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践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2015—2016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大国的发展带动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影响着国际格局的调整。大国的成功经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大国的灾难衰落也是人类共同思考的课题,阅读材料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见证大国的崛起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和机器引起了欧洲工业生产的革命,世界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我们已经位居世界经济中心。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工业品已遍布势力到达的每一个地方……。

材料二:美国在19世纪已经具有世界经济大国的实力……二战又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在发展过程中,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积极应对,有效调整。

探究二:反思大国之殇

德日是二战的罪魁祸首,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本国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可是,战后不仅很快清除了战争废墟,还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探究三:感悟大国之路

2008年9月,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的海啸。全球经济在后来两年左右的时间内明显放缓,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会陷入衰退。相关的经济影响按照下列的顺序传递:金融危机→美国实体经济放缓或衰退→美国消费减少→发展中国家出口减少→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萎缩→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放慢→原材料和能源需求下降→原材料和能源出口国家经济减速。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全球经济步入衰退,直到新的一轮经济复苏和繁荣出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条件。(至少三项)

(2)、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美国是怎样应对或解决下列问题的?

问题一:民族独立——

问题二:南北分裂——

问题三: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

问题四:法西斯侵略的威胁——

(3)、分析二战后德日经济飞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4)、这种情况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什么趋势?中国将如何应对?

(5)、根据探究主题,纵观世界大国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感想?

举一反三
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民族交响、国家统一——中国篇】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和维护国家统一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
材料一: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提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他说:“我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材料二: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台湾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台湾还可以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祖国统一以后,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联邦合唱——美国篇】
材料三: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独特的模式”指什么?这种“模式”除了台湾外,还适用于我国哪些地区?
(3)材料三中“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材料四中使双方“纽带绷紧”的焦点问题是什么?这一焦点问题的解决对美国历史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学史明智——感悟篇】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关系的认识。

阅读下列有关英国近代政体确立过程的材料:
材料一 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制已名存实亡。共和制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材料二 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复辟初年,议会与王权的关系较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上都能保持合作。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作任何实质性调整。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摈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这通过三个方面的“革命解决”,即王位继承问题的解决、“宪法解决”和“财政解决”,对中央权利结构作了重大而适度的调整。
光荣革命取得了重大成功,它遏止了168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有的君主制形式继承下来,国王继续保持了许多重要权力,……但他只能在议会广泛限制的范围内行使这种权力,一遇冲突,只要议会采取不妥协和动用财政手段,总能迫使国王屈服,国家主权的重心已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移到议会一边。
请回答:
①材料二中,复辟政府的政策有何特点?原因何在?
②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国的国家政体的确立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贯穿这一过程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
③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君主立宪制在当时英国确立的必然性是什么?

返回首页

试题篮