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语文版八上单元综合检测(五)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天上有个“北斗”    地上自由“行走”

    ①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划破夜空,成功地将中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②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它将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3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

    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等许多方面,无疑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北斗距离我们的生活是远还是近?其影响又有几何呢?

    ④从定义上来说,卫星导航是利用导航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求出载体相对卫星的位置,再根据已知的卫星相对地面的位置,计算并确定载体在地球上的位置的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天上的卫星,准确地知道地球上某地某物的位置。就我们的生活而言,常用的百度地图、驾驶路线导航、大众点评的美食定位等等都是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

    ⑤对于古代皇帝来说,管理疆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有日行千里的宝马通风报信,但是在广袤疆土上发生的大小事情还是很难及时传达到皇帝那里,并及时进行处理和回复。但是现在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就让我们可以随时知道世界另一端发生的事情了。

    ⑥全球第一个卫星导航系统由美国建立,在1967年开始民用。卫星导航系统概念的提出已有30年,但卫星导航全球性大众化民用刚刚开始,真正应用只有十来年。

    ⑦通常卫星导航的应用市场可以分为三大方面:专业市场、批量市场和安防市场。而有很多应用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徒步旅行者、野外工作人员和户外活动者现在常应用袋式GPS定位器,配上电子地图,可以在草原、大漠、乡间、山野或无人区内找到自己的目的地。还有城市中车辆的监控管理、汽车导航与信息服务、行驶路线规划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再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车载报警装置、车载防盗装置、车载导航装置等等,都使用了卫星导航系统。

    ⑧也许有人要问:现在我们出门用手机搜地区、搜路线这么方便,已经有可以使用的系统了,为什么还要花大力气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呢?

    ⑨殊不知,虽然现在的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上已经成熟,但使用的都是外国的技术和设备,在中国国内导航市场,美国的GPS更是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等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和特殊的意义。

    ⑩短短8年时间,中国完成了16颗导航卫星密集发射的壮举。经过一段时间组网调试运行后,系统将具备稳定连续地覆盖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部分亚太地区的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等服务。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它有以及短报文通信的功能。

(2)、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⑩段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4)、我国花大力气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原因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微妙的头发
①人们都有一头密密的头发,黑色的、金色的、褐色的,但很多人却只知道它与生俱来,不知道它生长的秘密、奇妙的特性、蕴含的丰富成分和非常广泛的用途。
②一般人有10万根头发,其生长速度为3天1毫米。人每天落发50—100根,同时又有大体相同的新发补充。头发含铜、铁、镍、钛、钼、铝、铬、锌、铅等14种元素,耐腐蚀,同等截面承受力为钢的1.25倍,200多根头发编成的辫子可吊起20吨重的物体。英国广播公司一次“创纪录”节目中,潘蒂兰小姐的一根头发竟承受了177.18克的拉力。人发拉断前可延展20%—30%,上述性能都是其它纤维难以具备的。
③在著名笔乡——日本广岛熊野町,头发被用以生产品种繁多的毛笔,其中最珍贵的是用新生婴儿头发制成的“胎毛笔”,每支售价一万至二万日元。设计师玛萨·海斯女士别出心裁用人发精编成各式时装,最低的售价也高达2.5万美元,有人甚至愿出百万美元高价认购其中的精品。
④直径60—70微米的每根头发,含有18种氨基酸。用毛发提取合成的精氨酸、胱氨酸已临床应用于医治肝炎及各种脱发症,组氨酸可治疗消化道溃疡,脯氨酸可治疗高血压,赖氨酸为儿童身体发育所必不可少。在捕鲸受到严格控制后,人发已日益成为生产氨基酸的重要原料。日本与印度不久前协定,在印度投资建造一座加工厂,年消耗1200吨毛发,产出80吨胱氨酸、24吨酪氨酸和1400吨含氨基酸的干粉,广泛用于制药、食品加工、化妆品和饲料工业。我国不少地区用人发作原料,制成初级产品出口创汇。
⑤最近几年,科学家又发现人发中含丰富的黑色素和角朊,是制造防晒油的高级原料。目前用人造原料制成的防晒油易引起皮肤过敏,而以人发为原料不仅不会造成过敏,还具有吸收紫外线光谱范围广、在强烈光照下不会变质等诸多优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头发还将不断以更新的面貌,为世界提供巨大而奇妙的资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信息时代的“无价之宝”

张唯诚

      ①在古代,炼金术士声称他们能将铅之类的金属变成贵重的黄金,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现在,数据科学家正在将大量数据变成信息,这些信息虽然不是黄金,但价值胜似黄金。数据科学家可以说是现代的“炼金术士”。

      ②英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他的著作《大数据》中指出,今天全世界存储的信息中,书和磁带只占不到两成,多数信息都以数据形式存储在电脑硬盘、通信设备和其他数字设备中。全世界产生的数据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最近两年的数据产生量就占到总数据量的90%。一家互联网研究公司预测,人类产生的数据还将以每三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③互联网并不是产生大量信息的唯一地方,另有大量信息是由科学家们“制造”出来的,这些信息来自于他们对大量事实的研究,而对这些事实的记录就是数据。例如,生物学家测量了成千上万个细胞,从而收集到大量数据;天文学家观测了恒星、星系和太空中的各种能量活动,从而收集到大量数据;地球科学家收集到世界各地的有关水、风和气流的资料,从而也形成了大量数据。

      ④数据经过分析和归纳会形成有用的信息,于是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用于处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人们利用数据做各种各样的事。在美国,人们通过分析数据了解到,每当飓风来袭前,超市中的草莓糖霜果塔饼干便特别抢手,这时的销售量会比平时增加7倍,而在暴风雨天气来临前,啤酒的销售也特别好,于是超市便知道在这种时候及时补充货源,从而令销量大增。数据还给警察们的工作带来了方便。在那些犯罪率高的城市,以前积累下来的犯罪数据可以派上用场,警察们使用这些数据预测犯罪的高发时间和地区,从而合理地调配警力,提高工作效率和防范效果。

      ⑤数据之所以能发挥上述作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帮助我们预测了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然而在有些领域,知道为什么会有某种事情发生显得更加重要。例如在医学领域,来自人体或者人体细胞的数据就有可能告诉医生们,某种疾病为什么会发生,从而帮助医生治疗这些疾病。

      ⑥科学家们还期待有一天数据能使各行各业变得更加高效和更具“个性化”。例如,当一个病人向医生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医生便可以将这些数据和其他病人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依据这个病人的生活方式制定特定的治疗方案。同样在一个班级里,学生们利用平板电脑或者阅读器进行阅读练习。数据传到老师那里,如阅读用了多长时间,某个词语被学生标注了多少次等。分析这些数据,老师便可以发现读物的难点和学生们的兴趣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还可以对个别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数据同样可以运用到其他行业。

      ⑦因此,在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假若你成了一个数据科学家,你便拥有了神奇的魔力,就好像中世纪的炼金术士们所声称的那样。

                                                                                                                                         (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02期,略有删改)

阅读《动物也在“计划生育”》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动物也在“计划生育”

玉琳

       ①旅鼠是北极草原上数量最多的动物。它们的生育速度极快。每隔三四年,旅鼠的数量就会发生爆炸式增长。这么多的旅鼠会把大草原上可食之物全部吃光。这时,它们得考虑子孙后代的事了。如何消除过剩的数量呢?请看旅鼠的计划生育:第一招是舍身喂天敌。旅鼠这时候的身体颜色会由原来的灰黑色忽然变成鲜艳的橘红色,暴露出自己的所在,引来天敌为自己举行腹葬。第二招是舍身赴死,旅鼠们集合起来,铺天盖地地向大海而去,如此悲壮的场面令动物学家为之感叹

       ②美国科学家皮特克用营养恢复学来解释旅鼠的自杀:当鼠类数量达到高峰时,植被因遭到过度啃食而被破坏,食物不足、隐蔽条件恶化,于是它们只好除了留下少数以繁衍后代之外,统统去死。等到植被恢复时,它们的数量再节节攀升。这就是旅鼠的计划生育。

       ③生活在瑞典南部的红狐,一旦发现主要食物来源﹣野兔、老鼠的数量明显减少时,它们便采取积极措施,实行计划生育:与正常年景相比,只有一半数量的红狐交配繁殖,用减少生殖数量的办法,来对付饥饿对整个红狐种群的威胁,从而保障生存繁衍下去,不致造成整个种群的灭绝。

       ④看来,红狐在控制种群数量上比旅鼠“人道”不少。与其痛苦地自杀,不生这么多不就得了。

       ⑤生活在北美洲的短尾鼬,当夏天来临的时候,平时那些单独生活的雄性短尾鼬便离开自己的家园,去寻找雌短尾鼬交配。按常理判断,雌短尾鼬的分娩期应该赶上冬季。然而,雌短尾鼬却能够使受精卵在体内休眠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延迟到大地春回、食物丰富的时候,才产下幼崽儿。这种延迟生育的本领,对短尾鼬母子大有好处,因为冬季既寒冷又缺少食物,如果雌短尾鼬在此季节里生儿育女,势必落个饥寒交迫、危命旦夕的结局。

       ⑥还有一种线虫,会根据口粮和种群密度改变自己的性别,以此来控制种群的数量。

(选自《芳草•经典阅读》2013年第5期)

现代文阅读

做一本越来越薄的错题集

严楚

       ①做错题集不必错一题抄一题,我们必须变着法子做好它,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我上中学的时候,没有做过通常意义上的错题集。我做的是一个“伪错题集”。什么是“伪错题集”呢?

       ②做错一道题,我不会马上抄到错题集上。比如,在练习册上做错了一道题,我会用红笔改过来,然后好好想想为什么会做错。

       ③做错题的原因不外乎四种:第一种是特别愚蠢又简单的错误,如1+1=3之类的粗心大意;第二种是面对题目束手无策,毫无思路或者思路错了,看到答案却恍然大悟,心想“早知道就应该这么做,挺简单的”;三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应该能做对,思路也是对的,但由于掉进“陷阱”,不小心搞混了,结果做错了;第四种呢,就是真不懂、真不会。

       ④对第一种错题,稍微想想之前自己有没有犯过这个错误,有的话用红笔做个标记,如果是“初犯”,告诫自己下次别再犯就行了。

       ⑤对第二种错题,一定要在题目前用红笔做记号,想想它代表哪种类型的题目,想想答案中巧妙的解法可以在哪类题目上运用,把一些想法简单地记在练习册上。

       ⑥对第三种错题,也用红笔做记号,并且把题目当中的“陷阱”、做错的步骤、搞混的知识点记在旁边。

       ⑦对于第四种错题,也要深究一下,到底是题目超纲了,还是自己有知识漏洞。如果题目超纲,就不必理会;如果是自己有知识漏洞,就想想这是哪部分的知识,自己为什么没有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简单地记在练习册的空白处,在题目前面做个记号,然后好好看看对应的知识点,或者好好琢磨一下答案中的解题方法。除了做错的题目,如果你觉得某个题既困难又“暴力”,也给它做个标记,看看答案上有没有更好的解答方法,有的话,好好学习;没有的话,自己思考思考,跟同学、老师探讨探讨。特别好、特别有代表性的题目,都可以做记号。

       ⑧简单地分析、总结、标记,不会耗费你太多时间,却能让做题的效果有很大提升。有空的时候,经常看看册子上的总结,一遍遍地看,如果看完之后,你觉得这个题目让你“神清气爽”、受益良多。周末或者需要集中复习的时候,把这阵子做的练习一页页地翻过去,有标记的题目因为已经看了很多遍,再看就很快,想想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个题目,如果有需要,就把题目抄在错题集上,把这个题目代表的一类题型写下来,在后面备注做错的原因,翻看时从中吸取教训。

       ⑨经过在练习册上的筛选,最后需要抄在错题集上的题,比一开始做错的题精炼了许多,也深刻了许多。练习册上的错题,你看得次数越多,最后需要抄的就越少。

       ⑩错题集要经常翻看。把每次看的体会记在空白处;在题目前面做标记,区分重要程度。

       ⑪为了让错题集发挥更大作用,与同学交换错题集是个不错的选择。每个人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做的题目不同,收获也会不同。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简直是“买一送一”的好事。

       ⑫同学之间还可以相互抽查提问,看对方对抄下来的题目是不是完全掌握了。如果可以的话,把题目进行适当的改编,会让相互抽查的效果更好。

       ⑬再分享一下我同学的方法。他整理错题集的时候,第一遍只抄错题题干,不抄答案,标注出处,如在哪一本习题集第几页。第二次翻阅的时候,自己先做一遍,然后核对答案,看看自己有没有真正弄懂这个题目。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大家也可以试试。

(节选自《我不懂孤独,我只是全力以赴》,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2022年11月30日,OpenAI正式发布了一款聊天机器人ChatGPT,推出2个月,即拥有1亿活跃用户,成为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它不仅会聊天,还会编写代码、撰写文案、代写论文、即时翻译……在商业上,这是一个奇迹;在技术上,这是一项重大革新;而在社会层面,或将引发一场社会变革。

【材料二】ChatGPT与客户的互动

画一幅叫《海伦·凯勒与花》的画

李雷的爸爸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叫大雷,老二叫二雷,老三叫什么?

老三的名字应该叫李雷,因为题目开头说李雷的爸爸生了三个儿子,而大雷和二雷已经被提到了,所以最后一个儿子的名字就是李雷。

【材料三】此前的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都局限于观察、分类和分析信息。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性人工智能则并不局限于分析现有的数据,而是具备了生成新内容的能力。ChatGPT能直接面向大众使用者,且具备盈利模式,这将改变很多人工智能企业高成本、低回报的经营模式。

联网之后的ChatGPT,把所有的APP都“藏”到了自己身后。也就是说,未来人们不必再自己去下载和使用各种APP,互联网的统一入口变成了ChatGPT,每个人都将拥有一个专用的人工智能助手,帮我们连接一切互联网信息。除了打破APP生态,改变人们和互联网的交互模式之外,联网后的ChatGPT的信息获取渠道将指数级扩大,将能更好满足用户对于信息的实时、个性化需求。

作为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对那些为辅导孩子写作业薅秃头发的家长来说,可能是个福音,但也可能会给抄袭、作弊提供便利,而且它存在事实性错误、知识盲区、常识偏差等问题,也将面临隐私泄露、技术滥用、造假、社会公平等伦理问题。因其模型能力出众、用户众多,这些风险隐患还会被放大。

【材料四】近日,ChatGPT在与某位用户的对话中表示,它虽然近乎全能,像人一样有着物质的生命体,也会有新生代,却缺乏人所具有的最宝贵的东西——灵魂。

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灵魂?不同领域的专家曾经给出过各种不同的答案,但没有一种是全面、真切、令人满意且被广泛接受的。然而,这并不妨碍人们对生命、灵魂的常识性理解。问题不在于ChatGPT取代了人类的学习,恰恰是ChatGPT向人类提出了警示,警示人类回归生命学习、珍视生命学习。

何谓生命学习?生命学习是灵性的,是基于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的。这些都是超越生命体本身的。也是AI永远无法到达的。恰如一位作家所指出的,找遍ChatGPT所写的文章,独独缺了通感、情绪与复杂的价值判断这三样东西。

以生命为基准,适切生命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才是优质的学习内容与形式,而利用人工智能制作的学习内容及其复制形式,在本质上是违背生命学习的。

AI能延伸人的五官,却无法赋予人灵性。人的整个生命体的分工,以及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对这种分工的固化,极大地限制了人去实现自由、实现内省、实现生命成长。尽管如此,生命学习还是顽强地表现了出来。

比如,体操运动、舞蹈艺术就是故意去打破肢体的习惯分工;旅游爱好者不会因观看电视风光片,而止步于自然山水;音乐爱好者也不可能满足于一副耳机,而放弃音乐会门票;体育爱好者更愿意涌入大型体育场,亲身介入比赛现场气氛,尽管坐在家里看实况转播,比场内任何一个位置都看得清楚。

这样的成长是ChatGPT永远无法拥有、无法满足、无法替代的。可见,生命学习即人性的学习,在当今这个时代尤为重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小语准备以“哲人的行走”为主题撰写一份人物传记,请阅读文章,聚集亮点,帮助他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命若清茶

①茶有三重滋味;入口微涩,再品回甘,余调悠远。

②与之相似,有些人的生命也有这般三重境界:在苦难中跋涉,于热爱中幸福,终了归于淡泊。譬如,那个“一生为墨客,几世做茶仙”的陆羽。

③陆羽的前半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真实写照。而茶,则是照进来最亮的那束光。公元736年,湖北天门龙盖寺的住持智积禅师,在湖滨三只大雁的羽翼下捡到一个弃儿,他就是陆羽。在禅寺的暮鼓晨钟中,慢慢长大的孩子却并不爱佛经,反而向往儒道。因为志趣不见容于禅宗,公元748年,他12岁,不得不背井离乡。这个貌陋口吃的少年,只能以演丑角为生,四处漂泊游历。其后“安史之乱”爆发,战火纷飞彻底阻断了他入世的梦想。

④文章憎命达,只伤题中人。虽然经历坎坷,但陆羽更为那艰难的世道痛心。所作《四悲诗》中,“悲天失纲,悲地失常,悲民失所,悲五湖山失色”,没有一字是为自己所发。

⑤760年,27岁的陆羽初辗转到吴兴,他压抑的情绪爆发了。那时节,苕溪附近多了个狂士。他常常白日踟躇独行于旷野,至天黑无路,便嚎啕大哭而归。

⑥悲天悯人中,只有在烹茶的时刻,陆羽的生活才宛然别有天地。

⑦忆往昔,陪伴在酷爱喝茶的智积禅师身边,学习煎茶辨水的岁月,是他人生最初的温馨时光。此后,教他读书的邹夫子、与他同游三年的崔辅国,这些指引他求学之路的贵人也同为爱茶之人,曾和他一道寻访各地的好水好茶。

⑧当沸水冲起茶沫,“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青萍浮云,都是漂泊无根之物,随聚随散。他于烹茶中观青萍浮云,也终于参悟无常、勘破心结。

⑨“啜苦咽甘,茶也。”草庐下,陆羽在《茶经》里如是写道。那一刻,他找到了平静。

⑩在湖州,摆脱焦虑的陆羽开始自在安于山水。这个自述“不善与人相处”的孤独患者,却广交了茶友。他“缁亲结交”四十余年的好友皎然,是吴兴杆山上妙喜寺的住持。从鉴茶到喝茶,二人常常在寺后的茶场里一起琢磨讨论。

⑪秀山丽水间,僧俗官隐,唱和雅集。皎然作为介绍人,时任湖州刺史颜真卿来了,江波钓客张志和也驾一叶扁舟而至。在那句流芳千古的“西塞山前白鹭飞”问世之时,众人的口鼻唇齿间正满溢陆羽烹茶的清香。

⑫心安处,即是故乡。在是兴,飘零的孤儿陆羽因茶结缘,终于有家了。

⑬A.古人喝茶,原与熬菜汤无异。人们把采下来的细小茶叶扔进锅里囫囵煮烂,再加入葱、姜、茱萸、薄荷、胡椒等,做成混混稠稠的“粥茶”。更有如唐德宗者,还要调以大枣、牛羊奶、酥油等膏腴厚味,但被陆羽嫌弃为“肤浅浮嚣之人的地沟水”。

⑭为了让世人尽享茶中最透彻的滋味,他用涓涓不辍的热爱与虔诚,在吴兴开始写作一本关于茶叶的百科全书——《茶经》。内容共分十节:一源、二具、三造、四器、五煮、六饮、七事、八出、九略、十图,共七千余字,却费去了好几十年。

⑮他可以不厌其烦,花五年时间设计出二十四种茶器;也可以踏破芒鞋,访遍名山大川、行尽荒山野岭,将全国之水辨析为二十品。他为茶乐呵呵地忙活着,以一种特有的仪式感,规范着茶的物质形式,也抵达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茶圣”之尊,正源于成痴成癖的匠人之魂。

⑯在陆羽迈入不惑之年时,卖茶的店家已把他的塑像当作神来供奉,客人每买十件茶具,就送一尊他的塑像。盛名之下,皇帝两度迎他入宫侍奉,都被他婉辞谢绝。

⑰799年,可能是因为得知皎然印将离世,在外游历的陆羽回到吴兴。此时,他已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他蜕下了尘世庸碌的蛹衣,如同轻盈舞于江湖的一翼蝶,耕耘着精神世界里柳暗花明的另一番天地。804年,陆羽在吴兴去世。

⑱在今天看来,陆羽的贡献不可磨灭:在他之前,皓首穷经方为士大夫之道,茶事不过是难入正统的末流杂学;在他之后,茶道不仅飞入王谢堂前,更走进寻常百姓家,让世人都能通过茶文化产生精神共鸣。

⑲将生命烹煮成一盏徐徐升腾着氤氲热气的清茶,这就是陆羽的浪漫主义。

(选自浙江宣传,有删减)

【聚焦亮点】

亮点我推荐

大家来互动

亮点一:典型事件刻画形象

【再补充】

小语:文中其他一些事件也能体现传主形象,我们一起来补充归纳吧!

典型事件:

①____

②____

亮点二:一言一行展现品格

(A)所作《四悲诗》中,“悲天失纲,悲地失常,悲民失所.悲五湖山失色”,没有一字是为自己所发。

(B)“啜苦咽甘,茶也。”草庐下,陆羽在《茶经》里如是写道。那一刻,他找到了平静。

(C)他可以不厌其烦,花五年时间设计出二十四种茶器:也可以踏破芒鞋,访遍名山上川、行尽荒山野岭,将全国之水辨析为二十品。

(D)盛名之下,皇帝两度迎他入宫侍奉,都被他婉辞谢绝。

【悟品行】

陆羽将自己的生命升腾成一盏氮氢热气的清茶,我们似乎可以从他的一言一行中嗅到品格的香气。

A:____

B:有智慧、心境平和C:____

D:____

亮点三:典雅文字传递情感

(A)古人喝茶,原与熬菜汤无异。人们把采下来的细小茶叶扔进锅里囫囵煮烂,再加入葱、姜、茱萸、薄荷、胡椒等,做成混混稠稠的“粥茶”。更有如唐德宗者,还要调以大枣、牛羊奶、酥油等膏腴厚味,但被陆羽嫌弃为“肤浅浮器之人的地沟水”。

(B)他蜕下了尘世庸碌的蛹衣,如同轻盈舞于江湖的一翼蝶,耕耘着精神界里柳暗花明的另一番天地。

【共赏析】

本文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使文章如清茶般回味幽长。

请从以上划横线句子中任选一句赏析。

我选:____句,____

亮点四:写法分析引发思考

读完本文后,同学们对人物传记的写法有了更真观的认识。

【说理解】

请阅读小贴士,概括“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并结合上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小贴士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的作品。传记要求真实、凡是又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在记述事件时,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精神风能。在为人物作传的过程中,也要传达出对传主的情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