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届湖北宜昌三峡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材料二: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获诺奖,网上一片沸腾。中医文化西医文化之争又起。西方有的学者指向了青蒿素是否是中药,从而质疑中医是否科学,西医文化应该代替中医文化。然而绝大多数科学家称屠呦呦获奖“有利于中国和世界认识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应该保护文化多样性,让中西医文化互相交流,借鉴,融合,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编撰民法典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成功案例,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①汉字独具特色,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③汉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有很强的包容性
④汉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毛泽东创造性地解读“实事求是”一词,将其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把“小康”社会理想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用“于安思危,于治忧乱”警示党要始终满怀忧患意识、风险意识;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材料一 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6项,位列世界第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丰硕,一批重要遗址实证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截至202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从镌刻华夏民族内聚内敛、崇尚和平性格的万里长城,到展现古代中西方文化汇聚、碰撞、交融的敦煌石窟;从以“一己之力”串联起东西方阿舍利文化传播带的稻城皮洛遗址,到诞生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的八角楼革命旧址……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中国人民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凝结在遍布神州大地的文物之中。正是这些珍贵的遗产,为我们回首过往、立足当下、开创未来提供了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文化遗产的看法。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显示,近三年来,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持续保持高位水平;央企积极打造技术攻关高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行业领军企业作用,在电网、通信、能源等领域有效解决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国有企业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资源供给,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企业应多措并举,与高校一起深化产教融合,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员工市场化联合培养机制。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
②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③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④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