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山东利津县初二下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在万隆会议上赢得了尊重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举一反三
《时代》周刊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周刊每年年末都会评选当年的“风云人物”。《谁在〈时代〉封面上?》一书的作者列努斯曾说:“那些经常出现在《时代》封面上的人物,必将被收入历史课本。”

材料一:图1是1951年6月18日的《时代》期刊,封面人物是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然而,《时代》首次介绍给西方人的周恩来,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时代》对周恩来和新中国的“妖魔化”和“丑化”也许不难“理解”,因为当时美国的双脚正深陷战争的泥潭。

材料二:图2是1971年11月8日的《时代》期刊,封面人物又是周恩来,左上角文字:“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封面文章这样写道:“当意气风发的毛泽东在1949年发表他著名的演讲,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后,他的助手向地处纽约的年轻的联合国发了一封电报,要求联合国驱逐由蒋介石政府代表的中国政府……而今天,联合国要接受一个来自新地区的代表团: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三:图3是1972年2月6日的《时代》期刊,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画面表现着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中国的歌舞表演。

材料四:图4是1979年1月1日的《时代》期刊,封面人物是被评为1978年年度风云人物的邓小平。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八年级某班学生围绕“新中国50年代到70年代的外交成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材料一: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化集》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1955年4月19日)

材料三: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十月二十五日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多年以来,许多友好国家一直为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中合法权利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势力也阻档不了这一历史潮流。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论《历史湖流不可抗拒》(1971.10.28)

材料四:(见下图)尼克松总统向迎候在机场的周恩来总理首先伸出手去,两位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多年没有交往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