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通“无”,不足     ④懿,美好

(1)、下列句子加下划线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往事耳(了解) B、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C、知其所亡(每天) D、七年不返(才)
(2)、乙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4)、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何异断斯织乎?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鲁阳文君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今使鲁四境之内,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杀其人民,取其牛马狗豕布帛米粟货财,则何若?”鲁阳文君曰:“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子墨子曰:“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之有四境之内也。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其不至乎?”鲁阳文君曰:“先生何止我攻郑也?我攻郑,顺于天之志。郑人三世杀其父 , 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我将助天诛也。”子墨子曰:“郑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举兵将以攻郑,曰:‘吾攻郑也,顺于天之志。’譬有人于此,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哉?”
鲁阳文君曰然吾以子之言观之则天下之所谓可者未必然也
                                                                                                                                                                       ——墨子·鲁问(节选)
注释:①〔鲁阳文君〕即公孙宽,楚惠王授予他鲁阳之地,故又称鲁阳文子。 ②〔天诛〕上天的惩罚。③〔杀其父〕杀害他们的国君。④〔不全〕指五谷不熟。⑤〔强梁〕强横,强悍不顺。⑥〔悖〕荒谬。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业不知书,忠烈勇武,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代北苦寒,人多服毡罽 , 业但挟纩 , 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僵仆 , 而业怡然无寒色。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 , 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不肯去。

      【注释】①业:即杨业,又名杨继业,山西太原人,宋代著名将领。②代:地名,治所在今山西代县。③毡罽(jì):毛织品。④纩(kuàng):丝棉絮。⑤傍:同“旁”。⑥殆僵仆:几乎倒下。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游白水书付过①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④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⑤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⑥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②殆:大概。③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④巨人迹:巨大的脚印。⑤掬(jū):捧。⑥馀甘:即橄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