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三课爱莲说课时训练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周敦颐《爱莲说》。

   【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也。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C、群葩/当令时 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2)、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B、菊之爱,陶后有闻(少) C、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面) D、后先相继,自夏秋(往,到)
(3)、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予谓菊,花隐逸者也 B、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秋矣 C、无风亦呈袅娜姿 D、及花既谢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同是写莲花,两文在写法和内容上各不相同。【甲】文主要采用、以花喻人的手法,赞扬了君子的高尚品质;【乙】文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重点写了芙蕖“”的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选自柳宗元永州八记之《小石潭记》)


       (乙)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 , 或倍尺 , 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 , 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 , 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 , 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选自柳宗元永州八记之《石渠记》)
[注] ①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②桥:架桥。③幽幽:水细流的样子。④咫尺: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⑤倍尺:二尺。⑥泓:深潭。水深而广。⑦堕:落,流。⑧纡余:曲折伸延。⑨箭:小竹。⑩庥(xiū):同“休”,休息。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