在河边围着大人追逐嬉戏。它流淌着一批又一批童年、中年和老年,每个人从小到大的历程,记下的,忘却的,在小河的密码库里统统可以找到。

    ⑦千百年来,这种状态一直持续着。一代又一代罗氏、黄氏后裔从小河旁进进出出,或衣锦还乡光耀门楣,或富甲一方腰缠万贯,或庸碌无为平淡一生,或寒衣素食惨淡度日。

    ⑧亭台楼阁,山川河流,但凡稍有名气,总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纵情歌咏。可是,小河名不见经传。它也有精美的发饰——岸边的竹林排开一道墨绿的幕帘,风一吹,竹叶飒飒作响。或许在久远的古代,小河拥有更加宽阔的流域,能把青黛色绵延的山峦收紧,浮出阔叶林的斜影。但仍然不足以吸引诗人的脚步。它没有任何怨言,静静地蜿蜒,九曲十八弯,滋养着村庄的代际更替与喜怒哀乐。

    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淙淙流淌的小河,没有人知道它的河道究竟是何走向。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任岁月仓皇,我自沉静。它全方位印刻着村庄的春夏秋冬,映射着子丑寅卯等各个时辰的衣着,装载着晴雨雪雾的雄奇瑰丽,暗藏了大量的古老因子,早已超越了“器”的局限,从一个提供基本生存物料的源头,升华为整村人的精神图腾。它已经化成血液,在所哺育的众多身体里长久寄存,时不时汩汩冒几个泡,异乡的游子便乡愁四溢。

    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河流是生物学,也是社会学,更是哲学。游走于丛山密林之间,每逢开阔地,便散落鎏光的村舍。全村的生命得以发育,健壮,洗礼。它的沉默,潜藏着丰厚的生命之道。

    ⑪村庄的夜,黑得纯粹。一缕月色笼罩四野。万籁俱静。唯一的声响,是水。平缓,有力。我听出了生命的生生不息。如果说每个生命都是观摩世界的一个切面,那么整条河道将是怎样的集大成者。
           ⑫河道,河道,谜之河道。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